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 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1—3题。
1.“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时,日期为10月23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 / 4 B.1/12 C.1/24 D.1/18
2.获取月球整个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是“嫦娥一号”卫星主要任务之一。由此推测绕月运行时“嫦娥一号”卫星的状态最可信的是
A.运行周期与月球自转周期保持一致 B.运行线速度与月球自转线速度保持一致
C.轨道面与月球赤道面平行,且方向、角速度与月球自转的相同
D.成为月球极地轨道卫星
3.海南文昌是继酒泉、西昌、太原后的我国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预计在2010年前投入使用。与前三个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火箭 B.地球自转角速度大,有助于节省燃料
C.海运便利,有利于运输大型火箭 D.光热充足,有助于卫星利用太阳能
右图为45°四周某地区的相关信息,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表示经度。读图回答4~5题。
4.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美洲板块
5.③处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荒漠草原
C.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图1,回答6~7题。
6.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
A.森林带 B.森林一草原带
C.草原一荒漠带 D.草原带
7.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
A.位于山地背风坡 B.位于山坡最陡处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图2是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回答8----10题
8.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9.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0.下列关于四个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国都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
B.丙、丁两国都是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C.四个国家中,水能最丰富的是丁国
D.乙和丙两国高原面积都广阔
11.下列四种气候的成因与雅典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12.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13.图6所示物品的出现,反映当时的重大社会变化是
A.中心集权的加强 B.冶铁业发展
C.重农抑商,规范商人活动 D.商品经济繁荣
14.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不太听命于中心。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15.《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表明《齐民要术》
A.是我国最早的农书 B.含有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
C.含有重商抑农的思想观念 D.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16.“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17.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18.某同学在探究清朝时期的历史时找到了清嘉庆帝时期的一幅漫画(图7),画中的文字为“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该画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B.禁止鸦片政策C.文化专制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
19.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乾隆帝写过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首诗表明
A.清政府对外奉行闭关锁国的基本立场
B.清政府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宣扬国威
C.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推动了中外贸易
20.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封闭和保守的‘黄土文化’”。下列能批驳此观点的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大秦使臣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外传和马可·波罗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和《农政全书》 ⑤明清政府的“海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21、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
A、虎门硝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2、《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十款“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的规定
A、标志着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成为任命英国人为海关总税务司的依据
C、表明西方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 D、意味着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3、闻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足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足”的原因最可能是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24、与会的2970位代表当中,有三位代表的心情格外激动。作为全国人代会首次选举产生的仅有的三名农民工代表,朱雪芹、胡小燕和康厚明自大会开幕以来,一直是媒体聚焦的中心点,他们也的确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职责。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让“农民工”堂堂正正、响响亮亮地走进国家权力机关,其意义深远 ①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这标志着中国社会正不断进步 ④这将不断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大超出当地人口。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参与务工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对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 ①在权力机关中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代表 ②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③这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和要求集中到权力机关中来 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法定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上述材料体现了: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国家机关贯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意识对事物起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在“两会”期间,老百姓通过手机与代表委员们进行短信互动,使民意通过短信直达“两会”。这一事实表明
A.公民参与治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 B.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治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C.人大代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 D.人大和政协都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28、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和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在京联袂举行是为了便于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B.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
D.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据此回答29——31题。
29、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动。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俄新社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被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1、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
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治理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奥运会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应邀来华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巴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对此,下列熟悉正确的是 ①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巴西总统卢拉举行会谈,是国家行使对外交往职能的体现 ②两位领导人都是各自国家的最高代表 ③两国的政府都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的 ④两国都是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的超市、商场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此回答33——35题
33、上述材料体现国家的
A. 统治职能 B. 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
34、国务院下发通知这主要体现政府履行的职能是
A.制定相关法律 B.协调人民内部关系 C.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5、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对此下列熟悉正确的是①人大代表针对塑料购物袋危害环境的问题向人大提交议案,行使了提案权 ②人大代表对政府保护环境、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察和督促,行使了国家权力机关成员对政府部门的任免权 ③政协委员向政府建言献策,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做出了贡献 ④政府部门履行了保护环境的公共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II卷(160分)
36.读图4和图5,回答问题。

(1)图4和图5相比,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中城市①位于城市②的 (方向)。(4分)
(2)图5所示三角洲地区洪涝灾难多发,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河流R上游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 ,该河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2分)
37.图15.29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图15.29全球的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
(1)西经30º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试分析形成的原因。(6分)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水稻的有利条件。(6分)
38.阅读下列材料:(32分)
材料一:《庄子·天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在路过汉阴时,看见一位老农用水浇菜,“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费了很多力气而收效甚微。子贡建议他改用桔槔汲水,这样可以“一日浸百畦,用力寡而建功多”。老菜农对此不以为然,说道:“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指诡诈不善的机巧之心)。”子贡听了颇觉羞愧,无话可说。北宋时王安石读到这段故事后写了一首诗:
