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
至14页,共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注重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七彩教育网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选
对一个得4分。
右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此时在④地做野外观察的人用肉眼看到北极星,并测
得仰角为56°,虚线表示晨昏线,①、②、③点均在赤道上,①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①、②间球面最短距离约为4995km,相邻经线间经度间隔相等。据此回答1—3题。
1.③点的经度是( )七彩教育网
A.115°E B.155°W C.25°E D.65°W
2.此刻北京时间可能为( )
A.12月30目22时40分 B.6月24日20时40分
C.6月28日3时20分 D.7月2日15时20分
3.关于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处于科学考察最佳时期
B.此日科考人员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69°22’
C.受极地高压影响,降水极其稀少,淡水资源极其匮乏
D.此日该地昼长可能为0
右图为地球某较大尺度区域一定高度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图中数值单位是百帕,M、N、0、P四点处于该地区大气对流层上界,距海平面约12km。若甲、乙两地对应的地表区域分别为a、b据此回答4—6题。七彩教育网
4.下面关于a、b所在位置的判定,正确的是( )
A.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B.a位于南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c.a、b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D.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5.甲、乙、a、b四个区域问大气流动方向是( )
A.甲→乙→b→a B.a→b→乙→甲 C.a→乙→甲→b D.b→乙→a→甲
6.若a为大陆,b为海洋,且图中气压状况处于一年中最强大时期,则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欧洲西部白桦林处于落叶期
B.地中海处于一年中盐度较高的时期
C.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处于一年中发电量较多的时期
D.贵州因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云雾弥漫,天气阴冷
右图表示世界某局部区域。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东部海区洋流名称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马达加斯加寒流
C.莫桑比克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8.图中南部海区洋流从成因上分析属于( )
A.风海流 B.补偿流、
C.密度流 D.盐度流
9.图中山脉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最可能是( )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稀树草原带
“推拉理论”(pushandpull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人口迁移
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
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
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哪种力量占主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此回答lO~1l题。
10.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七彩教育网
①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暑假某旅游公司组
织了一个200人的团队到上海旅游并采购商品 ②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每年吸引众多球迷到本国观赛 ③闻名国际象棋选手诸宸和卡塔尔选手穆罕默德完婚后移居卡塔尔
④为了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地域经济,国家决定在新疆建立由几十万人组成的建
设兵团,并长期驻扎在克拉玛依等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1.对下列人口迁移现象主要原因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三峡工程导致万县城整体搬迁 ②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
③解放初期的边疆戍垦 ④20纪50年代美国中青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品味古文化,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熏陶。回答12—14题。
12.年号纪年法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下列历史概念与“年号”无关的是( )
A.长庆会盟 B.靖康之变 C.靖难之役 D.康乾盛世
13.观察图1一图3,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在于它集中反映了( )
A.先秦时期文化先进 B.秦汉时期绘画艺术丰富多彩
C.秦汉雕塑成就辉煌 D.秦汉时期文化先进
1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融入了活字印刷元素。当“孔子周游列国图”神奇般变为。“活字印刷版”后,所有“活字模”开始快速变换,渐次推出三个“和”字(如图4)。下列对
这一创意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B.展示印刷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C.既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和为贵”理念
D.“活字印刷术”在人类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15. 某校历史爱好学习小组预备组织主题为“古代中外文明交往”的宣传活动。你认为下列
素材能入选的有 ①张骞通西域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鉴真六渡东瀛 ④郑和七下西洋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通典·食货典·丁中》记载:“隋时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大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又皆布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赏赐)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这段材料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①隋朝广设仓库,仓禀富足②隋朝农业生产发展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③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沉重④隋朝时期封建经济空前繁荣,达到顶峰(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一位西方史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
史诗”。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
B.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18.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
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
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9.唐朝《文献通考》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
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此材料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
A.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C.工作效率不高 D.隶属于政事堂
20.下面是一组我国东南沿海历史地图。其中与清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
21.图5反映出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出现了新现象。这里的“新现象”是指( )
A.棉花种植得到推广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D.手工工场出现
22.“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
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成熟的
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成熟”不包括( )
A.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从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正确领导
D.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妥善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把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回答20—23题。
23.下表是《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以下有关该表的分
析,正确的是( )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近代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 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近年来,以计算机、家电、通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产品从创新阶段到普及阶段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大幅下降,部分产品价格不断创下新低,价格下降明显。这是因为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①可以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②可以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③能缩短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④能缩短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证实,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正确的选择。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制经济必须在关系国
民经济命脉的要害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 ②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
须保持在51%以上 ③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此后的两千多年
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
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
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7.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工作平台,通过视
