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分两段,先教学比例的意义,再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根据这个基本性质教学解比例。
第一段教学比例的意义。先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起什么是比,以及求比值,找出比值相等的比。这些都是为教学比例的意义做准备的。因为比例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再通过例1中一辆汽车两次所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具体数量引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得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从而概括出比例的意义。然后利用得出的结论指出怎样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通过“做一做”练习判断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进一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段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先说明什么是比例的项以及外项和内项。然后引导学生计算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从而发现这两个乘积有怎样的关系。接下去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的积就是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这样便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再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还通过第3页上“做一做”的第1题,让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
在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先说明什么叫解比例,并通过例2和例3教学如何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例2中的比例式是用比号来表示的,题中还强调了求未知数x要根据什么。例3中的比例式是以分数形式表示的,具体解答步骤留给学生自己完成。
练习一第1题,通过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和比例概念的理解。第2题中,由于比例的基本性质是由比例的意义推导出来的,所以通过这道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都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第7题复习学过的知识。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完成练习一中的习题。
2.教学比例的意义,可先完成“复习”中的习题,其中第(2)题在学生求出各个比值后,可以提出问题使学生得出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教师可以板书出4.5∶2.7=10∶6。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可以根据一辆汽车两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把它们组成比,并让学生求出比值。即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比值是40。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比值是40。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人教: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下一篇文章: 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