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借助图画,根据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会解答乘法应用题. (二)初步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乘法应用题. 难点:准确地找到被乘数和乘数. 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3张图画,每张上有一个同学正在给4棵树浇水. 学具:3个圆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列式计算 3个4相加是多少?(4×3=12) 5个2相加是多少?(2×5=10)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列式解答. (每瓶有4朵花,3瓶一共有几朵花?3个4是多少?4×3=12(朵))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1.出示例9 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 指名学生读题.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呢? 题中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每人浇4棵树)出示一个女学生提水浇4棵树的图.第二个条件是什么?(有3个人在浇树)贴出第二、第三个学生每人浇4棵树的图. 这道题求的是什么?(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树) 再把条件和问题联系起来看,指着图:“每人浇4棵树,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树?”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 求3个>4是多少用什么法计算?(乘法)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4),4作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作乘数. 列式是:4×3=12(棵) 口答:一共浇了12棵. 从图上验证一下3个人一共浇了12棵. 2.出示例10 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分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1)先由学生读题,指名读,每人自己读. (2)指导学生操作. 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小明买了3个扣子)用圆片代表扣子,由学生摆出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什么?(每个扣子5分钱)每个扣子5分钱什么意思,在每个圆片上放数字卡片5,表示每个扣子5分钱)如图29. 求的是什么?(3个扣子多少钱) 也就是求图上的哪部分?(3个5是多少?)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并在3个图下面画一个括号,并写上“?分”. 求3个5是多少用什么法?谁当被乘数?谁当乘数?(求3个5是多少,用乘法.5是相同加数,当被乘数,3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当乘数) 教师列式;5×3=15(分) 口答:一共用了1角5分. 提问学生:15分也就是几角几分,因此,可以口答为:一共用了1角5分.引导学生比较: 提问: (1)这两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乘法?(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几的和,所以都用乘法解答) (2)这两道题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不同? (例9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而例10的两个已知条件的叙述顺序与例9相反,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的个数,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相同加数) 因此,我们在列乘法算式时,要分清哪是相同加数,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谁当被乘数,谁当乘数. (三)巩固反馈 1.尝试性练习 下面两道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试一试画一个示意图,进行小组讨论. (1)小明做数学题,每行有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小明做数学题,做了2行,每行有5道,一共做了多少道? 讨论结果,两道题都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只不过在叙述时两个条件先后位置不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都是求2个5是多少,列式是5×2=10(道). 2.基本练习 课本“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表格图的意思,怎样想,再全体列式解答. 第2题指名学生读题.每个人自己想一想,怎样分析,再在书上列式解答,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3.发展性练习 “做一做”的第3题. 小红买了4米带子,每米2角钱,一共用了几角钱? 指名学生解释一下书中的图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了几角钱,也就是求什么. 由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2”当被乘数,“4”当乘数. 这道题除了用乘法解答:2×4=8(角). 你还能想出另一种算法吗? (2+2+2+2=8(角)) 4.课后作业:练习十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乘法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乘法应用题时,紧紧抓住根据乘法的含义来分析.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如例9中的“每个人浇4棵”什么意思,把题目中叙述的情境用图表示出来,学生看到形象的图画,很容易联系到乘法的含义,列出乘法算式.例10则要求学生把题意用学具摆出来,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理解题意的方法.例10虽然在叙述顺序上与例9有所不同,但从摆出的图中,一眼看出是求3个5是多少,就能正确列出乘法算式.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被乘数和乘数,除了对例9和例10进行对比外,还安排一次尝试性练习.同一件事,叙述顺序不同,意思完全一样,摆出来的是同一幅图,因此,列式是一样的,避免学生认为第一个条件必然是被乘数的错误. 在巩固反馈的最后,安排了一道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的题,其目的是为了沟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 乘法应用题(参考教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