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读《登飞来峰》

查询教案和教学反思的详细结果

浮云休遮眼,身在最高层。

      (缪传真)

实验小学卫慧鸽老师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导语:孩子们,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杭州飞来峰走走看看。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导:孩子,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看后的感受吗?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谈话,揭题。

师导: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教师板书: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我们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教师板书:登飞来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品味诗人独特的感情、豪迈的气魄。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

1、投影古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最好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2)谁能代替诗人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2人读,并正音)。

(3)我们一起做王安石,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师导: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透过字面去想像当时的面,和古人对话,体会他的感情。

(4)你再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从这首诗里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想像出什么样的面?(交流要点:人、峰、塔、云、日等,其他人可以补充,老师随机板书。)

(5)再现古诗面。

他们又有着一种怎样的联系呢?能不能把这几个字连起来说一说?

(6)质疑,问难。

过渡:在读的过程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教师相机板书。

(过渡:学贵有疑,有了这些疑问,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去学习。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三、诵读诗歌,感悟哲理。

1、解读1、2句。

幻灯出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指名读诗句。

(2)理解词语。

寻:古代的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千”在这里不是实写,是指多。如我们学过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闻说:听说。

鸡鸣见日升:传说。站在塔上,五更天鸡叫的时候就看见太阳升起。

(3)词语的意思理解了,谁能说说整句诗的意思呢?(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4)想象太阳升起时的美景。

师导:此时,诗人就站在飞来峰高高的塔上,想象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情景。(出示:日出时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这样的美景,你能用几句话描述当时的景象吗?

(5)指导朗读。

师导:这样的景象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那你认为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呢?

2、解读3、4句。

(过渡,师导:登上高高的塔,仿佛看见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学生齐读3、4句。

(2)理解词语。

不畏:不怕。

缘:因为。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呢?

3、整体理解诗意。

四、诵读诗歌,感悟哲理。

(师导: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和教学反思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读《登飞来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三峡》综合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斜塔上的实验
    《本命年的回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说课稿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
    《“创建绿色家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七颗钻石》《冰心诗三首》、《诺曼…
    《七颗钻石》教案
    《长江三峡》教案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革命烈士诗二首》简案
    《幽径悲剧》简案
    《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革命烈士诗二首
    我上《登飞来峰》
    《城市听鸟》简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雁门太守行》教案
    大雁归来(八下)
    《都市精灵》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登飞来峰》简案
    《都市精灵》说课稿
    《都市精灵》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两课时)
    从《三峡》到余秋雨
    往事依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大雁归来》 教学设计
    《端午日》教学简案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
    宋定伯捉鬼
    期行
    “诺曼底”号遇难记
    《木兰诗》教案
    初中第一册四单元教学设计
    《诗五首》教案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夏》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三峡》综合练习
    古诗词鉴赏
    八年级《古诗四首》教学设计——《春…
    古诗词鉴赏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故都的秋  3
    《诗词五首》教案
    往事依依(第二课时)
    《越巫》 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走近名人”综合实践活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关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奇思…
    大道之行也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笨马上《长亭送别》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一课时)教学…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阿里山纪行》教学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八册《长城》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八册《长城》教学设计
    《庄周买水》简案
    《师说》简案
    送行
    《爱莲说》语言自读涵咏课教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登飞来峰》给我启示
    《陋室铭》课堂实录
    为你打开一扇门
    本命年的回想
    《伟人细胞》课堂实录
    《观沧海》教案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柳叶儿》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二…
    笨马上《窦娥冤》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闺塾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
    秋词
    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
    《诗词五首》教案
    三峡
    《诗词五首》教案
    宋定伯捉鬼
    为学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静夜》教案设计
    《荒岛余生》第一课时教案
    《女娲造人》简案
    《乡愁》简案
    《用现在创造未来》主题班会
    信客
    越巫
    《天上的街市》教学方案
    《长亭送别》教学思路设想
    说“屏"
    亲爱的爸爸妈妈
    生物入侵者
    你一定会听见的
    《迢迢牵牛星》教案
    台阶
    旅鼠之谜
    老王
    《三峡》教案
    大雁归来
    31  革命烈士诗二首
    《革命烈士诗二首》读后感
    叫三声夸克
    大雁归来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