频直播同广大网民在线交流。网络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这体现了( )
A.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新的熟悉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出现推动熟悉的发展
D.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28.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非凡人群一一“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出来的生活很出色。“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系统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D.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非凡性
29.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 我们=完全的我。”其蕴涵的辩证法哲理是( )
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
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c.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0.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熟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熟悉,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
31.2008年是美国大选年,政坛上又一次展开
了“驴象之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
赢得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当选为美国第
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
统。美国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政体是
________结构形式是________,政党制度
__________。
A.总统共和制 联邦制 两党制
B.总统共和制 单一制 多党制
c.议会共和制 联邦制 两党制
D.议会共和制 单一制 多党制
32.“以前,感觉国家很抽象、离我很遥远;但现在,感觉国家很具体、很真实”,这是四川灾区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言。在重大灾难里,国家“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彰显了 ①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真实性 ③我国新型民主的超阶级性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在北京市海淀区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句是区委书记说的,“遇有大事,听不见政协
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另一句是政协主席说的,“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没做好,就是
政协主席的失职”。这两句话表明 ①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人民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和制定 ③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4.“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
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夜晚,全球几十亿电视观众聆听三千儒生吟诵中
国先哲孔子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此同
时,三种字体的巨大汉字“和”依次呈现。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对外交往中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以德行为基本准则 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08年12月30日上午9:00—11:30〕
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重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除题目有非凡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栏目填写清楚。
第Ⅱ卷 (综合题 共160分)
学科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40 |
41 |
38 |
39 |
36 |
37 |
得 分 |
|
|
|
|
|
|
合 计 |
|
|
|
总分人 |
|
|
|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16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5分)
材料一 读世界某区域一月和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2小题。

(1)说出甲图表示的月份和盘踞在亚洲大路上的天气系统。并简要描述甲图中的等压线分布特点。(8分)
(2)请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造成亚洲大陆出现甲、乙两图所示气压差异显著的原因。
(10分)
材料二 右图为世界一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为米。读图分析回答3-5题。
(3)与图中纬线段MN经过地区地形剖面最接近的是____(2分)。
(4)③处为一湖泊,请分析其地质成因(6分)
(5)比较①、②两地气候特征及成因(9分)。
37、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分析回答1-2小题。
(1)将南极地区水循环主要环节字母代号
填入图中适当位置的括号内(每个字
母限填一次),并在图中短线上标注箭
头完成水循环过程。(5分)
蒸发—F 大气输送—G 降雪—H
升华—I 降水—K
(2)简要说明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的主要原因。(6分)
我国人民有寄情于山水的传统,用丰富的内心情感,去“人化自然”或“自然人化”。
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的美。读我国两幅闻名景观图片,回答3—4小题。
(3)桂林山水地区地带性土壤是________;形成两幅图片中山峰的外力作用中,相同的是____________;造成两幅图片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纬度、海拔、人类活动、降水”四个词组中选填一个)。(6分)
(4)我们到桂林山水进行旅游景观欣赏的时候,要怎样才能要做到以情观景?(4分)
38.(32分)对民生的重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石日:“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
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一一《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薪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犬吠,尚敲
催追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
苦。
——《豫变纪略》
材料三 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
已有人创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举,
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
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选集》
材料四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
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
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
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 (2分)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
目的。(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朝末年的民生现状及其反映的本质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
述清朝前期有助于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和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设想有何不同?
(4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又有何发展?(3分)
(4)材料五中图6、图7分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期的民生政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有何变化?(2分),
(5)结合上述树料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熟悉。(3分)
39.(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
业革命的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拟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
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摆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易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康有为
材料三 中国近代服饰之演变(图8一图10)

请回答:
(1)你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的“它因模拟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于摆脱传统”的这句话?(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贡献。(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的主张及其理由。(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近代服饰的变迁特点及其反映的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服饰演变的因素。(4分)
40.(32分)
材料一 截至2008年9月15日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其中2名已经死亡。导致三鹿原奶问题的直接原
因是收奶贩子在原奶收上来后,为了牟取暴利、增加重量和质量,而在原奶中增加了三聚氰
胺这种化工原料。
材料二 党中心、国务院高度重视三鹿牌奶粉重大安全事故,作出专题布署,成立由卫
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参加的国家处理该事件的领导小组,要求全力开展免费医疗救治;全
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加强对食品的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监管;强化行
政问责制,严厉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警方已经依法对2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
强制措施,其中逮捕6人,刑事拘留了包括三鹿集团原董事长、部经理田文华在内的22人。
经党中心、国务院批准,免去吴显国同志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同意接受
