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二年级 >> 地理高中二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查询地高二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蔡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根据地球公转图,判断1~4题。

  

1、从图中可判断出
  A.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正圆心B.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C.地球从①到④位置为一天  D.①②③④位置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2、当地球位于E点时
  A.湖北省正值冬季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北回归线上的白昼时间比南回归线上短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小
3、当地球由E点运动到F点时
  A.运动速度由快到慢  

B.昼夜长短变化量大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上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方昼夜长短都相同

D.北印度洋海区由盛行西南季风转为东北季风
4、假如地球自转方向与图示相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  B.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C.太阳将西升东落     D.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新华社2000年11月28日北京电: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西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未来3天,青藏高原及我国东部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材料,判断5~6题。

5、这次天气现象属
  A.冷锋过镜   B.暖锋过镜  C.准静止锋过境    D.无锋面过境
6、这次大范围的降水类型属于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7~9题。

7、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8、对a、b两点的地理坐标的叙述正确是
   A.a、b两点位于同一半球   B.a点的经度数比b点小
   C.a点的纬度数比b点小    D.a点的地理坐标为50°S、180°
9、下列对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西风漂流

B.b点位于大西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
   C.a、b两地都位于海洋上,a点的盐度比b点大
   D.a、b两地都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读下面大陆与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10~13题。

10、此图可能反映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非洲大陆
   C.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D.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11、不考虑地形因素,图中四个地区的降水量
   A.a>b>c>d   B.b>d>c>a   C.c>a>b>d    D.d>b>a>c
12、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是
   A.d>c>b>a   B.d>b>c>a    C.d>a>b>c    D.d>c>a>b
13、不同气候类型区形成的原因非常近似的是
    A.ab      B.cd      C.bd       D.ac

读1989年中、美、苏、法、英、日六国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队考察路线图,回答14~16题。

14、当图中A点时间为1989年12月12日12时,北京时间为
    A.12日14时    B.13日2时    C.12日2时    D.13日14时
15、在上题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日、13日的范围相等     B.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范围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范围是12日的一半
16、当考察队到达东方站这天,考察队员回忆的下列有关情况,正确的是
 

A.太阳从西南天空下落,又从东南天空徐徐升起 B.中国的五星红旗向北偏西飘扬C.天气异常寒冷,气温低达-70℃ D.夜晚睡觉时,考察队员的房子时常被烈风掀倒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17~19题。
  

17、A地的时间是: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2时

18、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
19、此时某地时间为12月22日13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则此地位于A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南方    D.无法确定

20、右图为等值线图,已知a>b>c,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为等高线图,则①线部位为山谷

B 若为等温线图,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夏季情况          

C 若为等压线图,则①线为槽线

D 若为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则②为寒流

读下面四种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答21-23题:

21、上述四种气候类型在中国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代表性的城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东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23、最适宜发展牧业和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5、有关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稳定平衡

    B、物质的输入、输出处于稳定状态

    C、它表现在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D、生产、消费、分解的数量相等

26、在由植物和虎、狼、兔、狐。组成的食物链中,既是次级消费者,又是三,四级消费者的是

    A、兔    B、狼    C、虎    D、狐

读里海地区略图,结合有关材料,据此回答27-30题:

27、图中A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它的形成主要是:(  )
   A.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B.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褶皱山
   C.地壳运动,岩层断裂而形成的块状山
   D.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高大山脉
28、关于里海东侧地区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9、下列哪一个水平衡公式,符合里海海域及周边地区:(  )
   A.P0=E0 B.P0+R0=E0 C.P0-R0=E0 D.P0+E0=R0
30、据报道: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地区的一些油井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里海水域的珍贵鱼类:鳟鱼、黑子鱼等大量死亡,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吸入有毒物质而死亡    B.因海水盐度升高而死亡

C.因缺乏食物来源而死亡  D.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答题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

32、地质工作者在下列各地分别发现不同化石,请判断地质构造:(7分)

(1)A-B-C地质构造为_____,依据是______。

(2)C-D-E地质构造为_____,依据是______。

(3)A-B-C-D-E地质构造是____,它是何种地质作用造成的? _____;该地区地下岩层按成因分类多属_____

33、谋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建港,选在A、B两处哪里好?其理由是   

(2)小岛口最终将与河流哪岸相连?为什么?

(3)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粘土、砾石、粉沙、砂等沉积物,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

积物应依次是什么?为什么?

(4)河流下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34、读气温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温度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是:

BF线是:         

CE线是:         

DG线是:         

(2)甲区域大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   

          ;乙海水水温变化情况是    

     

(3)当B地气温为250C,从地下G开始常温层温度为170C,那D点和A点的温差是  

(4)如果该山有永久性积雪,其积雪上限大致是海拔      米(取整数);

(5)将图中各点在夏季的气温、地温和水温(B气、D地、E水、F气)按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35、右图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12分)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_____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_____月。此时太平洋上形成_____气压。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若该洋流位于大西洋中低纬海区,那么按成因分属于_____。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_____(山谷、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下面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_______。

③(3)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_______风。②该地天气状况_______。
(4)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低空,则该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_______。

(5)设该图示为等震线图,则:
  ①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_______。
  ②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_______。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二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大气热力作用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缔造者
    上学期高二 地理期中考试
    农业生产活动练习
    热点试题选登
    宇宙环境
    大气环境
    宇宙环境测试题
    能源和能源的利用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试题质量分析
    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汇总
    谈"讨论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文科综合
    永荣中学高二文科班地理试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同步…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同步试题
    工业生产与工业布局
    中学综合学科原创试题——西气东输
    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  …
    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南海一中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华夏学校2009-2010学年高…
    高二地理创新试题
    高二地理试题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同步练习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
    上学期人教版地理高二期中考试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三周周练试卷(选修)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
    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
    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复习要点 四、居民与聚落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
    东关中学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高二地理暑假补课测试卷
    高二地理练习(人口与环境)
    五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人口问题的综合题设计
    高 一 地 理 试 卷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一、地理环…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复习要点 二、陆地和海洋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归纳整理复习试题
    复习要点 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复习要点 六、亚洲
    复习要点 五、发展与合作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五、区域联…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四、区域经…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三、区域自…
    下学期东部季风区
    新课程鲁教版必修二学案与课堂练习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二、区域生…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高一期考试卷
    高 三 文 科 综 合 试 题
    高三地理单元测验题
    高二段考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第四单元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检…
    第一学期大沥高级中学第二次月测高三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  教研组公开课活动记录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
    北师大二附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汇总
    第二学期地理备课组计划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汇总表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 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