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综合 >> 高考文科综合 >> 正文

 

[组图]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查询文科综合的详细结果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罗石文 雷渊红 曾维文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计140分)

读图1经纬网图,若图示地区全部为黑夜,判定1--2题。

图1

1.①②③④四点正午太阳高度比较,正确的是

A. 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①>④

2.图中所示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正值黑夜

B.纽约正值白昼

C.再过2小时,本初子午线为0时

D.我国各地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相等

读图2回答3--4题。

105°

110°

40°

35°

E

H

图2

3.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4.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7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如图6所示。读图回答5--6题。

图3


5.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6.决定图例①所代表作物的优势生产区的区位因素是

A.肥沃的土壤 B.热量条件 C.水源 D.市场

读图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回答7--8题。

图4


7.图中A、B分别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可能是

A.满族、壮族 B.满族、汉族

C.土家族、傣族 D.哈萨克族、哈尼族

8.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 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

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D.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

图甲为我国的108°E经线作的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图乙为我国某一地区特有的居住景观。读图回答9--10题。

图5


9.试回答图乙是图甲中哪一地区的居住景观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有关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属于热带,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②地区的河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③地今后应保护天然草场,大力建设人工

D.④地在山坡上开垦梯田

11.北京于2007年8月17日至20日,在好运北京体育馆赛事期间进行空气质量测试,收集削减机动车行驶量对改善空气质量的数据。当时,北京实行了单双号、错峰上下班等方式削减行驶车辆,天天将停驶机动车130万辆左右,大幅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通过这次测试,人们对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交通问题多了几分自信。奥运会期间,下列缓解北京城市交通压力的具体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天安门周边地区道路实现临时交通管制

B. 不提倡私家车上路,鼓励乘坐公交车

C. 调整机关、学校的作息时间

D. 修建城市高架路,适当控制外地车辆进京

1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多持一种“今不如昔”的观点,下列人物例外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13.北宋苏询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井田制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14.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的商品化 ②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右图是为中国农业税被废止而发行的一枚邮票。中国的农业税开始于

A.初税亩

B.编户齐民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16.《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续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17.《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18.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19.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的中国未能推动社会变革,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B.经济停滞,人民贫困

C.固守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D.受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20.闻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在一首诗中写到:“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该安阳:

A.商前期都城 B.商朝以此为都城,国家从此稳定下来

C.地处关中地区 D.这里发生过国人暴动

21.原始时代长江流域的农业与黄河流域相媲美,但自战国时期我国南北差距拉大,造成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北方政局相对稳定 B.北方自然条件更优越

C.铁器得到大力推广 D.北方劳动力资源丰富

22.“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苏武说:通个屁!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李广说:我还打;昭君嫣然一笑,遂天下太平。”此文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A.西汉推行尚武的对外扩张政策 B.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西汉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历程

23.《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反映的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鲜卑族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不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萎缩,北魏一度有所发展

D.魏晋时期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2008年8月8日晚8时08分,承载着国内外中华儿女百年梦想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揭开了她那神秘的盖头。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向全世界讲述了感动世界的中国故事。回答24-26题

24.开幕式一开始,画卷渐渐展开,中国故事轻曼地演绎。以美丽的舞姿替代毛笔,着墨于素白的面,人体美和艺术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真意。“天人合一”体现了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2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广大中国演员和观众展示出了良好的文明风貌,这体现了

公民:

A、行使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当家作主的权力

C、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26奥运会开幕式是用一张“长卷”慢慢地来寻找一种中国的文化标志,创造性地向世界展现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从唯物辨证法看是因为

= 1 \* GB3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 2 \* GB3 ②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3 \* GB3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 4 \* GB3 ④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B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C.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D.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2008年7月11日,2008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苏州太仓市举

行。这次活动旨在把弘扬郑和精神与塑造新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回答27-28题

27、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增长迅速,逆差规模显著下降,进出口总额达2509.1美元,比2006年增长31%,增幅提升8.8个百分点。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28、国务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各级政府积极组织2008年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这说明国家履行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008年7月7日—9日,第34届八大工业国(G8)高峰会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召开。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元首、非洲七国元首,总计二十二国元首与会,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G8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回答29-30题

29.八国集团中既是多党制、议会共和制, 又是联邦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意大利 C、德国 D、英国

30.中日关系历经波折,如今人们有理由期待,中日关系将春暖常在。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对立和统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2008年 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回答31-33题

31.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民政部就会同财政部共向地震灾区下拨中心救灾应急资金3.6亿元;民政部共调拨救灾帐篷6.06万顶。这主要体现了财政

A.可以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 B.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

C.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32.在这场罕见的地震灾难中,总有一些画面震撼人心,总有一些面难以忘怀。救灾中的真情给我们的人生观启示是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C.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33.2008年5月14日止,中国已经出动了6万名军人、2.5万武警和上万安全人员参与到抗震救灾行动中。同时军方分别从北京、上海和西安调派50支医疗救助队赶赴成都。而中国的伞兵也首次有了用武之地。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这说明

