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综合 >> 高考文科综合 >> 正文

 

[组图]高三级文科基础第四次测试题

查询文科综合的详细结果
高三级文科基础第四次测试题

本卷全部为选择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最近,市场上猪肉的价格居高不下,你认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可能有

A .猪饲料价格上升,生猪生产的成本增加

B.生猪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C.猪肉的供给量减少

D.个别生猪生产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 针对我国当前市场上部分食品的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具体手段是:

A.扩大货币供给量 B.减少货币供给量, 降低存贷款利率

C.提高存贷款利率 D.降低存贷款利率

3.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针对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国家应

A.在分配中注重效率,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B.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C.更加注重公平,实行平均分配原则

D.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老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4. 目前,中国的投资拉动对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万一中国投资减缓,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 B.技术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资本的全球化

5. 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原来的20%调减为5%。下列对利息税熟悉正确的有:

A.调整利息税是利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体现

B.有利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C.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

D.必将使居民的储蓄愿望上升

6. 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论证,国务院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政府坚持:

A. 依法行政 B. 老实守信 C. 民主决策 D. 依法执政

7. 我国每年都要在3月都要召开“两会”即“全国人大会议”“全国政协会”,“两会”的共同点是:

A.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B.都是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C.都是行使国家职能的重要机构 D.都坚持民主集中制

8.某同学天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国道。该道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交通护栏,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他想履行公民义务,寻求解决,请指出其有序参与的途径

①找到当地的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督促解决 ②直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要求解决 ③通过学校、家长反映给有关部门,寻求解决 ④联合班级同学集体签名,停课上访解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2007年11月15日《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发表,指出要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共同执政

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各民主党派成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各民主党派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能。

10.古有诗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此来形容塞北的落雪情景。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诗句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长江后浪推前浪,流水前波让后波 D.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11.2007年温总理访问日本演讲时引用日本的谚语形容中日关系,“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这启示我们

A.社会发展有自身的规律 B.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联系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12.在过去的26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也会给经济、政治带来不利影响。其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C.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3.党的十七大提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落实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告诫我们

A. 人类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B. 人类要征服,做大自然的主人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

D. 人类要依附于自然,这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4.歌德说,你每一次和人交往都会对他(或她)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这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 B.物质决定意识

C.矛盾是具有非凡性 D.实践是熟悉的基础

15.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城市中,人们也逐步地过起圣诞节、情人节来。这说明欧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具有

A.强制性 B.潜移默化的特点 C.积极作用 D.消极作用

16. 在我国历史上有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国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典故。这里“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

A. 集体主义精神 B. 勤劳勇敢精神

C. 团结统一的精神 D.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17.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思想运动能促进文化发展

C.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18.时下,网民们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如风而至,如《梦续红楼》、《明朝的那些事儿》等大受老百姓的欢迎。这启示我们

A.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 B.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

C.网络文化是普遍受欢迎的 D.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19.明太祖曾经写诗描述自己:“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商品经济发达,形成不少大富足的大商人

B.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皇帝的事务增加

C.明太祖时,精减官僚机构,导致办事人员不足

D.明朝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解决此问题

20.《天仙配》有这样一段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清山带笑颜;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对这段唱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表达了当时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

B.反映了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的经营形式

C.董永和七仙女是在逃避现实,归园田居

D.所描述的主人公是当时普通民众的缩影

21.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列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封建地主阶层的形成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B.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富于个性化是其内在的因素

C.印刷术的发明

D.统治者的大力推广

22.下列关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沿海兴起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23.毛泽东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以下说法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这次革命是中国最早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②这次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③孙中山先生明确提出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④孙中山最早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4.下列关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辫陋习得以革除 B.西服开始传入中国

C.西餐成为中国人普遍的喜好 D.报纸成为宣传维新政治纲领的主要武器

25.“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规模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一切不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文中“革命”的含义是

A.摧毁旧的社会制度 B.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C.生产关系的调整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指导新中国的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

2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关于新中国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B.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上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C.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D.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28.罗马《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它是由平民编订的 B.它规定平民与贵族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C.它打破了贵族在解释法律方面的特权 D.它损害了贵族的财产私有权

29.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关于君主的政治作用不正确的是

A.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B.是各党派的统一领导

C.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30.“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是马克思的名言。这句话反映的时代信息是

A.只有革命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 B.火车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象征

C.火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象征 D.火车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象征

31.下列关于欧洲宗教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B.通过改革,罗马教会被推翻

C.加尔文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改革的序幕

D.它的起因是教皇兜售赎罪劵

32.发生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她的直接后果是

A.为法国大革命预备了批判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 B.加强了欧洲国家的联系

C.促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开始在欧洲大地传播人文主义思想

33.“假如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近代一位闻名诗人留下的名句。这位诗人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抽象主义

34.下列关于苏联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领导时期,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

