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高考 >> 语文高考月考 >> 正文

 

2010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褒贬    针砭时弊    鞭辟入里    精兵减政

B.瞭望    眼花缭乱    严惩不贷    要言不烦

C.磐石    钟罄齐鸣    金榜题名    功亏一篑

D.抱怨    以德报怨    心无旁鹜    斐声文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以“高中阶段要不要文理分科”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反双方的表现可谓半斤八两,势均力敌,所以格外精彩。

B.那个老中医用的是祖传秘方,只用了两种中成药,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的老胃病,可真是妙手回春啊!

C.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温总理在部署近期工作时特别强调,最重要的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D.惊蛰刚过,碧沙岗公园内海棠花正在盛开,这些摇曳多姿、让人惊艳的海棠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明被列入法定假日,使得清明旅游大幅升温,以亲情为主题的短线旅游受到市民的青睐,有很多市民选择了全家出动的“近郊游”尤其火爆。

B.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完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公益性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C.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许多普通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D.在我们倾听着奶奶、外婆讲述天上地下的那些神神仙仙、人人鬼鬼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初的关系也随之不知不觉地呈现了出来。

4.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好文章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不是随便就有的。它                      ,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

①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②靠作者修炼之功    ③要综天时地利人和

④千年易过,好文难有    ⑤得历史演变之机

A.④①③②⑤    B.④①②⑤③    C.①④⑤②③  D.①④③⑤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佛光”,你也看得见!   赖比星

或许大自然中再没有这样一种光象更令人感到神奇的了:站在较高的突出地势或乘坐飞机在云雾上飞行,背对阳光,前方是云雾,让自己(或飞机)的身影投影到云雾上,顿时可见一个环绕在自己(或飞机)身影周围如彩虹般绚丽的光盘,这就是宝光。称之为“宝光”,是因为其光环色彩与宝石受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环一样绚丽明亮。由于光环中的“幻影”形状像佛影,人们认为是佛祖显灵,或是自己修炼境界达到极至感动神灵的标志,所以民间又把宝光称作“佛光”。

世界各地都有宝光现象,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为遇到宝光是千载难逢的喜事,把宝光圆圆的光环和绚丽的色彩视为吉祥如意和好运的象征。中国的宝光以峨眉山的影响最为深远,因此中国气象学界将这种光学现象命名为“峨眉宝光”。其实宝光并非千载难逢,其呈现所需的客观条件只有两个:光照和云雾。而能看见宝光,还要调整我们所处的位置,让“太阳——人——云雾”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以便于把自己的身影投射到云雾上。

宝光不过是一种与彩虹很相似的大气光学现象,都是圆形的彩色光象,彩虹圆弧较大,可横跨数公里,但宝光圆环较小。它们形成的客观因素很相似,都需要光照和云。所不同的是,彩虹为云中落下的雨滴(直径多为1——2毫米)对入射的太阳光线产生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后形成的;宝光则是云中的云滴(云团中蕴含的小水滴,直径只是雨滴的千分之一)对太阳光线产生衍射、反射等光学作用的。宝光的呈现遵循“衍射——反射”成像原理。具体涉及紧靠着的两个云滴层,前一个云滴层对入射阳光产生分光作用,分出彩色光,后一个云滴层则对这些彩色光产生反射作用。这后一个云滴层的作用就像电影银幕一样,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彩色光向太阳一侧散开或汇聚。由于云滴为正圆球形,经衍射——反射作用后,同一光色就分布在相同大小的圆环空间上,最终汇聚到观者眼里,观看于是见到了宝光环。宝光不但在白天产生,在有月亮的夜间也可形成,甚至在普通的人工照明灯下都可以形成,只需要满足“光源——人——云雾”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这个条件就可以了。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在一次考察中遇到浓雾,他打开手电时竟看见宝光就在他同伴的前方呈现!

