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段文字就是直接揭露当时的严酷的苛政,另一种是憧憬和幻想,用反常手法来表现,比如《天上的街市》。郭老通过天上街市美好幸福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当时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陶渊明采用的是—— 生:虚构,幻想。 师:陶渊明深切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忧苦,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浓厚的感情,他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为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呼唤着人间乐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师:你的桃源是没有学习没有作业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爱学习,可能是作业太难对吗?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师:你的眼光很高远喔!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不过当时能对外开放么?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边城:这一环节看得我心旷神怡啊。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叹服! 从教学内容看,这个提问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文本的探究也不是浅层次的了。 期待继续! 东方雪评《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课下有同学问,老师啊,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生杂说:有说是真实的,有说是虚构的。 师:是作者虚构的。 (学生有争论,那就让他们争论吧,“做中学”要求我们必须要让学生走进问题,让他们去体验并尝试解决,在学生需要获得帮助的时候,教师才可以告知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理由。)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这两个问题问得多好!为你有这样的学生而高兴。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作为问题解决的目标来驾驭教学流程了,可惜后面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又陷入预设的沼泽中了。另,让学生到文中找依据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看书很细致”?(““细致”一语的评价恰当吗?当然,学生是需要鼓励的,但是激发其继续思考比一味鼓励要有效得多。)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房屋整齐”推出社会安宁的结论,这是什么逻辑啊?难道三国时期每家每户都住在歪脖子树上?这还是教师内心的“一味鼓励”心理导致的教学内容存在偏差问题。)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 (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要得出安宁难道一定要从环境描写出发?人呢?人呢?)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终于到人了。松了一口气。)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你理解学生的能力很强啊!佩服,佩服!我建议你要学生说出结论前的思考过程。语感不是玄的东西,可以借助想象来描述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估计穿的衣服也很好,都是丝绸。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丝绸就是好衣服吗?)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一家人就不存在剥削关系?恩格斯说,婚姻体现经济关系。看看很多男人都习惯把工资奖金上缴给老婆的,留下一点私房钱,还会被当作有不轨之心的物证。)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 |
下一篇文章: 铁皮鼓实录《山居秋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