A.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的根本任务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

C.军队承担着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双重任务

D.军队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重要的权力机关

34.甲乙丙三人生产同样的鞋子。生产一双鞋,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只要8小时。综合分析可知,生产一双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不能确定

35.建设生态文明,还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与此相适应的消费观是

①保护环境,提倡绿色消费 ③不盲目攀比,要理性消费 ③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④改变传统消费,鼓励借贷消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6.阅读我国某区域一月中下旬遭受冰冻灾难程度分布示意图(图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图6


(1)图中ab表示晨昏线,此时C省应是 (白昼、黑夜),C省的闻名商品粮基地名称是 。(4分)

(2)受冰冻雨雪影响最突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这次冰冻雪灾引起输变电线路损坏,造成京广线部分路段因停电而中断,导致广州火车站数十万北上返乡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旅客东走广深线转 线,西走广湛(江)线、黎湛线、湘桂线和 线,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路线返乡。(6分)

(3)试从地形、地面状况等方面分析该区域B省2008年一月份发生严重雪灾的原因。(4分)

(4)2007年12月7日,B省某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列关于该城市群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2分)

A.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长江沿江经济带

B.京广、京九铁路线都经过该城市圈(群)

C.既直接与东部经济地带省区接壤,又直接与西部经济地带省区相连

D.是一定区域的中心,辐射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腹地人口稠密,又促进城市圈的兴盛

37、根据材料,读图6完成问题。(16分)

中国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计划于2009年完工。与此同时,中国正着手在长江上游(即金沙江下游)建造溪洛渡、向家坝等4座大型水电站,总发电量将是三峡电站的两倍,其中溪洛渡电站已实现截流。

图7

乌东德

白鹤滩

溪洛渡

向家坝

A

B

C

D

图甲

图乙


(1)在图甲中,A、C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为(写简称)___ ______ __;B城市为______ ,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示地区的降水来自的大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 (6分)

(3)分析图乙,当溪洛渡外送电力为640万kw时,假如外送距离从500km增加到 2000km,投资额度将大约新增_______________亿元。(2分)

(4)2004年C省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从该省的西北部迁至该省的省会城市,可以获得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4分)

38.(32分)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西周疆域

图二秦朝疆域

图三西汉

图四元朝疆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2)图一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和中心政府的关系有何不同?(4分)各自的影响如何?(6分)

(3)图三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后来造成了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4分)

(4)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2分)简述其影响。(6分)

(5)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到哪些熟悉?(4分)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心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材料二:十七大作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材料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利用价值

垃圾类型

生物垃圾

塑料垃圾

废纸垃圾

纺织品

废金属

玻璃制品

利用价值

可制成优质肥料

1吨塑料可炼汽油700公斤

1吨废纸可造纸800公斤

布头可燃烧发电

100吨垃圾可回收有用金属3吨

玻璃瓶再生可节约成本90%以上

(1)结合材料一,谈谈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观点?(12分)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说明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0分)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0分)

材料一2008年9月25至27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天津举行,这是一次向全球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果的重要机会,也是展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及城市独特历史文化魅力的重要机会。乘着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的东风,天津滨海新区将着眼于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依靠区位、港口、土地和功能优势,打服务牌,在高起点、高层次框架内实现经济融合,加快区域间产业的梯度转移,发挥新区在环渤海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渤海沿岸地区图

(1)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有哪些?(5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区域工业布局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或作用?(5分)

2)请从地理学角度为环渤海区域今后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10分)

材料二:京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近现代,这里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1914-1928年天津设厂数量统计

年份

设厂

总数

其中

中国

其中

外国

占历年设厂总数的﹪

年份

设厂

总数

其中

中国

其中

外国

占历年设厂总数的﹪

1914

48

47

1

3.9

1922

107

103

4

8.7

1915

220

219

1

17.8

1923

80

77

3

6.5

1916

60

59

1

4.6

1924

297

292

5

24.0

1917

53

50

3

4.3

1925

48

43

5

3.9

1918

41

37

4

3.2

1926

64

63

1

5.2

1919

45

35

10

3.6

1927

58

56

2

4.7

1920

43

42

1

3.5

1928

68

65

3

5.6

1921

54

48

6

4.4

合计

1286

1236

50

100.0

-----《近代天津城市史》(罗谢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在环渤海的中国海域及其周边地区,l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分析这场战争结局所产生的重大影响。(10分)

(4)从上表可知,天津是我国近代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该地区的近代工业是怎样兴起的? (10分)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指出:“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5)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明天津滨海新区应该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0分)

(6)运用内外因关系分析应该如何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10分)

班次 姓名 考室号 学号 座位号

文本框: 班次              姓名                          考室号                 学号                  座位号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科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36.(1)(4分)

(2)(6分)

