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三湘名校2010届高三月考参考答案
1.C(A.“晃”读huàng,“炽”谣chì,B.“氛”读fēn;D.“横”读hèng。)
2.B(A.赡养C.掉书袋D.宣泄)
3.B(一挥而就: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这里应改为“一踱而就”。A.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哪儿发生了问题,就应付哪儿,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C.没齿不忘:没齿:终身。一辈子也忘不了。D.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后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4.A(B项在“财物”后加“的案件”,缺宾语中心。C项“提高”改为“扩大”,搭配不当。D项“新员工”与“教师、媒体人员、公务员”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将“和”改为“或其他”。)
5.D(第二空关照后面的“歌声”应填①,故答案在B、D中选择。第三空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填③,所以答案填D。)
6.D(比喻准则或法度。)
7.A(A.介词,“用”或“拿”。B.其:前一个代词,代“阮籍”;后一个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C.之:前一个结构助词,用在句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代词,代“我”。D.因:前一个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介词,“趁机,趁着”。)
8.B(“免罪”错,应为“借醉酒避免招徕罪过”。)
9.(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政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
(2)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
(3)世人所说的君子,只知学习法度,只懂退守礼教。
10.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11.(1)答:(1)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描写流萤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飞动,含蓄地表现了宫女生活的凄凉。(1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1分)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1分)
(2)全诗写景抒情,蕴借含蓄;语言朴实无华,清新流畅,意境深远。
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首句写歌景,用“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1分)第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1分)
二、四两句写宫女,舍蓄蕴藉,很耐人寻味。第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1分)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1分)
13.A(A项,原文的表述是“只有……才能……”而非“只要……就能……”。)
14.A(A项所提及之“神”是指事物的个性特征,而其他三项所提及的“神”皆是指“心物相融”而产生的艺术形象的“神”。)
15.(1)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外形或现象应该是真实的,达到“形似”。(2)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的本质特征应该是真实的,达到“神似”。(3)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应浸染有创作者独特的主观情趣和个性理解,最终达到“心物相融”。(答对1点得2分,对3点得6分)
16.文章开门见山(1分),点明题旨(1分),预示着下文将要围绕“在敦煌,夏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这一主题,描绘出一幅幅夏日敦煌别具情韵的风景画和风情画(1分),展示它的风景美、人情美和生活情趣美(1分)。
17.作者之所以不惜笔墨渲写春目的敦煌,一是使下文写夏日的敦煌自然而不突兀,(2分)二是映衬夏日的敦煌,春天已如此之美,最美的夏季该是更令人神往了。 (2分)
18.①壮阔奇丽的风景美(1分)。杏树、梨树、桃树、枣树,都在油绿绿的树下面露出茁壮的果实,白杨与榆村长满了青葱茂密的枝叶……人们一进三危山的峡谷口,就可以望见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闻金色沙漠中的一条青葱美丽的织锦!(1分)
19.①采用了衬托(1分)和对比(1分)的手法。用生机盎然的春日胜景衬托出夏日的迷人风情(1分)。对比手法有:在太阳下的温度可以到摄氏四十度以上,树阴下和室内总是那么清凉;太阳每天挂在天空整整有十七个小时,夜晚却寒气袭人。早晨还是喧闹的动物,午餐后连小鸟也不啼一声。(1分,答出一点即可给1分)
②语言清新明朗,叙述晓畅而又悠然从容,铺排紧凑而又简洁明快(1分)。遣词造句上尤擅色彩的变化和音响的描摹。字里行间洋溢着轻松、喜悦、有趣和热爱的情感。文章以西北民谚结尾,自然恰切,准确形象,凝练简洁,情趣盎然。(1分,酌情给分)
20.答案一:“伙伴”指“小男孩”。从文中可看出“母亲”肩上的沉重的生活负担,小男孩体量家境,与母亲一起卖报营生,主动、灵活地拦兜生意,共同支撑家,他成熟、坚强、孝顺,与母亲风雨同舟,就像伙伴。
答案二:“伙伴”指“绅士”。文中的那位先生不向报童买报,而“朝她走去”,是他感觉到了妇人生活的艰难,觉得那妇人更需要关怀,因此走向妇人买报,这是对处于穷困疾苦中的人们的同情,是一种朋友似的关心。这种关怀朴实而真挚,就像伙伴。(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21.语言文字改革是世界潮流,但改革须慎重,不能一刀切,须体现三个原则,即理据性、稳定性、约定俗成性。
其中,要考虑一旦确定公布后,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汉字需要整容,但要有时间性,进行逐步推进,有些字可适当保留。或者: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不折腾”!可是在我看来教育部此次的做法就是“穷折腾”。这次整形的汉字并不是生僻字,而是包括“条”、“茶’’等在内的常用字。汉字简化后的几十年中,深受简化字影响的中国人不可计数,若在短期内要对这44个汉字进行全社会的推广,不可谓容易。
文字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固然会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单单几个专家的讨论结果所能决定的。(所写评论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曾在苏门山遇到孙登,就和他商讨自古以来静神导气的方术,孙登全不应对,阮籍就长啸而回。走到半山腰,听到像凤鸣叫的声音,响彻山谷,是孙登的啸声。就回去作了《大人先生传》,大概是:“世人所说的君子,只知学习法度,只懂退守礼教。手执准则,严格遵守法律。行为想受到现实的检验,言语想成为将来的规矩。小时候被乡党称赞,长大了有好名声在邻国。往上想图谋为三公,往下不失为九州牧守。唯独看不到就像一群虱子钻在裤子里,逃进裤缝里,躲匿在破絮中,自认为是找到了好的住宅。行走不敢离开缝边,动作不敢跑出裤裆,又自以为得到了行动的准则。但一旦火烧起来,烧邑灭都,群虱在裤子中跑不出来全部被烧死。君子处在国内和虱子处在裤中又有什么区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阮籍的胸怀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