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二年级 >> 地理高中二年级试卷 >> 正文

 

[组图]第一学期大沥高级中学第二次月测高三

查询地高二上试卷的详细结果
第一学期大沥高级中学第二次月测高三

共8页       命题人:杨首平

(2001年10月27日)

第一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40分)

下列120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选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请把每题正确答案填在第二卷上。

1、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最大威胁是

  A.寒潮      B.水灾      C.干旱       D.地震

2、下列人为活动:①二滩水电站的修建②上中游山区大量砍伐林木③在下游的湖区围湖造田④修建成昆、成渝铁路⑤荆江部分河段的截弯取直工程,其中导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加剧的有

  A.②⑤        B. 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⑤

3、7月,武汉和南京成为长江沿岸两大“火炉”,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最大,日照时间最长    

  B、地势低平,有利于海洋气流进入

  C、地处湖盆区,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  

  D、地处副高控制,晴多雨少

4、有关南部沿海地区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台、闽、粤、桂三省一区

  B.属于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C.地形以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

  D.河流短小湍急、汛期长,均独流入海

5、下列城市一年中太阳高度角不可能达到90度的是

  A. 香港      B.厦门       C.高雄       D.海口

6、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

  A.四川       B.贵州       C.青海      D.云南

7、我国内河航运最发达,运输量最大的河流是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京杭大运河

8、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   

  B.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C.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内流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干旱地区

9、我国西北地区物资出口最为便捷的港口

  A.天津       B.青岛      C.连云港      D.秦皇岛

10、有关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其巨大的调节作用,长江今后就不存在汛期和枯水期了

B、正常年景的黄河汛期比长江出现的迟

C、与黄河比,长江补给水源的类型更少

D、近年来黄河流域工农业用水量大增,造成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流量不断减少

2000年10月10日《新民晚报》报道: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居全国首位,水土保持刻不容缓。读长江流域图,判断11-13题:

11、长江流域的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是

A.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C.长江中游防护林体系

D.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

12、目前,流域内已发电的我国最大水电是

A.葛洲坝水电站         B.隔河岩水电站

C.二滩水电站           D.小浪底水电站

13、下列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A、甘蔗     B.油菜    C.棉花    D.甜菜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T 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14—17题。

14.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艾丁湖海拔高度为一I55m,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的直接结果是

  A.位于第M级阶梯       B.外力侵蚀作用强烈

  C.位于向斜中心部位       D.多年平均汇水量小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16.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17.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

18、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地理环境的优势是

  A.温带和亚热带所占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B.海陆交通便利,易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C.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建设

  D.跨经度和纬度广,地形复杂多样

19、关于我国地势特点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B.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业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C.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带来丰沛水汽

  D.河流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便于梯级开发利用水能

20、我国雨热同期、气候多样的特点所具有的优势是

  A.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区所跨纬度广,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B.有利于我国农业经营的区域专门化,全国形成几个大农业区(带)

  C.领土面积广大,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

  D.地形多样,各类地形齐全,形成壮丽的山川和优美的风光

二、双项选择题(共30分)

下列21—3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请把每题正确答案填在第二卷上。

21、我国地震多发地区有

A.天山和祁连山地区  B.四川和湖南  C.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  D.台湾和河北

22、关于我国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主要分布在秦淮线以北地区    B.玉米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

C.水稻主要分布在秦淮线以南地区    D.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23、下列铁路线,经过盆地的有

A.宝成线、兰新线 B.成渝线、青藏线  C.陇海线、京广线  D.湘黔线、川黔线

24、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的2/3为山地        B.台北是最大的城市和海港

C.有热带到寒带的森林        D.台湾岛上多火山、地震

25、右图是两条河流各季节径流补给分配百分比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甲河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山区,乙河可能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B、甲河径流年际变化小,乙河径流年际

  变化大

C、地下水补给占径流比重甲河是20%,

  乙河是40%,地下水总量乙河比甲河多

D、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的共同特点

  是:春夏两季流量大,秋冬两季流量小   甲    乙

26、有关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煤炭、石油资源缺乏

B、 能源普遍缺乏

C、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水力发电潜力很大

D、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电力的紧张局面

27、关于内蒙古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蒙古高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境内