D.戈尔巴乔夫时开始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遭到失败

35.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有 = 1 \* GB3 ①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 2 \* GB3 ②实行计划经济 = 3 \* GB3 ③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④建立区域经济集团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④ B.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C. = 1 \* GB3 ① = 2 \* GB3 ②④ D.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36.下图中局面的出现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被动摇

D.“冷战”时代被终结

北京某公司职员,乘国航航班前往纽约参与商务活动。国航北京至纽约(74°W)直通航线,去程“远东航线”,即经俄罗斯、白令海峡、阿拉斯加、加拿大进入美国;回程飞“北极航线”,即由美国、加拿大、北极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至北京。据此回答37~38题。

37.该职员到达纽约后,入住的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下图)。此时手表显示时间为8:00,为了公务活动的便利,他应该将手表的时间调到

A.① B.② C.③ D.不调

38.下列关于“远东航线”与“北极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远东航线”的飞行距离大于“北极航线”

②“北极航线”的飞行时间短于“远东航线”

③“远东航线”能够受到东北信风的影响

④“北极航线”能够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9.下图为某地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判定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 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0.“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导致这种地域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A.水分差异    B.海拔差异   C.土壤差异 D.热量差异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左)和该区域土地未来利用趋势图(右),回答41~42题

41.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猜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改变了浇灌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4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B.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下图是北京的部分奥运比赛场馆分布示意图,回答43~44题。

43.读2008年奥运会北京场馆分布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奥运比赛场馆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可以减轻交通拥堵现象

B.图中奥林匹克公园四周的比赛场馆过于集中,易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C.图中奥运比赛场馆主分布在交通干道四周,完全可以避免交通拥堵现象

D.图中奥运比赛场馆都分布在交通干道交汇处,可以减轻交通拥堵现象

44.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启用动态车载导航系统,建立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主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RS技术 ②数字地球 ③GPS技术 ④GIS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位于我国西北半干旱气候的河西走廊,传统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绿肥的二年三熟制;近年当地农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以及防止土地沙漠化,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下表即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据此回答45~46题。

编号

结构模式

投入产出比

产值(元/亩)

林网-粮食-蘑菇

1:2.44

132.70

林网-粮食-蔬菜

1:2.67

1170.00

林网-枣-粮-

1:2.70

1819.10

林网-桃-粮-蔬菜

1:2.71

1809.40

林网-苹果-粮-蘑菇

1:2.69

1865.00

45.那一种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

A.② B.③ C.④ D.⑤

46.林农结合的生产模式,所以会有较佳的生态效益,是因为人工建立了立体的生态空间结构。表中各编号的效益可能是:Ⅰ防风固沙 Ⅱ 提高地力 Ⅲ 改善局部小气候 Ⅳ 减少病虫害。其中防风林网所提供的生态效益,应为

A.Ⅰ Ⅱ Ⅲ B.Ⅱ Ⅲ Ⅳ C.Ⅰ Ⅲ Ⅳ D.Ⅰ Ⅱ Ⅳ

右图中M1、M2分别为两种不同原料的产地,N为市场,据此回答47~48题。

47.某企业布局在甲地,该企业可能是

A.炼铝工业 B.水果罐头厂

C.高档服装厂 D.瓶装饮料厂

48.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假如仅考虑运费因素,下列四个地点建厂最合适

A.乙 B.丙 C.丁 D.戊

读2006年年末广东、广西、新疆、湖南四省区的人口资料,完成49~50题。

省(区)

广东

广西

新疆

湖南

出生率

11.78‰

14.44‰

15.79‰

11.90‰

死亡率

4.49‰

6.10‰

5.03‰

6.75‰

0-14岁

20.5%

22.64%

23.5%

18.70%

15-64岁

72.1%

68.21%

70%

72.03%

65岁及以上人口

7.4%

9.15%

6.55%

9.27%

49.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区是

A.广西 B.广东 C.新疆 D.湖南

50.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原因是

A.文化水平高 B.迁入人口多 C.自然条件好 D.经济水平高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外延式” 城市化扩容模式,其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据此回答51~52题。

5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密度小 C.人口数量多 D.经济发展水平快

5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2008年2月22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如下图),项目计划2009年底西段建成投产、2011年前全线贯通。据此回答53~54题。

53.该工程的建成,其主要原因是

A.能源浪费严重 B.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C.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能源环境治理混乱

54.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积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改善沿线地区主要城市大气环境

C.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D.基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55.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拳头奋力击打棉花包,但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的作用力很小

B.在打篮球中,接球时球对手的作用力在先,手对球的作用力在后

C.人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但地球不受人的作用力

D.静止的物体也有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56.牛顿等杰出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根据你所了解的情况判定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俐略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假如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终将停止运动

B.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万有引力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G的科学家是牛顿

120

90

B

A

60

t/s

s/m

8

6

4

2

o

300

150

D.法拉第首先发现电流能够产生磁场,证实了电和磁存在着相互联系

57.如图所示,是A、B两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

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50m,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