让人们感到惊奇的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宝光环,却看不到站在身边其他人的宝光环呢?这是因为形成在云雾上的无数个宝光环的光线是以锥体的形状汇聚到空间的不同点的,这使得在符合条件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欣赏到环绕着自己投影的宝光环。当人的眼睛已经接收到了汇聚到他眼睛的光线,就不能再接受那些已经汇聚到别人眼睛的光线。宝光的这种“排他性”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使人们愈发把它与佛教中的“缘分”联系到一起。敦煌莫高窟的碑文中,记载有高僧乐傅在敦煌莫高山上“忽见金光”状似佛祖。后来,乐傅四处宣扬化缘,并经过其他人千余年断断续续的挖凿,终于成就了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莫高窟。

(选自2009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5.根据文意,下列对于“佛光”“宝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光即宝光,只是一种与彩虹很相似的大气光学现象。

B.宝光的呈现遵循“衍射——反射”成像原理。

C.宝光是云中的雨滴对太阳光线产生衍射、反射等光学作用形成的。

D.宝光不但在白天产生,在有月亮的夜间也可形成,甚至在普通的人工照明灯下都可以形成。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通常以为需要许多因素或条件的凑巧才能看到宝光,其实看到宝光的条件只有两个:光照和云雾。

B.因为峨眉山的佛光影响最为深远,所以中国佛学界将这种宝光命名为“峨眉宝光。”

C.宝光具有“排他性”,人们只能看见自己的宝光环而看不见别人的宝光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看到属于自己的宝光。

D.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在一次考察中,打开手电时竟看到自己的宝光出现在他的同伴前方。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把宝光的出现视为好运降临的象征,因此许多游人都希望在游览峨眉山的过程中看到宝光,以期给自己带来好运。

B.高僧乐傅所见的“金光”,就是人们所说的“佛光”,即宝光;“佛祖”实为乐傅背对阳光时其身影在光环中形成的影子,即所谓“幻影”。

C.宝光的出现并不局限于峨眉山,黄山云海壮观、阳光充足,也为宝光的出现提供了充分条件,华山、庐山等风景名胜也应能见到宝光。

D.从高僧乐傅建成举世闻名的文化艺术瑰宝莫高窟起,宝光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宝光现象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好艳靡。起家王府法曹。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乃除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嗤玠以非百里之才,玠答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太子爱玠文辞,令入直殿省。十年,除淮南王长史。十二年,迁御史中丞,卒于官,时年五十二。

玠刚毅有胆决,兼善骑射。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自梁末丧乱,朝章废弛,司宪因循,守而勿革,玠方欲改张,大为条例,纲维略举,而编次未讫,故不列于后焉。及卒,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时。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除山阴令              除:任命,授职。

B.信后因义达谮玠          因:经由,通过。

C.甚有直绳之称            绳:约束,制裁

D.由是见重于时            见:介词,表被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褚玠“清正廉洁”和“刚毅果敢”的一组是

A.不好艳靡                                B.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玠乃锁次的第,具状启台                     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C.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      D.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委输课最,不后列城                         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玠长大成人后颇有风度仪表,且善于应对,博学能文。他最初任王府法曹,天嘉年间出使北齐,返回后升迁中书侍郎。

B.由于蔡景历的推荐,褚玠出任山阴县令。到任后关押了张次的第不法之民,并在高宗派遣使者的帮助下,共查出隐瞒兵役、苏役不报的大户八百多。

C.褚玠任山阴县令时,严惩了倚仗皇帝宠臣曹义达的势力而横行乡里的恶霸陈显文,使县中吏民无人再敢触犯法令。

D.褚玠担任御史中丞时,针对朝廷典章制度废弛、执法官员因循守旧的状况,正要大加改革、制订新的条例时,由于梁末丧乱而被迫中止。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玠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2)尝从司空侯安都于徐州出猎,遇有猛兽,玠引弓射之,再发皆中口入腹,俄而兽毙。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襄邑道中【注】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

(1)起句中的“飞”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结合“飞花”二句说说“飞字的好在何处。(4分)

(2)这首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屈平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司马迁屈原列传》)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天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走向珠穆朗玛   学群

