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三种

查询课文教案和解析的详细结果
学生随音乐朗读。

三、比较 

1.从情、结构、语言、意象、意境、意蕴、写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意见。

2.下发资料《两首各有千秋》,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比较到位没有。

两首《乡愁》各有千秋(节选)

首先从诗的意象来看,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四个典型的意象来载情——“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不同的意象与关情对象一一呼应,思儿的母亲、思夫的新娘、已故的母亲、祖国的大陆,诗人正借此传达出渐次凝重的感情,并逐步揭示出呼唤华夏统一的深远意境。而席慕蓉《乡愁》的意象是“一支清远的笛”、“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借哀怨悠长的笛声抒发了对故乡绵绵不断的情思,借“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喻自己永不老去的思乡情结,离别时间愈长,思乡的感情之树愈茂。两首诗都用了多个意象来寄托自己思乡的感情,把分离后的怅然迷惘和无尽的思念抒发得淋漓尽致。

其次两首诗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余光中的诗(以下称余诗)在形式上很整齐,具有建筑的美。全诗四节,各节结构都相同,字数也相同,而且形式也都一样,这样从整体上看就显得句子齐整,结构紧凑和谐。开头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形式上定下了模式。以下三节的句式都与此相同,这样就形成了回环复沓的形式,在音节、节奏方面也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读起来确有音调和谐之美。席慕蓉的《乡愁》(以下称席诗)在形式上虽然没有余诗那般整齐匀称,但也另有一番情趣。开头一节仅两句,字数相同,形式整齐,内容连贯。第二节的第一句较长,第三节中间一句较长,整首诗显得参差不齐、错落有致,避免了呆板划一的句式。

再次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余诗语言朴素,生活气息浓,完全口语化,诗中多用叠字,读起来感到自,亲切,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愉悦感全诗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侃侃叙说着思乡的故事,从小到老,时间愈久思乡愈切。席诗在语言上较为讲究,“清远的笛”、“模糊的怅惘用词典雅而富有诗意。就是常见的用语,也被诗人诗化了,那“没有年轮的树”、“有月亮的夜晚”都是从日常用语中提炼出的妙语,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却不是的感觉。

(张祺)

3.学生自读资料,找出自己的比较与资料中的比较有何异同。

4.启发学生说出资料上没有的内容。

四、下发两首写“乡愁”的诗,要求任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月之故乡

彭邦桢(台湾)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乡色酒

舒兰(台湾)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还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五、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有可能的话写成鉴赏性文章 

(湖北公安县孱陵中学434300)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和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三种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古诗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秋水
    不是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北京的胡同》…
    过万重山漫想
    缘何高学历者心理问题多
    (体现新课程理念 )《话题作文训练》教…
    过万重山漫想
    记念刘和珍君
    春雨
    沁园春·长沙
    皇帝的新装
    一堂亮点闪烁的作文课——“我说我家…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
    灯下漫笔
    变形记
    人生的境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人是什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青少年心理障碍不容忽视
    雷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后一课
    看云识天气
    孔雀东南飞
    郭沫若诗两首
    话说君子兰
    钱塘湖春行
    题破山寺后禅院
    望岳
    五峰游记
    一棵小桃树
    忆江南
    游山西村
    竹颂
    七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与提示
    皇帝的新装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
    我的老师
    化石吟
    《诗经》三首
    绿色蝈蝈
    月亮上的足迹
    山市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七年级 上册  四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给朱元思书》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陋室铭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
    墙上的斑点
    最后一课
    [初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麦琪的礼物
    纪念刘和珍君
    高中第一册  第二单元
    套中人(创新教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
    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语文复习教案(论坛…
    吾家有女初长成
    “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优质教…
    端午日
    重读《项链》
    《记忆》说案
    孔乙己
    陶罐和铁罐(论坛精华帖)
    大象无形——读《墙上的斑点》有感
    离骚
    墙  上  的  斑  点
    晨霜
    诗词五首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巧用辞格靓语言 ——作文教学实录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结构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学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读懂暗示手法 理解象征意义——《墙上…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2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
    兰亭集序
    一个斑点 一个世界——读《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与意识流表现手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七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
    风筝
    羚羊木雕
    散步
    世说新语
    诗两首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审美的语文教育三境界
    句式仿写
    爱莲说
    简笔与繁笔
    蜀道难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将进酒
    愚公移山
    鱼我所欲也
    记念刘和珍君
    敬畏生命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教案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优化设计示例
    《墙上的斑点》优化设计
    墙上的斑点——维吉尼亚·伍尔芙
    陶罐和铁罐(论坛精华帖)
    人生的境界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