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
|
|
|
|
16、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17、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园艺业 D.观光农业
18、对扬州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的铁路线是 A.陇海线 B.京沪线 C.新长线 D.宁启线 19、某班同学分组对各条铁路线进行综合调查,不应有的结论是 A.陇海线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B.京沪线客、货运输的压力最大 C.宁启线建设利于长江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D.新长线建设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20、图8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正确的是 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 B.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 D.混合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1、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难是 A.寒潮 B.地震 C.旱涝 D.泥石流 22、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B.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 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23、某商场销售的下列产品,有可能获得环境标志的是 A.一次性木筷 B.蟒蛇皮背包 C.含磷洗衣粉 D.无氟冰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我国。据此完成24-25题。 24、这种产业转移 A.是第三产业的转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转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25、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污染严重 B.我国工资水平较低 C.我国服务业发达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图9),完成26-27题。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27、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施行。这将从法律上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28-29题。 28、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石油、天然气 D.核电、生物能 29、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将建设100万千瓦风电项目,主要原因是 A.江苏位于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B.江苏风力发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江苏能源矿产缺乏,将以风能代替常规能源 D.江苏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健全,能源输入渠道不畅 30、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中不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青藏铁路 D.南水北调 二、判定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假如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A”涂黑;假如你认为错误,则将“B”涂黑。如将“A”和“B”都涂黑或涂“C”、“D”代号均不得分。 3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主要外部原因是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行星际空间。 32、在三大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岩浆岩。 33、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34、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也低。 35、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绿化用地。 36、环境因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37、同一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38、“人类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9、开展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最有效措施是加高加固河堤。 40、“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GIS”在城市治理的运用中最有成效。
地理试题 第 = 2 \* ROMAN II卷(综合题 共30分) 注重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1)图10中序号①表示 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 气压带控制。
(3)图10中丙处往往形成闻名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 42、图12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图13中能正确表示图12中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图。
。(答两点) (4)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电子仪器厂,你认为最合适的厂址应位于 处,请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 43、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14),回答问题。(13分)
作用而形成。从理论上分析,图中甲岛有不断向 岸(南或北)靠拢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3)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湖泊A是国家重点治理的湖泊之一。某学校地理爱好小组将针对该湖的环境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确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并提出两种合适的研究方法。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判定题和综合题三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以拼音表达,可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A
| B
| C
| B
| C
| B
| B
| D
| A
| B
|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C
| A
| B
| D
| C
| C
| A
| D
| D
| A
| 题 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 案
| C
| D
| D
| D
| B
| B
| A
| B
| A
| C |
二、判定题:每题1分,共1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A
B
B
B
A
A
B
A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30分。
41、共7分,每空1分
(1)热带雨林 赤道低 (2)副热带高 夏 炎热干燥 A
(3)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42、共10分
(1)▲-重度污染工业,□-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3分)
(2)B(1分)
(3)选d地块画图(1分) 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大气环境较好;噪音污染小;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2分,任答两点)
(4)丁(1分) 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大气环境较好;靠近文化区,易取得技术支持。(2分,任答一点)
43、共13分
(1)沉积(1分) 北(1分) 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泥沙在北岸淤积的速度快于南岸(2分)
(2)上海(1分) 乙(1分)
(3)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科技水平较高;政策优惠等。(4分,任答两点)
(4)课题名称要与太湖水污染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或治理措施相关联。例如:太湖水体污染的成因分析、农业生产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太湖水域的生态变化、太湖水体污染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治理太湖水污染的主要措施等。(1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研究的方法必须根据研究内容而定,主要包括调查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比较法等。(2分,任答两点,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