①在这个世界里活过一些时日,对于生命,对于时光便有了许多感受。想想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做点什么的需要。人不能仅仅靠面包活着。庸常的生活需要苍凉,需要辽阔,需要静寂,需要一点什么来引领你的目光。

②在一张地图上打量过,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我的目光停在中国的西南部,一块棕红色凸起来的地方。在这里,或许可以把我的目光寄往8000米高处,完成一次自己对自己的超拔。

③从成都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绒布寺。大地抖尽所有的繁华与喧闹,镇定自若地把它的本色摆在蓝天下,无论是黑是白,是红是灰,还是苍黄,都是那么从容,那么悠然自在地摆在那里,表现出一种宗教般的静穆。

④约翰·缪尔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旷野。向前走,一路上经历了头痛、胸闷、失眠、呕吐和拉稀———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吃,不停地往里面填塞,我们身上装载得太多,物质挤占了精神的空间,脂肪代替了灵魂。现在得吐光拉光,把自己的肠肚通通清洗一遍。向前走,没有绿,没有虫鸣,只有云和雪,只有这亘古如斯的宁静。生命跟着大地一起升华。向前走,这是一次灵魂的朝圣———珠穆朗玛,我立体的向往,站立在大地上的经义,通向天空的宗教!

⑤一路都在向上。转过一道弯,山就在那里!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它显得那样近,仿佛近在咫尺,又是那样平易,不要说周围那些山石可以与它平起平坐,连我们也似乎可以与它平视,仿佛只要一伸过手去就可以同它握上。乍一见,你甚至有些疑问:这就是那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吗?说到珠穆朗玛,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想象,想象它的高峻、它的峭拔。你会想:怎么会是这样?随即你就意识到:它就应该是这样,只能是这样!它站在那里,不是因为它的峻拔,它的尖锐,而是因为它的高。它只是静静地,有时甚至是平缓地成就它的高。

⑥在大地的最高处,珠穆朗玛峰坐在云和阳光之中,冰雪闪耀着亿万年的寒光。那是一种岩石般尖利的逼视,逼视一个现代人被太多的物质掩埋的灵魂。走向珠穆朗玛,每一步都在无情地剥落我们身上太多的物质,直到最后那一点呼吸。第一次知道,呼吸是一件多么艰难、多么奢侈的事情。这被我们平常的生活忽略了的东西,只有在这样的高度上,在一座山的面前,才会如此凸显出来。每一步,都像在把脚下的大地一起搬动。呼吸让鼻孔生痛,这痛一直烙进心脏,走进血液。

⑦只有在脚步的移动中,才能真正体味山的高。我知道我到不了那上面,我只是试着把山稍稍移过来一些。到后来,我只能把自己的目光交给那些登山者。那些登山者从我的目光里出发,拄着拐,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多。这些沉重的脚步,气喘吁吁的脚步,负载的是整个人类的目光。人的目光是这样沉重,一如沉重的肉身。陷在太多物质中的人类,只剩下一些目光在向着天空呼救。他们是要把人类的目光背到峰顶上去!

⑧于是想起,不远千里来到这儿,原是跟天空相会。来自雪山的水,把我和雪山一起盛入天空的蓝色里。我看到我印在天空上的影子。我捧起一掬水,一口喝下去。喝下一口水,就把天空、云朵和山一起装进了胸间。

⑨这些年,我的灵魂一直蛰居在一具小小的肉体里,身体又裹在一件某个型号的服装里,衣服连着椅子桌子,连着好些东西。抖落了这一切之后,辽阔的青藏高原一下子把我拓展得很宽很宽,珠穆朗玛又把我举得这样高,这样高。

⑩这是一座真正的山,一座要用一生一世来走的山,一座一生一世也走不完的山,一座一旦走过便决定你一生的山。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1期,有删改)

14.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旷野。

(2)我看到我印在天空上的影子

15.第五段中写游人的两个疑问有什么作用?(6分)

16.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写了珠穆朗玛的高?请加以概括。(6分)

