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高考 >> 综合 >> 高考文科综合 >> 正文

 

高三文科综合抗震救灾总结预测

查询文科综合的详细结果

一、背景材料:

2008年9月8日,中共中心、国务院、中心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大会由温家宝主持,中共中心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心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聚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李克强宣读了《中共中心、国务院、中心军委关于表彰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的决定》。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蒋敏等517名同志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二、创新练习:

(一)选择题:

胡锦涛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聚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据此回答1~2题

1、之所以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C.正确的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的意识的反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2、下列对于大力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的熟悉,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产和发展强基固本

B.人人都应该成为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D.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主要是政治和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胡锦涛指出,我们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拯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难造成的损失。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政府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C.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这次灾难使人们熟悉到,人类不是环境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这说明了

A.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自然、对四周环境的熟悉

B.虽然人类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还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

C.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根据党中心、国务院和中心军委决定,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雷勇等5名同志追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蒋敏等517名同志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据此回答5~6题

5、"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的先进事迹说明

A.整体和部分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C.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D.社会捐助是做好抗灾救灾的要害

6、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培育和弘扬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这是因为A.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C.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D.抗震救灾等民族精神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一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击自然灾难的优良传统,据此回答7-11题: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个人修养的规范具有积极意义,这句话出自

A 。《春秋》 B。 《诗经》 C。 《尚书》 D。 《周易》

8、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话指的是

A.易姓改号,亡国之兆

B.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易姓改号,人将相食

9、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经转化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的有:① "自强不息" ②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③"天不变道也不变" ④"天下为公" ⑤"慎言力行"

A.①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0、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涌现了一些大批优秀党员典型,焦裕禄就是这么一个典型。下列有关焦裕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好干部

B.是十年社建时期的援藏干部

C.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援藏干部

D.是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好干部

11、我国减灾防灾取得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取得巨大成就 ②成功抗御了多次重大自然灾难的侵袭 ③建立完善了各类灾难监测预警系统 ④自然灾难防治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胡锦涛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治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据此回答12-15题:

12、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是

A.中心统一预防

B.全民参与抗灾

C.加强科学研究

D.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13、下列不属于我国减灾防灾基本目标的是

A.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难综合防治体系

B.加强灾难科学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难的熟悉

C.加强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D.在重大灾难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难的损失

14、我国的减灾防灾行动不包括

A.建立健全灾难治理体系

B.开展减灾工程建设

C.修建龙王庙

D.建立和完善各类灾难监测预警系统

15、减灾防灾的基本途径是

A.依靠科技进步

B.加强减灾法制建设

C.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意识

D.协调人地关系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1)和图(2):

 

(1)、A地和B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000~4000m B. 4000~6000m C. 3000~5000m D. 4000~6000m

(2)、请描述当地的地形特征:

(3)、C地拥有迄今为止,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图(2)是图(1)中EF连线的地层剖面图,该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

(5)、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B地发生8.0级地震,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震感。引发该地震的原因有哪些?

(6) 结合B地地形、地势特点分析,伴随者大地震,为什么B地还发生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

(7)试分析影响D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治国如同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胡锦涛强调,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尊重规律,贯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要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

材料三:胡锦涛强调,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为实践这一思想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

(2)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党中心国务院为什么如此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的哲学依据。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A

5、C

6、B

7、D

8、C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A

(二)非选择题:

16、(1)D

  (2) 西(北)部高原山地、地形坎坷;东(南)部地形平坦

  (3)都江堰

  (4) 断层构造

  (5)该处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版块挤压碰撞的消亡边界四周,受其影响,该地地质构造不稳定,易引发地震灾难。

  (6)地质构造不稳,地质灾难多发,山体破碎;地形坎坷,山体陡峭;人类对山坡植被的破坏。(降水变率大)

  (7.)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成都平原上,地形平坦;河流流经,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政府所在地,为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农业基础较好。  

17、(1)体现了唐太宗的人本(或民本)主义思想。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力倡节俭;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进行政治革命,颁布有利于人民的措施。结果: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①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这是由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决定的,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③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科学、先进的社会意识,必将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或意识的反作用)②实践决定熟悉,熟悉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熟悉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正确熟悉,它对推进我国社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实践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文科综合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三文科综合抗震救灾总结预测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三文综月考试卷
    高二级月考文科基础测试题
    高二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
    高中毕业班 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高三期末测试文科综合卷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八次同步测试
    高三年级第七次文综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调研考试试卷2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检测2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测试(一)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 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调“两率”创新练习
    高三文综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测试题
    高三文综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2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第八次文综月考试题
    高三级第三周文科基础周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诊断性检测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三)
    高三级文科基础第四次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试题2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第五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第五次周练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七次周练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基础周考题
    高考复习9月月考文科基础试卷
    高三文综模拟考试测试(二)
    高三文科综合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统一检测题
    高三文科综合素质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四次阶段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四次月考试题1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试题1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复习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六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高中文科综合复习精品热点专题
    高中文科综合2月份百题精练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2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第六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合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复…
    高三文科综合二月月考试题
    高三下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题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质量检测1
    高三文科综合教学统一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复习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科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十四校联考模拟试卷
    十七届三中全会政史地链接及创新练习
    高三文科综合二月第七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
    高三年级文综2月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二)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诊断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三年级文科综合下册第一次调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考试2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统考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期末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三月联考题
    高三文科综合一模复习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第二学期周练试卷(三)
    高三文科基础调研试题
    高三文科基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文综第一次大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高三级第四周文科基础周测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温家宝访问欧洲四国复习
    高三文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高三文综上学期第一次测试题
    高三文综上学期第4周综合科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第七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联合考试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能力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第一次联合考试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题(二)
    高三文科综合测试题(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部…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考试高考模拟
    高三毕业班文科基础第四次月考试题
    高三文综聚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三周…
    高三级文基测试题(二)
    普通高校招生统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天府名校四七九模拟精编文科综合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福建)评析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地理部…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地理部分
    地理试题(江苏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三文科综合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