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新近出版了《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读后有些许思绪涌动,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说: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这让我想起教育家卢梭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化,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强大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是现在教育者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幅图景,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和孩子天性的劫持。 林格认为,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在与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人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连教育者也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关于教育的本质,正如卢梭所说,教育就是生长,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宽,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高,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诚然,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不可能一下子按照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法施教,尽管如此,但作为一名师者,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尝试、去体验、仔细去理解教育的真实含义,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无论何时,给孩子一份童真,保持其一份天性。 借用林格先生书中的一段话: 尽管,你是静静的,我的脑海却时时呈现你抑扬顿挫的演说,语重心长的教诲。 你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冗重,而是从心出发,用爱去融化,“润物细无声”,让教育者轻松的施教,让孩子轻松地被教育。 教育不再是单一,笼统,教条,墨守成规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人性化的,是活生生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尽管,你是静静的,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力量!指引着教育的方向! 我喜欢你是静静的,在花丛中,在草地上静静地微笑,能感觉到你真实的存在,尽管,你说自己是自说自话,但分明是如此热闹的互动,无数人已经为你触动——教育者,孩子,家长,男人,女人,仁者,智者……尽管你是静静的。 希望这段话能鼓励了我们,鞭策我们作为老师、家长为了更好教育学子,放下几千年的师尊,静心来继续努力。和林格先生一样,我也喜欢“静静的”这个词,静是一种精神力量,自下而上进行一种改变与推动,就像水一样,浸润万物而无言,静静流畅而涤尽污秽烦扰,以一种低调的旋律,把自己放到“无用”的人生位置上,最终实现“无用为大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