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2)
——生活的运动、发展、演变
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
2008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目,给出了一则“实验”材料,要求考生就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和历年各卷高考作文题目一样,这理所当然地还是一道没有命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给出的是一则传统材料。一位师傅用大碗先后装进石子、沙子、石灰和水,告晓徒弟“学无止境”、“不要自满”道理的寓意,对于同学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作文材料翻出了新意——“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的一句发问,使传统材料有了更多的启发点。这个提问使得“课堂上活跃起来”,相信,也应该激活考场上众多考生的思维。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的空间。”这是贴近传统寓意“学无止境”的结论,但是有了向“很多事情”的拓扩。当然可以。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这种观点变换了角度,它关注的不是实验的结果,而是实验的过程。当然可以。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考虑。”这种见解对第二种观点做了延伸。“有些分量重的东西”,既是对“石块”由此及彼的拓展,又是对“实验”由表及里的抽象。当然可以。
一个同学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吗?”
这位同学对“顺序说”做了反思。“也不一定”,可能针对“顺序很重要”,也可能针对“得先放石块”。当然也可以。
头绪分明,怎么会是“完全没头绪”?后面的“……”,则是表示着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可能。正如第一位同学所言,“还存在很大空间”。一间教室,一位老师,四五十个学生,就讨论的如此活跃:北京几千间教室,十多万学生,几百名阅卷老师,这将是怎样一种热烈场面!作文题目可谓八面来风,立意角度的确丰富多彩。不妨让同学们继续讨论。
实验说明了什么?
又一个同学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适当的环境(器皿)和精当的手法很重要。
又一个学生说:看来,多样材质,各有相应的空间,相应的位置,事情才能更圆满。
又一个学生说:怎样才能更多更满,缜密的计划很重要。
又一个学生说:计划来自思维,思维的突破才是关键。
又一个学生说:还有技巧呢,手法也相当重要。
又一个学生说:透明很重要,广口瓶是透明的,试验给我们的启发在透明中展示。
又一个学生说:我们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眼睛的观察,如果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手段,应该有所不同。
又一个学生说:广口瓶的空间是个常量,要充分利用,不妨给填充物加压。
又一个学生说:广口瓶的空间果真是个常量吗?那也不一定呢!
……
这里的省略号,是填不满的。作文题内、题外,每种对“试验”的认识,又都可以扩展到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作文立意和选材的空间无边无际。不知道考场上的同学能填充多少?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倒作文题目真是语文教学的试金石。
高考作文题目的这种开放性,其实是理所必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有明确规定,高考作文题目必然具有开阔性、普适性和贯通性。试卷当然得出作文题,但其实质是没有命题,或者说,历年高考作文实质是同一道题目。若问这道题目是什么,那就是“生活”——生活的运动、发展、演变。这一则由传统寓言演进出的富有新意的作文题目,本身就是“演进”的现身说法,形象写照。
北京《考试说明》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做出了明确的表态:“鼓励写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
对这样一个“八面来风”的作文题目,如果只允许走“我”这一道门,那就既违背题目的含意,也违背《考试说明》的宗旨,违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既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无益于中学素质教育。
有些作文题目表面上看,似乎对写作立意、选材的限制较为森严,实际上考生依然有着广阔的空间。例如2006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考生既可以写“故宫”、“老舍的作品”等传统的“北京的符号”,也允许创造新的“北京的符号”。其实,就是题目没有“创造新的符号”这一句激励,也仍然限制不了思想解放的头脑。
去年作文备考中,很多语文老师提醒同学关注“汶川地震”,要求同学背诵资料。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共18个,提示材料都不涉及“汶川地震”,当然说不过去;都是“汶川地震”同样说不通。不直接涉及,不意味着毫无干系。关注“汶川地震”很必要,这样一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国家大事,理应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思想更深刻,感情更加丰富,情操更加美好,意志更加坚强。如是,即使作文题目没有直接涉及“地震”,当然也可以用好“地震”材料。在“抗震救灾”中有多少“突破极限”、“安排顺序”“改变常规”、“增加透明度”的动人事例呀。但是,如果用“汶川地震”来猜题押宝,那就不但亵渎了神圣的“抗震救灾”,也窒息了学生作文构思的广阔空间。
纵观2008年全国高考各卷作文题,尽管形式各异,但“开放”,无疑是最显著的特征。
有一类题目传统而简捷。
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题目特别给出提示——《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仅就一个“自然界”,就已经非常辽阔,更何况还有后面两个“释义”的提示,便由“自然”跨入了“社会”,也跨入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自然遐想。
上海卷“他们”。这个“他们”可以是现实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历史或未来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现实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联想想象的一个群体;可以是有共同特征的一个群体,也可以是有相异特征的一个群体;可以是男人的群体,也未尝不可以是女性的群体;甚至可以是一个群体化的个体,或者一群拟人化的物体……
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是谁不要轻易对谁说“不”?“你”对“我”,“我”对“你”,“你”对“他”,“我”对“他”;还是“我们”、“你们”、“他们”?是自然对人类,还是人类对自然?是中国对世界,还是世界对中国?是李白对杜甫,还是苏轼对苏辙?是余秋雨对天一阁,还是天柱山对余秋雨?……
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你带着感动出发,去读书,去赋诗,去吟唱,去演讲;登太行,涉大河,泛东海,上长天;你带着感动出发,和范仲淹一起“衔远山,吞长江”,吐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情怀;与岳武穆并肩“仰天长啸”,书法“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的爱国壮志。你带着感动出发,踏着空间的版图,纵横南北;沿着时间的隧道,遍览古今。你带着感动出发,抗震救灾,匡时济世;你带着感动出发,寻求更新鲜的感动。这个“你”是谁呢?谁不是都可以、正在、准备“带着感动出发”吗?
地震发生在四川省的作文题目是:请以“选择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只有“地震”内容的“两个含义”吗?悠远的中国猿人有没有“选择坚强”?未来的新人类会不会“选择坚强”?遥远的南极洲有没有“选择坚强”?屋檐下的小燕子是不是“选择坚强”?就算别的都不知道,《史记》总知道吧,那里边有多少“坚强”的“选择”?“坚强”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选择”。“地震”为四川考生提供的,最重要的并不是素材,而应该是心灵的震撼,是对“选择坚强”的感悟吧?十年前的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与《选择坚强》,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