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的请求。
材料三 我国现关于食品的法律有13部,法规26部,但都没有对食品批发市场的规范。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但《食品卫生法》没有对食品安全源头——农产品种植养殖的规范。2008年4月开始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反响。2008年8月25日,这部法律草案进入了最高立法机关二审。我国有望据此建立起食品安全评估、不安全食品召回等制度。该法律草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各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规范制度,该草案还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说明我国国家机构在食品安全上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体现的政治学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预防类似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10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出台《食品安全法》(草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哪些观点。(10分)
41.(20分)
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害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材料二 国务院日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专项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
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同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3:1,绝对差距达9646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也是自1998年以来连续十年呈扩大走势。另据农业部官员透露,2008年,我国农民增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1)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害在党”。(10分)
(2)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关系。(10分)
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一次调研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B 2.C 3.D 4.C 5.B 6.B 7.C 8.A 9.D 10.C
11.C 12.C 13.D 14.C 15.C 16.B 17.D 18.B 19.B 20.C
21.C 22.A 23.D 24.D 25.C 26.B 27.C 28.C 29.A 30.B 31.A 32.B 33.A 34.C 35.D
第Ⅱ卷共4小题,共160分。
36.(35分)
(1)1月(2分) 亚洲(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反气旋)(2分) 中部等压线闭合(2分),中心等压线气压值高,向四面等压线气压值降低。(2分)
(2)亚欧大陆(亚洲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最大大洋(2分),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为全球最显著区域(2分);陆地比热容小于同纬度的海洋(2分);冬季亚欧大陆
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亚洲高压(2分);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气
压低,形成亚洲低压,冬夏间气压差大(2分)。
(3)D(2分)
(4)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2分),属于生长边界(2分),板块张裂地壳断
裂下陷(2分)。
(5)(9分)
夏季炎热(1分)干燥(1分) |
两地夏季均受副高控制(1分) |
降水:①地冬季湿润(1分),②地冬季降水稀少(1分);气温:冬季②地气温高于①地(1分) |
降水差异原因:①地冬季受西风控制(1分),
②地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1分);气温差异原因:②地纬度低于①地(1分) |
37.(21分)
(1)见图(填字母和画箭
头共l0项,箭头和对
应的字母均正确才能
得1分,有一项错误则
不给分,共5分,注重
K、F可以对调,但箭
头也要同时调换,H、
I也可以对调,箭头也
要同时调换)
(2)冰原大陆,对太阳反射率强(2分);高原大陆,且地势高(2分);受西风漂流影响,与外海区热量交换弱(2分)
(3)红黄壤(2分)侵蚀或侵蚀搬运(仅填“搬运”不得分,2分) 海拔(2分)
(4)①综合感受(1分);②发挥想象(1分);③移情于景,情景交融(1分);④登山涉水,求质求真(1分)。
38.(32分)
(1)内容: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分)目的:前者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后者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4分)
(2)民不聊生(2分)。封建压迫沉重。(2分)政策:推行“更名田”;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行“摊丁入亩”;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8分)
(3)不同:洪秀全主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分)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2分)发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了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3分)
(4)图6:抗日战争时期;图7:解放战争时期。(2分)从减租减息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分)
(5)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与民生问题紧密相关;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3分)
39.(20分)
(1)理解:这句话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或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分)
贡献:创办新式学堂,派谴留学生,使中国教育突破了科举考试的束缚,开始培养实
际有用的人才(4分,只有史实只得2分。史论结合得4分)
(2)主张:断发易服。(2分)
理由:为了解决机器生产与宽衣博带的矛盾,适应工业文明的需求;为了解决万国尚
同与一国独异的矛盾,适应国际交往的需求。(4分)
(3)特点:中国近代服装从“传统一一舶来品(西方传来)一一创新”。(2分)
趋势:求民主、求文明(2分)
因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因)(1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引领;(2分)
社会的文明进步(西方文明渗透、中国传统文明复兴)。(1分)
40.(32分)
(1)①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面对奶业市场爆发出的安全问题,国家加强对
食品安全生产的宏观治理,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体现了我国政府积极行使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2分)
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面对奶业市场,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严惩事故责任者。(3分)
③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国家质检总局派出工作组赴河北、广东、黑龙江、内
蒙四省区,督促检查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体现了行政机关严
格依法行政,“2名犯罪嫌疑人被批捕”体现了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3分)
④政府重视食品安全也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分)
(2)加强宏观调控。(1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1分)国家必须运
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食品安全生产的宏观治理,维护食品安全生产秩序和市场秩序。(3分)
②加强道德建设。(1分)此类事件表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有可能产生一切向钱看,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等行为,应注重道德建设,使人们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高度,并熟悉此类现象的危害,并自觉加以抵制。(2分)
③必须有严厉、健全的法制,使每个经济的参与者学法、懂法、守法,保证自己的经
济活动尊重法律的规范。(2分)
(3)①一切从实际出发。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为实现食品
“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出台《食品安全法》(草案),体现了主观符合客观,坚持
了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②深化熟悉、发展熟悉。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和流通状
况发生巨大变化,因此,需要出台一部《食品卫生法》对食品批发市场规范,这体现、
了熟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扩展、向前推移。(3分)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
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在2008年4月开始,向
大家征求意见,讨论出台《食品安全法》(草案)。(3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1.(20分)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的先锋队。党
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分)②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
执政党。(2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社会
主义方向(2分);才能创造稳定农村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2分);才
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农村现代化建设。(1分)
(2)①整体与部分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有效解
决“三农问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分)②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要害作用;同时,要把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置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4分)③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持续高度关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极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和发展了我国大多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