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纪念刘和珍君

查询课文教案和解析的详细结果
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四、齐读第四节
五、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结合练习二)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
举几个例子。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指什么人呢?
第一节中,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六、小结
本节课学习重点为: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思路?理思路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怎样理清思路呢?
明确: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思考的线索。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的线索,即从什么地方了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理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怎样理清,(1)把握主旨;(2)理清脉络;(3)弄清顺序;(4)列出纲目。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理解了全文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就自然地探究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化旧为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课文教案和解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纪念刘和珍君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古诗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秋水
    不是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北京的胡同》…
    过万重山漫想
    缘何高学历者心理问题多
    (体现新课程理念 )《话题作文训练》教…
    过万重山漫想
    记念刘和珍君
    春雨
    沁园春·长沙
    皇帝的新装
    《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三种
    《中国现代诗四首》——(《再别康桥…
    灯下漫笔
    变形记
    人生的境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人是什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青少年心理障碍不容忽视
    雷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后一课
    化石吟
    孔雀东南飞
    郭沫若诗两首
    话说君子兰
    钱塘湖春行
    题破山寺后禅院
    望岳
    五峰游记
    一棵小桃树
    忆江南
    游山西村
    竹颂
    七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与提示
    皇帝的新装
    现代诗三首——《纸船》《色彩》《我…
    我的老师
    一堂亮点闪烁的作文课——“我说我家…
    《诗经》三首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月亮上的足迹
    山市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七年级 上册  四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给朱元思书》说课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陋室铭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
    最后一课
    [初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简笔与繁笔
    高中第一册  第二单元
    套中人(创新教案)
    谁是最可爱的人
    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语文复习教案(论坛…
    吾家有女初长成
    “诺曼底”号遇难记(网友来稿,优质教…
    端午日
    重读《项链》
    《记忆》说案
    孔乙己
    大象无形——读《墙上的斑点》有感
    麦琪的礼物
    墙  上  的  斑  点
    晨霜
    诗词五首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巧用辞格靓语言 ——作文教学实录
    《醉翁亭记》学习指要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结构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学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读懂暗示手法 理解象征意义——《墙上…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2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时间解读
    陶罐和铁罐(论坛精华帖)
    一个斑点 一个世界——读《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与意识流表现手法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七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
    风筝
    羚羊木雕
    散步
    世说新语
    诗两首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审美的语文教育三境界
    句式仿写
    爱莲说
    离骚
    蜀道难
    兰亭集序
    将进酒
    愚公移山
    鱼我所欲也
    记念刘和珍君
    敬畏生命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教案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优化设计示例
    《墙上的斑点》优化设计
    墙上的斑点——维吉尼亚·伍尔芙
    陶罐和铁罐(论坛精华帖)
    墙上的斑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