17.为什么作者称走向珠穆朗玛是“一次灵魂的朝圣”?(6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日前有媒体报道说,现在正在讨论普及12年义务教育,一是向上普及高中教育,另一个则是往下,多增加学前教育。教育部昨日(3月31日)表示,我国仍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目前义务教育的重点是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基”攻坚计划(实现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2年义务教育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目前国力。教育部同时表示,支持有些地方根据自身财务等状况所做出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做法。不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不等于普及12年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免费教育,目前国家尚没有这个财力。此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表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对教育实施水平的目标定得过高,我国的教育能力相对还比较低。

教育部对“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态度是:                      。(不超过30分)

持这种态度的原因是:                      。(不超过15字)

19.阅读下面的小故事,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明末重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他曾自撰楹联一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变节投敌,时人鄙视这个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请问,这样修改后,对联的意思有了什么变化?

20.下面是一则海报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恰当的地方(包括标点),请找出并修改。(5分)

海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和胸襟,提升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也为了迎接我校60年诞辰,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将举办《文学与人生》系列课外讲座。第一讲由我校张云天老师担任主讲人(省级骨干老师),请同学们踊跃前往。

讲座时间:周一下午。

讲座地点:校办公楼一楼报告厅。

(1)错误:               修改意见:            

(2)错误:               修改意见:            

(3)错误:               修改意见:            

(4)错误:               修改意见:            

(5)错误:               修改意见:            

七、(60分)

21.“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止于:停止在,达到;至善:指无上完美的境界。该成语的意思是,不达到十分完美的境界决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请以“止于至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A.精兵简政  C. 钟磬齐鸣  D.蜚声文坛

    2.C(A. 误用褒贬,“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势均力敌”因与之前语义重复,去掉。 B.轻重失当,“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D.对象用错。“国色天香”原形容牡丹花色俱佳,后多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3.D(A.句式杂糅。应为“有很多市民选择了全家出去的‘近郊游’”或“全家出动的‘近郊游’尤其火爆”。B.搭配不当。“维护”(或“确保”)公益性质。 C.成分残缺。在“医疗卫生服务”后面加上“需要”或“需求”)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C (是云中的“云滴”对太阳光线产生衍射、反射)

    6.C (A. “光照和云雾”只是呈现宝光所需要的客观条件,还需要满足“光源——人——云雾”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B.将这种宝光命名为“峨眉宝光”的是“中国气象学界”。 D.杨逸畴看见的是他同样的宝光,而非自己的宝光,因为他自己不再手电筒的光照中)

    7.D(莫高窟不是他一个人建成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8.C(绳:木工用于取直的墨线。“直绳”,正直如墨绳)

    9.B(A. 上句为“文风朴实”。 C.下句为“有才干”。D.上句为“太子重才”)

    10.D(“梁末丧乱”造成“朝章废弛”是褚玠改革的原因)

    四、(23分)

    11.(1)褚玠九岁时父亲去世,被叔父骠骑将军从事中郎褚随收养。褚玠早年就有美好的声誉,(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大多因他的才能和度量而赞许他。(翻译出大意2分;“孤”“为……所”“令”三处各1分)

    (2)褚玠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遇到猛兽,褚玠张弓射箭,两次发箭都从野兽口中射入,直入腹中,一会儿野兽就死了。(大意2分。“从”、“再”“俄而”三处各1分)

    12.(1)“飞花”的“飞”字描绘出暮春时节两岸落英缤纷,花飞花舞的生动景象;(2分)又是穿行于花林榆堤的行船上的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速,表现了诗人进京待选途中的畅快得意之情。(2分)  (2)后两句主要运用了“衬托”(或答“正衬”“旁衬”“以动衬动”,但答“反衬”不给分)的表现手法。(2分;如果没有答出具体的表现手法,但解释了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同样可以给分)“卧看”二句描写诗人仰卧舟中注视蓝天白云,所谓“满天云不动”实际是行船中人的错觉,以白云的流动衬托出船行之速,与首句相照应。(2分)

13.(1)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盖自怨生也

(2)必先苦其心志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注意:如两小题都答,挑答得多的判分;如两小题答得一样多,按第一小题判分。

