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1)
——生活的运动、发展、演变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王大绩
(一)
写,如何落实“放”?一个词——自主。
所谓“自主”,就是写“自己”。可以将此表述为“一枝一叶一盆土”,意在取其形象。和一般写作一样,高考作文也必须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哪怕只是“一枝一叶”,也需要鲜活的绿色,而这“鲜活的绿色”,只有成长在学生熟悉生活的“一盆土”中。学生作文备考的主要方向是认识、感悟熟悉的生活。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维——思维是内核,文字是外形。在高考试题中,写作是主观性最强的一道题目,写作题没有答案,只有评分标准;作文的“答案”分别掌握在写作者和阅卷人手中。这个特征,决定了作文备考的方向——将提升应试能力纳入写作素质的渠道,使思维和文字能力在合理的渠道中充分展示,从而实现写作者主观展示与阅卷人主观认可的契合。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就题选材”的被动做法,坚决把作文题放到熟悉的生活中表现。
写作是一项创造,在写作领域,没有立意、选材“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好与不好”的标准。前者,有意无意地桎梏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后者,旗帜鲜明地激励着学生的创造欲望。
《关公战秦琼》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保留节目,曾引得国人笑痛肚皮。但就这个发噱的节目名称就让人忍俊不禁,汉代的关羽怎么可能跟唐代的秦琼打起来,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觉得滑稽。于是人们经常用这则“典故”讽刺艺术上的胡编乱造。抛开相声原作讽刺韩复榘的意思,如果仅就“关公战秦琼”这个命题而言,它充满了童真童趣,洋溢着文学因素和乡土追求。南宋词人刘过曾写过一首“沁园春”词: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笠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东西水;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白香山、林和靖还有那位可爱的东坡老,拉上刘过,这大唐、北宋、南宋的四位,凑在一起,逛西湖,谈天竺,还要探孤山,访稼轩。这不也是“关公战秦琼”吗?这里不是“行与不行”的问题,而是“好与不好”的分野。
不只刘过,毛泽东的那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牺牲于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的烈士,一块去“问询吴刚”,还感动得“嫦娥舒广袖,”不也是这一类问题吗?
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小组明达,围绕着“北京的符号”这一著名的作文题,在《200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总体评价》中作了这样鲜明的表达:
说苏轼是北京的符号,听起来似乎荒谬。当北京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浅尝辄止、自以为是、不求甚解的时候,石钟山下的苏轼就可能成为北京人仰慕的一个符号的。说司马迁是北京的符号,听起来似乎荒谬。当北京人迫于种种压力失掉了尊严和信仰的时候,“天地苍茫一根骨”的司马迁就可能成为北京人仰慕的一个符号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北京的包容和大气,又有什么绝对永远不能成为北京的符号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都可能成为符号,而让它们真正成为某种符号,必须仰仗的则是写作者卓越的思维。
是的,我们写作教学的重要使命,不就是培养学生“卓越的思维”吗?这种选材开放的认识,也是形成“卓越思维”的一中源动力。其实,不只在假想中可以突破,现实中也完全可以去发现和认识:
说大熊猫是北京的符号,那纯粹是胡说八道,当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可爱的“盼盼”就成为了亚洲人民认识北京的符号;说藏羚羊是北京的符号,那又是胡说八道,当2008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娇俏的“迎迎”就成为了世界人民认识北京的符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高考作文题目必然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实质是没有命题,更直白地说,历年高考作文实质是同一道题目。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识:任何作文题目都不足以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而写作的要义则是以我们自己独到的认识,启发读者的头脑——否则,不写也罢。
(二)
“不要轻易说‘不’”。这里借用了2008年广东省高考的作文题目。广东是最先实验“新课标”高考的省市之一,领风气之先,当之无愧。“不要轻易说‘不’”——说得好些,它像一面旗帜,鲜明地展示出2008年18个高考题目的总体风貌和我们对待这些题目的总体态度。而广东省阅卷老师当场群起痛斥那些“超级快速”的阅卷人员为“杀人犯”,并将他们驱逐出场的凛然正气,更是令我们肃然起敬。
年复一年,高考作文题目总是广受热议。6月7日11点30分,语文考场收卷未甫,各种媒体(平面、音像、网络)就好像听到了超市对折的消息,立马一拥而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对高考作文题目狂轰滥炸。网络更是凭借其传播快捷、空间硕大的优势,大搞题目评议,诸如“最出乎意料的”、“最适合发挥的”、“最难于创新的”、“最不知所云的”、“最中规中距的”、“史上最牛的”等等,不做起码的思考,不加具体的分析。刻薄一点说,这真是无谓、无聊、无任何意义!高考是选拔考试,除非某作文题目,经实证表明,它能让好学生撞得鼻青脸肿,同时令差学生额手相庆,以至于颠倒了选拔结果,我们或可能有理由对它嗤之以鼻。至于对作文教学的影响,那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认识与掌控。
网友们你投一票,他议两句,茶余饭后,聊作谈资,轻易说了“不”,也无可厚非。但一些知名人士,也招摇过市,唾星飞溅,就不由人不大跌眼镜。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听了两耳朵作文题,就大写什么“国航”杯子里装“上航”的“下水文”;一位在“百家讲坛”通俗化《史记》的教授,刚问知题目,就大谈作文题“坚强”有两方面含义;一位系列喜剧编剧说:“北京高考作文命题太无聊,完全没有头绪。满不满的,跟什么事情有联系吗?‘满’是用来隐喻什么东西?”;一位以反对“伪科学”著称的院士质问:“我500字就写明白了,为什么一定写800字”;一位“梨花体”的诗人认为:“今年的作文题目质量非常高,发挥想象空间非常大,可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一位网络主持人的开场白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你能明白其中蕴含的哲理吗?如果您不明白,那么抱歉,文笔再好恐怕也很难获得高分。”……凭什么?没有思考,没有实践,连作文题目是什么都没有看一眼——你们凭什么!
当然,对这种自以为是,卖弄噱头的作为,我们也不会轻易说“不”。不错,我们是要态度鲜明地说“不!”但我们不会轻易说,我们会摆事实,讲道理,用理性说“不!”
人们总习惯地把作文命题分为: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这只是一种简便的述说,三者并无确切的分界。所谓“标题作文”,只是要求以给出的“词语”或“语句”为作文题目;所谓“话题作文”,则是给定一个作文范围,可以以这个“话题”为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当然,“标题作文”也可以另拟一个“副标题”。这就没有什么实质差异了。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从给定的材料中自行挖掘出“话题”,拟定出“标题”。当然,“标题作文”、“话题作文”也不时给出材料,这样看,三者并无实质差异。作文题目给出材料,往往是用来启发。就是不给材料,启发仍然隐性存在;“标题”或“话题”,本身自然就具有启发性。单看一个作文题目,我们无从判定它的“难”或“易”,“平”或“偏”,“新”或“旧”——任何作文题目,也都无法开启认识闭塞的心灵。考场作文,不取决于题目,而取决于作文教学;取决于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即如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怎么能不明白“其中蕴藏的哲理”呢?题目的提示明明白白的呀:
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提示语”里有对诗句和意境的解释,有哲理与现实的说明,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作了240多字的解说,可谓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再一个省略号,任你荡开去。您是不懂啊,还是真不懂啊?其实,就是没有“提示语”,仅韩愈两句诗,也同样具有“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的广阔空间。题目说得好,“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就算三湘子弟没有一篇好作文,责无旁贷,那也只能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辜负了“唯楚有材”的传统,并没有作文题目的丝毫过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