B.B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A、B两物体在8s末时速度相同

D.B物体在2S末停下

58. 真空中两个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相距r时,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为F,若将这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变为2r,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变为2Q,则他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

A.F/2 B. F/4 C. F D. 4F

59.今年春节前后的华南雪灾造成湖南、贵州等地大面积停电给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保证安全用电提高抗灾能力是电力部门面临一个重大课题。而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下列做法比较安全的是

A.洗衣机、洗碗机等易潮湿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

B.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不接地线

C.在同一插座上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

D.用潮湿的手指摁动电器开关

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匀速下降的电梯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B.铅球抛出后因克服重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

C.卫星距地轨道越高,其运转的周期越短

D.地球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其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61.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不仅推动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

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哪些器件工作时主要是利用磁生电的现象进行工

作的

A.指南针 B. 电视机的显像管 C.用电磁炉烹饪 D.用电磁铁吊起重物

62.工农业及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种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三聚磷酸钠),对于处理污水时是否要除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

C.含磷污水的排放会引起水体中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63.下列所述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试醋酸溶液的pH

B. 用稀盐酸清洗做过焰色反应实验的铂丝

C. 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盛放浓硝酸

D. 将金属钠投放在CCl4里,保存在玻璃瓶内

64.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 ①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2或8;②碱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ⅠA族;③碱金属的氯化物都是强电解质;④碱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碱。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 B.只有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5.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硅的含量稀少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C.高纯度的硅被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

6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铁溶液与铜粉混合:Cu 2Fe3 =2Fe2 Cu2

B.稀H2SO4与铁粉混合:2Fe 6H =2Fe3 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Ba2 SO42-=BaSO4↓

D.碳酸钡与盐酸混合:CO32- 2H =H2O CO2↑

6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S-32 O-16)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68.常温下,在含有H 、Cl-和Fe3 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离子后,溶液中各种离子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NO3- B.ClO- C.HCO3- D.I-

6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B.核糖核酸(R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份之一

C.脂肪、磷脂和性激素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衰老细胞中水分的含量明显减少

70.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出现4种不同颜色的色带

B.考虑到番茄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因而用它作为还原糖检测实验的材料

C.转换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较暗,此时应重新转换到低倍物镜下对光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在根尖任一区域都轻易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71.利用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血癌)。治疗中需要进行全身放化疗、输入异体造血干细胞,并进行抗排异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输入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
B.对患者进行放化疗处理是为了消灭癌细胞
C.移植异体干细胞可以避免自体干细胞中癌细胞的污染
D.治愈后患者体内新生的白细胞不会发生衰老和凋亡

7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肥供给充足的大田中,通风透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C.植物开花一般需要光信息刺激

D.当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通过反馈调节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73.体液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受刺激后,开始增殖和分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该过程中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A.只有① B.只有②和③

C.有①、②和③ D.只有③

74.下列有关人类病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腿抽搐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C.运动性失语症是由于小脑的损伤所导致的

D.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75.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能够达到的目的是

A.让更多幼小个体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

C.减少捕捞量,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D.使渔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B

C

B

C

C

A

A

C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B

C

B

B

D

A

C

C

A

C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D

A

A

C

D

D

A

B

A

B

A

A

A

D

D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D

B

C

B

B

C

C

D

D

B

D

A

A

D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答案

C

C

B

D

C

A

C

A

D

A

D

B

C

C

B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科综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高三级文科基础第四次测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文综月考试卷
    高二级月考文科基础测试题
    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
    高中毕业班 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三期末测试文科综合卷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八次同步测试
    高三年级第七次文综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诊断性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文综合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复…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检测2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测试(一)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调“两率”创新练习
    高三文综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测试题
    高三文综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2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检测1
    高三级第三周文科基础周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统一检测题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三)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试题2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周练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七次周练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文科基础周考题
    高考复习9月月考文科基础试卷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素质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四次阶段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四次月考试题1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试题1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复习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高中文科综合复习精品热点专题
    高中文科综合2月份百题精练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2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六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二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调研考试试卷2
    高三年级第八次文综月考试题
    高三下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题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统一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抗震救灾总结预测
    高三文科综合复习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科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十四校联考模拟试卷
    十七届三中全会政史地链接及创新练习
    高三文科综合二月第七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
    高三年级文综2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二)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诊断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下册第一次调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考试2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统考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三月联考题
    高三文科综合一模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二学期周练试卷(三)
    高三文科基础调研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文综第一次大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级第四周文科基础周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温家宝访问欧洲四国复习
    高三文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高三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测试题
    高三文综上学期第4周综合科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七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联合考试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能力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第一次联合考试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题(二)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题(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部…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考试高考模拟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聚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三周…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二)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天府名校四七九模拟精编文科综合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福建)评析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地理部分
    地理试题(江苏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