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组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查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详细结果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2.求比值。

12:16 : 4.5:2.7 10:6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P32例1

提问: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并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5: 2.4:1.6 60:40 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

5:=2.4:1.6  5:=60:40    5:=15:10  2.4:1.6=60:40  2.4:1.6=15:10  60:40=15:10

小结: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的样子:   

(2)教学不同的两个量组成比,如:

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

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指名学生读题。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组成比例。

板书:80:2=200:5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完成有关比例的意义的练习题

(1)P33下半部例1后面的“做一做”第1题

(2)P33下半部例1后面的“做一做”第2题

三.梳理小结,巩固拓展

1.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巩固练习。

(1)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2)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

四.全课总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与我们学习的“比”有什么区别?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案是在学生学过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包括比例的意义和组成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问题。本教案分为两部分,先教授比例的意义,再教授比例的性质。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复习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为教学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工作,然后再通过例题,用汽车两次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再利用比例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老师安排了让学生写出比值相等的比,再组成比例,还安排了四个数组比例,目的在于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性质。首先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然后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下面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课上安排应用比例性质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探求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享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一)复习准备  

1.求比值:

  

2.请你找出比值相等的两个比。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