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组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查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详细结果

 

师:说到比例,我们很容易想起前面学过……

生:比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的“课前检测”部分,复习一下比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借助现代电教媒体,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

二、自主探究,学习比例的意义

1、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刚才第三题10:6 4.5:2.7 的比值有何特点?

生1:我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

师: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

生2: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这是一个新的表达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比例

师:这几位同学很聪明,数学上也起名为“比例”(师板书:比例)

师:你现在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

生:想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2-33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并完成学案上自学引导部分的问题。(多数学生停笔后,教师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板书比例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得出比例的两种表达式: a:b=c:d = (bd不能为0)

2、根据意义,判断比例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比例,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师出示课件: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 915 (2)20514

师:比一比 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1:因为  610 0.6 915 0.6

所以 610 915

2: 因为 205 4 14 0.25

所以 20514不能组成比例.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

师: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第1题。(再次巩固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并熟练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比入手教学,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合作探究,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师:a:b里比号前面的a叫——(生齐答:前项)比号后面的b叫——(生齐答:后项)。那么在比例各部分有哪些名称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并汇报。然后完成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第2题进行巩固。

2、活动探究,总结性质

小组活动内容: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②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有上面发现的规律?

③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找几个比例进行验证。

④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5分钟停止讨论。)

师:请汇报你发现的规律。

生1: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同学们验证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可以一致公认——(生齐答:任何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和比的基本性质一样,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比例的——(生齐答: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3、应用性质,自主判断

师:刚才我们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课件展示刚才的问题: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915 (2)20514

师: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有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不一会,就有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第(1)题,只要算一下6×15=90,10×9=90,乘积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