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材料二:我们感到惊诧: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
因为他们缺乏我们今日的认知,所以宋朝官僚只在道德的立场上争辩。例如青苗法即未曾如现代之标准以法定的方式主持。所有申请贷款、调查申请者之情形、提供借款之保证、到期不能还款之处置,及没收其担保之财产等,全无着落。县令只将款项整数交给农民而责成他们集体负责,按时连本带利的归还,丝毫没有顾虑到村民的意愿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与责任。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大多数农民不识字,得花钱请书吏,再到衙门申请。不法书吏乘机作手脚,贪官污吏又层层盘剥。变法规定的二分利息,结果涨至35倍,农民宁愿避开官府,“请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官吏又采取一刀切的贷钱措施,下指标,硬摊派,实行权力寻租,以至农民谈贷色变。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思考》
材料四:(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五:“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请回答:(1)(4分)
= 1 \* GB3 ① 材料一中提到的桔槔作为浇灌工具在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 2 \* GB3 ②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 )
A. 田赋 B.高利贷 C.耕地减少 D.粮食生产
(2)请联系材料一和有关时代背景,判定王安石对汉阴老菜农“抱瓮汲水”做法的态度,并简要说明其背景。他写这首诗主要是想宣传何种主张?(8分)
(3)简述王安石在军事上采取的变法措施及成就。(8分)
(4)根据几则材料,简述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失败的原因。(8分)
(5)材料五所谈的哪次改革?它与王安石变法最主要的共同失败原因是什么? (4分)
3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 看下表说明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产生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12分)
(2)结合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分)

40.读图15.30中的甲、乙两幅区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河均是世界闻名河流,试分析两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一:自20 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甲图地区的经济由传统的自给性质的游牧业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变,但是,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该区非但没有摆脱贫困,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材料二: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B 河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 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 000 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 焚林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商业转化,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猜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性环境问题。
(2)试对上述两地区域开发进行合理评价。(16 分)
材料三: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10分)
(4)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10分)
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的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坚强和博爱,感动了整个世界。海外媒体一改往日的抵触情绪,对此次灾难作了大量的正面的报道,认为中国政府和民众心系灾区人民,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精神,展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
材料四:地震后2个多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迅速赶到地震灾区,他不顾余震不断,冒着生命危险亲临第一线,指挥解放军、武警官兵救人。
材料二:截至6月8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67.80亿元,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绵绵不断运往灾区,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国务院统筹安排、日夜抢修下基本恢复正常。然而,在此国难之际,一些不法分子或以中国红十字协会的名义贩卖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或一段新形势诈骗人们的爱心捐款,影响极坏。目前,司法机关已对大部分案件进行了处理。
材料五:为了积极帮助因地震灾难地区企业和群众恢复生产渡过难关,国务院下发文件免除受灾企业和群众的相关税收,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对受灾地区的企业和群众申请金融贷款实施元无息发放。据财政部报告,截至6月8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50.57亿元。中心财政投入497.4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3.09亿元。以最大努力支持灾区群众灾后重建。
(5)国外媒体对中国政府的赞誉之声溢于言表,请你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能获得外国媒体的高度赞誉?(24分)
息县二高2009届高三文科综合测试(二)答案
地理部分:
1-11.B、D、C、B、B、 C、C、D、A、B、 A
36.(20分)(1)图4 东南(4分)
(2)属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分)
(3)雅鲁藏布江(2分) 流域面积小,支流少;河谷深,河道窄;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水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水流急。(8分)
37.(1)大致从赤道向两极不断增大;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随着纬度升高,冬季昼长变短、太阳高度变小,冬夏温差扩大)(6分)
(2)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并且在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气候大陆显著(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评分) (4分)
(3)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夏季暖和,年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利于水稻的种植(从热量、水分和水热组合评分)(6分)
40.(1)M 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N河全年比较平稳。(2分)M 河水量主要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N 河靠近赤道,全年降水均匀,水量稳定。( 2分)
(2)材料一:本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属热带荒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传统的自给性游牧经济,因经营规模小且分散,进行季节放牧,有利于牧草恢复生长和水源保护。(4 分)但在经济转变过程中,当地人们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人口急剧增长,对粮食、水资源等需求量扩大,出现农牧之争现象。草场、水资源因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开发,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4 分)
材料二: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植被区,对世界环境和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 分)该区在经济转变过程中,伴随热带雨林大面积开发,毁林开荒,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长期过度开发,一是会造成该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出现土地荒漠化;二是会使气候恶化,二氧化碳增加,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涝灾难增加;三是会导致世界物种减少甚至灭绝。(6 分)
历史部分:
12-23、B、A、C、D、D、 B、D、A、A、C、 B、D
37、 (1)D B(4分)
(2)①王安石在这首诗中批判汉阴老菜农“抱瓮汲水”因循守旧的做法。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试图通过变法革新来缓和社会矛盾,其主张遭到了很多保守势力的反对。(4分)
②实际上就是在宣传他力图变法革新的思想主张。(4分)
(3)保甲法:既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抵御外族进攻,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4分)
将兵法:加强了军事练习,增强了军事力量。(4分)
(4)①改革措施存在缺陷甚至超越时代;②守旧势力强大,改革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遭到反对;③用人不当;④吏治腐败,损害了百姓利益,得不到百姓支持;(8分)
(5)张居正改革。(2分)
共同原因: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2分)
40.(1)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夏、商、周主要活动区域;经济重心;历代政治中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每点2分,共10分)
(2)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难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淤没。(每点2分,共10分)
政治部分:
24—28 D、B、B、A、D 29—33 A、A、A、A、D 34—35 C、C
39、(1)国家领导人的候选名单要根据中共中心的建议提出,体现了党的领导;(4分)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产生过程要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体现了依法治国;(4分)国家领导人的最终选举或表决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4分)
(2)第一、原因: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3分)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治理制度的基础(3分)
第二、重要性:①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3分)②有利于保证中心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3分)③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3分)
40、(5)①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造福于人民,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4分)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切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证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灾后重建作了大量工作,因而赢得了高度赞誉。(4分)
② 政府是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4分)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因而赢得了高度赞誉(4分)
③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坚持了依法行政的原则(4分),国务院对利用抗抗震灾名义非法谋利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确保了抗震救灾物资及时发往灾区,为灾区灾后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因而赢得了高度赞誉。(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