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
读图1,回答1~4题。(2004北京卷)
1. 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A. 19日19时 B. 20日5时 C. 19日21时 D. 20日21时
2.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2070千米 B. 2270千米 C. 2570千米 D. 2670千米
3. 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A. 白昼时间长 B. 自转速度慢 C. 自转周期长 D. 正午太阳高度大
4. 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 湄公河 B. 莱茵河 C. 亚马孙河 D. 赞比西河
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5~7题。(2004北京卷)
5. 大理石( )
A. 由变质作用而形成 B. 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 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 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6. 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 )
A. ① B.② C.③ D.④
7. 图3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
A. 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 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 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 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8. 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2004北京卷)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顺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逆水
9. 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 )(2004北京卷)
A. 京哈线 B. 焦柳线 C. 浙赣线 D. 青藏线
读图4,回答10~11题。
10. 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2004北京卷)
A. ① B.② C.③ D.④
11.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二、非选择题
36. (26分)读图8,回答:(2004北京卷)
(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势。(3分)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9分)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8分)
(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6分)
40. (25分)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2004北京卷)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回答:
(4)针对包兰铁路沿线的自然环境问题,分析保障铁路畅通的主要措施。(8分)
41. (49分)“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2004北京卷)
(2)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2003年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40分)
1. C 2. B 3. D 4. A 5. A 6. C 7. C 8.D 9.C 10. A 11. B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36. 答案要点:
(1)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大。
(2)云贵高原。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
(3)地震、地热、有色金属矿、变质矿、地质构造等。
(4)东南部。地形(海拔高度)。
40.
(4)①针对沙化、铺设草方格、植树种草等。②针对凌汛、炸冰。
41.(2)自然原因:①灾毁耕地。
社会经济原因:②生态退耕。③建设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