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材料三 针对农村消费不足的状况,国家还出台了“家电下乡”的政策。财政部、商务部决定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5月,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开展“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试点工作。政策规定,根据试点地区的农民消费水平,试点产品的价格彩电不超过1500元、电冰箱不超过2000元、手机不超过1000元。此间三省农户购买指定厂家的产品,可领取由中心和试点地区财政以直补方式给予的销售价13%的补贴。目前,该政策已在试点地区全面展开,2008年底前可望在全国铺开。届时以县乡为主的家电市场容量有望达到2300多亿元,不仅刺激农民消费,也可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 (1)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说明“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对农民消费的积极影响。(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这些政策措施?政府是如何行使职能解决农民消费问题的?(14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的政策及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哪些辩证法的哲学道理?(10分) 39.读某河流域地区图,回答问题(60分)
SHAPE \* MERGEFORMAT (1)右侧两图是该河流域范围内的气候类型,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似点?(4分)该 河流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可能出现哪种水文现象?(2分) (2)该河流经的国家目前森林面积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到2010年可能上升到三分之一, 你认为该国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要求回答3个方面即可)(6分) (3)该河流是哪两大地形区的分界?西侧地形区广布沼泽的原因有哪些?(8分) (4)接合史实说明先秦至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20分) 材料一《淮南子•主术训》载: “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置罩不得布于野。獭未登鱼,网置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 材料二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商朝、西周的时候,人们就懂得了在农业种植中施用草木灰和绿肥;到战国时期,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治理经常封山育林。 材料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结合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以古鉴今,古代保护生态的各种做法对当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有哪些哲学启示?(8分) (6)工业企业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力军。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企业该做些什么?请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12分)
参考答案
地理 1.C 2.B 3.A 4.B 5.C 6.C 7.D 8.A 9.A 10.B 11.B
(2)从北、东、南部向西部和中部逐步减少。 东部:受季风和海上吹来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东澳大利亚暖流和地形的影响降水多。 北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南移,降水较多。 南部:冬季受西风带北移影响,降水较多。 西部:受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中部:距海较远,受副高影响且受东部大分水岭山脉的阻挡,降水稀少。 (3)淡水不足 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 (4)羊毛 气候暖和,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丰富,草原广阔,无大型食肉动物。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5)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气候适宜 交通便利 39.(1)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少、但相对湿度较大。出现“凌汛”现象。 (2)主要措施应该有合理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制定一定的法规限制砍伐量,并有计划地逐年有所下降;适量进口木材;研制新的木材替代品;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环境意识等。(除前面两点外,其它只要合理任意一点均可) (3)叶尼塞河以东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以西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上之所以沼泽广布,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很微弱;二是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三是地势低洼,不易向外排水。所以长期积水形成沼泽。 历史 12.C 13.C 14.C 15.B 16.C 17.D 18.A 19.D 20.D 21.D 22.C 23.B 37.(1)农耕社会的劳动主体是农民,他们徭役负担重(五口之家,服役者二人)、收成低(百亩之收不过百石)(4分); 生活艰苦(四时之间,亡日休息),生存艰难、倍受压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4分); 地位低下,非常脆弱,常陷入破产境地(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4分)。 (2)重农方针(2分)。 措施包括减轻田租;兴修水利;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救荒以稳定人心(12分)。 (3)土地兼并、人口增殖(6分)。 39.(4)共20分 A.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出了“仁”的思想,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4分) B.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到发展。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暴民”、“虐民”;荀子具有唯物的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6分) C.秦朝时期,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打击。(4分) D.西汉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需要,被统治者确立为统治思想,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6分) 政治 24—30DACDDB 31—35CCBBD 38.(1)购买指定产品领取财政补贴,可以激活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扩大农村消费;(4分)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4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是它的工作宗旨和活动原则,所以各项政策措施是制定从根本上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和利益。(3分) ②履行经济职能,增加农业投入,取消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履行文化职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让农民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减少农民的教育投入;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合作医疗,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减少农民用于看医支出,从而促进农民的其他消费。(9分) (3)这一活动的开展首先选择三省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开,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非凡性之中,并通过非凡性表现出来的原理和抓典型、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5分) 这一活动的开展刺激农民消费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体现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5分) 39.(5)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的基本规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分)用正确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分) (6)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制定和落实节能减排的措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3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获得有效利用;(3分)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3分)改善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治理水平,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3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