(3)(4分)

(4)(2分)

37、(16分)

(1)(4分)

(2)(6分)

(3)(2分)

(4)(4分)


38.(1)(4分)

(2)不同:(4分)

作用和影响:(6分)

(3)(6分)

(4)(8分)

(5)(4分)

39.(1)(10分)

(2)(10分)

(3)(10分)

40.(1)区位优势:(5分)

影响或作用:(5分)

(2)(10分)

(3)(10分)

(4)(10分)

(5)(10分)

(6)(10分)

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C

D

A

A

D

D

C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A

A

B

A

C

B

C

D

C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D

C

C

B

A

A

C

D

B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36.(1)白昼 鄱阳湖平原 (4分)

(2)公路运输 京九 焦柳 (6分)

(3)该地域处于30°N四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众多,当地水面蒸发的大量水汽是降雪的来源之一。由于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东、西、南三面为山地,呈“马蹄形”向北敞开,尤其是南岭的阻挡,将剩余的冷空气都集中在了湖南郴州、衡阳一带,也就是南岭山脚下,从而将冷空气最后的力量全部发泄在湖南。(4分)

(4)AD (2分)

37、(16分)(1)川(蜀) 鄂 重庆 位于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或盆地的出口处)(4分)(2)印度洋和太平洋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既受西南季风影响,也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径流量大。(6分)

(3)25~35之间的数值均可 (2分)

(4)武汉为湖北省的省会,水陆交通发达,具有更好的技术、信息、市场等优势。(4分)

38.【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为命题载体,综合考查历史学科的各项考核能力。第(1)问需要考生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定。第(2)问考查考生分封制和郡县制两大地方行政制度的关系比较能力和对影响的熟悉能力。第(3)问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4)问考查考生对元朝行省制度的分析、熟悉能力。第(5)问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的规律性理解能力。

(1)分封制、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4分)

(2)不同:图一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心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图二中的郡县则是中心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4分)作用和影响:分封制在前期使西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后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秦朝的中心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6分)

(3)王国问题。(2分)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心集权加强;颁布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心集权大大加强。(4分)

(4)继续和发展的关系。(2分)行省制度的推行有效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6分)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分封制在中国古代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轻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心集权;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影响深远。(回答出2个要点即可得4分)

39.(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第一要义是发展;矛盾是发展动力,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统畴国内发展和改革开放;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因此,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因此,要在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分)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畴兼顾。(3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3分)科学发展观是尊重规律的发展观,只有尊重规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才是科学的发展。(3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党进行政治领导的表现;(3分)②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建设生态文明”有利干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良好的人居环境,体现了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③体现我们党努力做到科学执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④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加强,执政理念的提高(2分)。

(3)第一,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分)

第二,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

第三,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4分)

40.(1)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非常优越。频临大海,依托京津,对内对外联系都很便利;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③水陆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等。(5分)影响或作用:京津地区工业趋于向滨海地区集聚,促进滨海新区成为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5分)2发挥交通、人才、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加强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10分)3甲午战争 。重大影响:对日本,实力大为增强,扩张野心更大;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王朝更加腐朽;对朝鲜,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对国际关系,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与欧洲列强的矛盾激化。(10分)(4)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开办天津机器局,民族资本投资兴办机器磨房,天津近代工业由此兴起。(10分)(5)①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②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强区;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④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⑤提高资源利用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10分)(6)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主要立足于天津滨海新区自身的力量和优势,同时也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做好技术引进工作,引进技术要把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10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科综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文综月考试卷
    高二级月考文科基础测试题
    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
    高中毕业班 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三期末测试文科综合卷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八次同步测试
    高三年级第七次文综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调研考试试卷2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检测2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测试(一)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调“两率”创新练习
    高三文综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测试题
    高三文综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2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第八次文综月考试题
    高三级第三周文科基础周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诊断性检测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三)
    高三级文科基础第四次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试题2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周练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七次周练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基础周考题
    高考复习9月月考文科基础试卷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统一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素质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四次阶段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四次月考试题1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试题1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复习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高中文科综合复习精品热点专题
    高中文科综合2月份百题精练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2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六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合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复…
    高三文科综合二月月考试题
    高三下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题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检测1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统一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抗震救灾总结预测
    高三文科综合复习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科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十四校联考模拟试卷
    十七届三中全会政史地链接及创新练习
    高三文科综合二月第七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温家宝访问欧洲四国复习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二)
    高三年级文综2月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诊断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下册第一次调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考试2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统考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三月联考题
    高三文科综合一模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二学期周练试卷(三)
    高三文科基础调研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文综第一次大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文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高三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测试题
    高三文综上学期第4周综合科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七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联合考试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能力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第一次联合考试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题(二)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题(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部…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考试高考模拟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聚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三周…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二)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天府名校四七九模拟精编文科综合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福建)评析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地理部分
    地理试题(江苏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级第四周文科基础周测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