五、(22分)

14.(1)表层含义:走向珠穆朗玛必须经过辽阔空旷、抖尽繁华与喧闹的青藏高原。(1分)深层含义:人只有经历痛苦,克制物质欲望的扩张,保持精神世界的开阔和灵魂的纯洁,才能使精神走向崇高。(1分)

(2)表层含义:我和天空都在晶莹的高山雪水上留下了倒影,所以看上去我的影子仿佛印在了天空上。(1分)深层含义:珠穆朗玛的蓝天和雪山让我获得了精神上的洗礼、生命的升华(或者答“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超拔”)。(1分)

15.第一个疑问通过写人初见珠穆朗玛时的疑惑表现珠穆朗玛的平易可亲,容易接近,与人们想象中的高峻完全不同。(2分)第二个疑问进一步突出了人们的惊讶意外,为后面肯定它 “就应该是这样,只能是这样”作铺垫,使行文有了跌宕之感;(2分)突出了珠穆朗玛高而平缓的特点。(2分)

16.①从地图上珠穆朗玛所在的位置棕红色特别凸出间接表现其高;②通过写走向珠穆朗玛一路上的生理反应和艰难情状侧面表现其高;③通过写旅游者只能仰望、无法攀登侧面表现其高;④通过交代其海拔(8000米以上)、描写它“在大地的最高处”、终年积雪等直接表现它的高。(6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7.因为:①走向珠穆朗玛,每一步都在无情地剥落我们身上太多的物质,让我们挣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②青藏高原的辽阔让人的胸襟(精神世界)变得开阔,珠穆朗玛的高唤起了人们自我超拔的渴望;③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的本色、静穆,能让人获得心灵的宁静;④珠穆朗玛上积雪的寒光能让人逼视自己被太多的物质掩埋的灵魂;⑤走向珠穆朗玛的过程就是认识生命意义的过程,只有像珠穆朗玛那样崇高、纯洁的生命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6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六、(15分)

18.态度:12年义务教育不符合我国国力(或“我国仍坚持九年义务教育”);支持地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做法。(2分,分号前后各1分;超过字数2字以上扣1分)

原因:财力不足;教育能力较低。(2分,分号前后各1分;超过字数2字以上扣1分)

19.洪承畴撰写此联,原意为歌颂皇恩浩荡,表白自己的忠心;(2分)但是添一个“矣”字,就有了无限感慨:你受明朝君王之恩的确似海深啊!而添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但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吗?(2分)上联君王之恩与下联洪承畴变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洪承畴卖主求荣的辛辣嘲讽!(2分)

20.(1)“提升”与“鉴赏”搭配不当,将“鉴赏”改为“鉴赏能力”“鉴赏水平”等。

(2)“诞辰”用词不当,用于长辈和所尊敬的人,应改为“校庆”“华诞”等。

(3)《文学与人生》应改为“文学与人生”。

(4)“(省级骨干教师)”应挪到“张云天老师”后面。

(5)讲座时间不清,应添上具体时间。

(5分;讲对一处给1分)

七、(60分)

