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陈太丘与友期 >> 正文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阅读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中 唐正富

阅读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并请回答文后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如果你认为正文与标题不般配,那么你准备拟什么题目呢?

2.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中“引”是“拉”的意思,该“友人”有涉嫌打人之嫌,难怪元方赶快“入门不顾”,结合全文,你能猜想“父友”该时该地的想法吗?

3.陈元方能以礼说服“父友”,并能指出他不知礼的实质性错误,可称得上知礼;可在“父友”“惭,下车引之”要向元方致歉时,元方竟“入门不顾”。对此,你认为“父友”做得对,还是元方做得对?请选择一种观点,并简要为你的观点辩护几句。

4.文中强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有何用意?

5.“陈太丘失信、友人失礼、元方失礼”,有人说本文中全写了几个丧失礼义之人,你赞同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6.“父友”是先怒后礼而元方先礼后怒,两者都有“怒意”,其“怒意”相同吗?

7.元方持的“礼”与“父友”持的“礼”是否相同?

8.“父友”的发怒是何声色?元方的发怒又是何声色呢?

9.如果“父友”不“对子骂父”说什么“非人哉”而只是一般的责怪陈太丘,那么你认为“父友”的做法是否就恰当了呢?

10.如果“父友”不骂陈元方的父亲“非人哉”,那么陈元方可能会怎么做呢?请你猜想两个以上结局。

11.本文中人物值得你学习的是些什么品质呢?

参考答案

1.“陈元方斥‘父友’”或“陈元方护礼”。
    2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竟那么知礼,“父友”自愧不如,想拉元方过来向他认错且夸赞他。绝对不是想要打元方。
    3
.a、“父友”做得对。因为他虽然先前是责怪错了,然而谁能保准不出错,他可贵在知错即能在晚辈面前表示改正,委实不简单。b、元方讲礼做得不尽完美,按如今中小学生守则去衡量欠妥当,但我们还是要说这可以原谅。因为陈元方毕竟只是个七岁的孩子,他的思想认识要逐步修养才能完善,他还是个未曾很好发展的人。答a或b均可。
    4
.a、体现小孩子玩耍天性。b、那么小的孩子竟那么知礼是聪明。c、为后文“元方入门不顾”的护礼而失礼作了“他还小”的隐性说明。d、与后文“元方入门不顾”相照应。
    5
.陈太丘过了约会时间才离开,可谓守信。友人错怪以后能屈己准备认错也可算是知礼。元方以礼斥“父友”也是知礼,虽然他还有不知礼之处,但他毕竟是个发展中的人。
    6
.“父友”之怒是失之偏颇的勃然大怒。元方的发怒是年幼不尽知礼的发怒。
    7
.元方持的是晓事明礼;“父友”持的是知错改过之礼。两者都是正礼。
    8
.“父友”的发怒是勃然大怒,声震瓦舍。元方的发怒是泄怒,理智、冷静。
    9
.还是不恰当。因为只是语气上、态度上让人感觉稍微好受一点点,但无礼的本质是相同的。
   
10.a、还像文中结局句。因为“父友”自己失信,对子怪父失礼,陈元方必然奋起还击。b、末句则可拟为“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乃去。君即行尚能赶上。不然,等家君归,君乃往问违约缘由,可乎?’”因为陈元方虽然聪明,可没有被强烈刺激,就可能会只作一般的解释性说明。
   
11.陈太丘的守信、陈元方明礼护礼的睿智和勇敢、元方父亲友人的知错能改。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陈太丘与友期》文言阅读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
    语文教师怎样上好新学期第一节课
    《论语十则》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图)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设计
    《散步》说课
    《台阶》课堂教学实录
    咬文嚼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教…
    郭初阳:《愚公移山》课堂实录
    杨聪《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记录片…
    程少堂:《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教学实录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张笑天——《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案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及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
    《风筝》说课稿
    《风筝》教学设计(含说课、教案、练习…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
    中考文言文复习
    《金色花》课例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课堂实录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羚羊木雕》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丰碑》教学实录与点评
    齐桓晋文之事(人教版高三必修)
    《风筝》说课稿
    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戏曲大舞台》教学实录
    《说不尽的桥》课堂实录
    《咏春古诗词赛诗会》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感受亲情主题班会——《懂你》
    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木兰诗》教学实录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
    《荷花淀》课堂教学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简案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金庸笔下的十类学生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
    将进酒(人教版高三必修)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
    郭初阳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
    《伤仲永》教学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案例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
    率性而为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课例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案例实录
    孟子见梁襄王(人教版高三必修)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