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4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力争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复习内容 1、除法。2、年、月、日。3、平移和旋转。4、乘法。5、观察物体。6、千米和吨。7、轴对称图形。8、认识分数。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0、统计。11、认识小数。12、整理和复习。 四、复习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认识的数与量的基础知识,简单的分数、小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在速度和正确率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复习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复习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5、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 五、主要内容学习状况 1、数与代数:口算乘除法,笔算乘除法以及估算学得都很好,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不太熟练,年月日、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连续两次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训练,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练习,从实际中了解千米与吨的知识。 2、空间与图形:对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已初步形成了概念,物体的三视图学得也较好,但面积的单位、计算却还有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练习一些平移图形的训练,进行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训练。 3、统计: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学得较好,但求平均数的方法却存在着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求平均数时只求出总数而不再去求平均数的现象多进行练习,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平均数,从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采取措施 1、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在期末复习中尽最大地努力弥补。 2、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审题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 3、老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 4、课上注重知识的整理,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比较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5、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一题多用。如:一些图形中面积的计算。 6、关注后进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七、复习方法 1、整理归纳法 复习阶段重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为发展能力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 2、讨论明辩法 进入复习阶段,学生对有的知识可能有“似曾相识”之感,却并不十分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时,采取讨论法以进一步明晰疑难问题。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也可以举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道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缺漏,以助矫正。 3、变题比较法 复习阶段,学生会接触各式各类的习题。为了让学生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设计了一题多变的练习。这样,学生可以自觉地对变式题型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深入理解。 4、查漏补缺法 以上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各有针对性,但也难以面面俱到。当从学生的练习中发现缺漏之处,就独立设计相关的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这样有利于强化一些疑难知识。 八、课时安排(10课时) 教材体系 单元内容 课 时 安 排 主备人 数与代数 1、除法
4、乘法 乘除法口算、笔算与乘法估算 崔小兵 用乘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年、月、日
6、千米和吨。 年、月、日与千米和吨 8、认识分数
11、认识小数 认识分数 曹 琨 认识小数 空间与图形 5、观察物体
3、平移和旋转 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 7、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赵 俊 综合练习 统 计 10、统计 求平均数
备注:安排3次模拟测试,试题以教材中的原题为主(平行班教师各出一份模拟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