21.参照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褚玠,字温理,是河南阳翟人。褚玠九岁时父亲去世,被叔父骠骑将军从事中郎褚随收养。褚玠早年就有美好的声誉,(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大多因他的才能和度量而赞许他。等到他长大成人,风度仪表很好,善于应对,博学而能写文章,他的文辞典雅,内容充实,不喜好过分的华丽。他最初任王府法曹是。天嘉年间,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北齐,归来后升任中书侍郎。太建年间,山阴县多不守法度的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国贪赃枉法被免官。高宗很为这事忧虑,对中书舍人蔡景历说:“会稽山阴是个大县,很久没有一个好县令,你在文士之中,试着考虑一个人选。”蔡景历进言道:“褚玠廉洁俭朴,而且有才干,不知您看他能否中选?”高宗说:“很好,你所说的与我的意思正相同。”于是任命褚玠为山阴县令。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人与几个不守法度的官吏贿赂勾结做不法之事,大户中应担负赋税劳役的成年男子,大多隐瞒不报。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具齐文状奏告朝廷官署,高宗亲手下令慰劳褚玠,并派遣全都帮助褚玠搜查,共查出八百多户有应服兵役、劳役之人。当时舍人曹义达被高宗宠信,山阴县民陈信家中富有,谄媚侍奉曹义达,陈信的父亲陈显文仗恃曹义达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褚玠便派人捉住陈显文,打他一百皮鞭,于是县中官吏百姓都吓得两腿发抖,无人再敢触犯法令。陈信后来通过曹义达诬陷褚玠,褚玠竟因此而被免官。褚玠在山阴任职一年多,仅依靠俸禄生活,离开官任的时候,没钱返回京都,于是留在山阴县境内,种蔬菜来维持生活。有人讥讽褚玠不是治理一县的人才,褚玠答道:“我输送赋税,不比其它县少,而且能除去贪残暴虐之人,使奸吏畏缩恐惧。如果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用,那么确实如您所讲的。如果认为我不通晓从政之道,我不服气。”当时人认为的确如此。皇太子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太子喜爱褚玠的文辞,令他入直殿省。太建十年,任命褚玠为淮南王长史。太建十二年,升任御史中丞,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二岁。

褚玠为人刚毅,做事勇敢果断,又善于骑射。他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遇到猛兽,褚玠张弓射箭,两次发箭都从野兽口中射入,直入腹中,一会儿野兽就死了。到他担任御史中丞时,很有正直如绳墨的赞誉。自从梁末丧乱,朝廷典章制度废驰,执法的官员因循守旧,不加改动,褚玠正要大加改革,制订条例,只列出纲要,而未编撰完成,所以不列在后面。他去世后,太子亲自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以表达思念旧臣之间。他所撰写的章奏杂文二百多篇,全都切合事理,因此被当时人所看重。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中月考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2010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预测,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9月月考…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一)语…
    山东实验中学诊断考试
    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
    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
    四川省南充市高三年级10月第三次月考
    湖南长沙一中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北省正定中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综合训…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次月考
    重庆市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
    清华学子对高三生的忠告:刻苦拼搏攀…
    昆明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李嘉诚先生给青年人的五十条忠告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考试
    山东泰安一中十月学情调查测试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
    湖南师大附中2010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
    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
    云南昆明一中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10届高三联考语…
    湖南师大附中第三次月考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10月月考语…
    炎德·英才大联考三湘名校2010届高三…
    炎德·英才大联考三湘名校2010届高三…
    江苏省南京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0年第三次诊断性…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2010年十月月考语文…
    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的原则和技巧
    高考模拟作文“欲无杂草,必种庄稼”…
    长沙雅礼中学第三次月考
    江西南昌一中第二次月考
    陕西师大附中高2009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山东省滨州市200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
    高考模拟试题:山东省烟台市高三3月份…
    东北师大附中摸底
    语文高考作文十大热点题材
    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
    哈尔滨三中高三年级2010年9月月考
    广东省高三六校第一次联合考试参考答…
    广东省高三年级六校第一次联合考试语…
    天津市2010届高三十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八月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年高三第一次模…
    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
    201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2010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5月高三第二次模拟…
    四川省成都市2010年5月高中毕业班第三…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
    2010年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河北省邯郸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
    2010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高…
    江苏省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
    09年4月东北育才、哈三中、天津耀华、…
    2010年广东广雅中学高三级综合测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200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
    湖南省示范性中学2010年4月高三第七次…
    湖南省示范性中学2009届高三第七次联…
    漫谈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3)
    漫谈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2)
    漫谈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1)
    江苏省南京市2010年第二次调研考试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
    2010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综…
    衡水中学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
    吉林省2010年4月高考复习质量检测(大…
    辽宁省鞍山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
    广东省佛山市201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
    四川省南充市高中2010年4月月考
    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4高三第二次调研考…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0年4月高三第七次月…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
    山东省济宁市2008—09学年度高三第一…
    陕西省宝鸡市2010年4月高三第三次教学…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