B、 高原上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纵向排列

C、 地面平坦,流水、风力侵蚀微弱

D、 东部有比较典型的温带草原,往西类变稀、变矮,直至出现荒漠

28、关于我国三大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A、 位于第三级阶梯,南北连成一

B、 东北平原位于黑、吉辽三省境内

C、 华北平原西隔太行山和内蒙古高原相望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最低,东邻黄海和东海

29、关于公路运输的叙述,那些是正确的:

A、 是我国多种运输方式的骨干,客货运量都很大

B、 运输量大,运费低

C、 是现代化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D、 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最强

30、有关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的畜产品主要满足区内的需求

B、 西北地区风沙危害较大,治沙和合理利用场是本区的重要任务

C、 畜牧业是青藏地区的重要生产部门

D、 青藏地区太阳辐射强,是重要的农牧业区

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大沥高级中学第二次月测高三

  

共8页        命题人:杨首平

(2001年10月27日)

第二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填在框外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共30分)(填在框外0分)

题序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满分80分)

31、为我国北方某地统计:(本小题8分)

项目

森林

覆盖率(%)

耕地

面积

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

年较差℃

河水

含沙量%

水旱

灾害次

粮食

单产

斤/亩

粮食

总产

亿斤

1965

19

333

420

38

10

0

410

20.5

1987

10

478

350

42

35

2

300

18.0

(1)、该地12年间森林覆盖率减少了    ,耕地增加了   

(2)、上述资料反映出该地12年中粮食单产降低的原因是:………(  )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耕地减少

(3)、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增强 D、光照条件变差

(4)、针对该地区现状,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32、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本小题10分)

(1)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①“祁连雪水灌三洲”是西北内陆干旱景象的写照,它说明了     是重要的水源,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②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属    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虽然光热资源较为丰富,但整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③西南地区山高谷深,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地势起伏大,也说明本地区的气候      变化显著,森林类型多样。近年来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森林的         的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长江中下游水患有深远意义。

(2)西部地区有我国目前唯一没有通铁路的一个省区——    ,2001年6月开工的    铁路竣工后将改写这一历史。“第二亚欧大陆”在我国新疆出阿拉山口后,进入中亚的       , 最后向西连接到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港。该陆桥中国沿桥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遗产和自然景观,有利于开发旅游产业。试列举沿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2处:                           

33、据图回答以下问题:(本小题10分)

        

(1).图中①河南部巨大的山脉形成于:(   )
  A.原始生命萌芽时代      B.蕨类植物时代
  C.恐龙时代               D.被子植物大发展时代

(2).关于青藏高原农业特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 B.高寒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

(3).目前,青藏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内河航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4).拉萨市大量采用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因是:(    )
  A.拉萨市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较多  B.本地太阳能资源丰富
  C.其他资源非常贫乏        D.防治环境污染
(5)近年来,长江源头河流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34、读下图,回答:(本小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     (山脉)   B、      (河流)

C、      (城市)   E、     (水电站)

  (2)在图中用“①”标出三峡水利枢纽的位置。这里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3)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很多河段水位创历史最高记录,但流量却不是最大的,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

                                             

(4)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试分析原因:

                                            

35、根据“中国沿32°N地势剖面图”,回答:(本小题10分)



  (1)甲处位于地势第  级阶梯,地形 A的名称是     

(2)地形B、C的名称分别是             

(3)山脉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4)我国地势特征是:                       

  (5)这种地势特征对我气候有何影响?               

36、读下图,回答:(8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D.     (山脉)B.     (河流)

(2)C地的地形特征:          ,形成原因是:                    

治理措施是:①                 

        ②                 

37、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本小题14分)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      季风,来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 ②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华南地区等。

(2)   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

     区。

  (4)受此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是            

     形成这种分布规率的原因是                   

38、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本小题10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城市: D     

  湖泊、河流:E      F       

  铁路:H          

  (2)图中所示工业基地名称是        ,该基地发展工业有什么不利条件?            

为此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区域内主要的风景名胜有(至少列举两例)               

  (4)请在图中用①标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二上试卷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第一学期大沥高级中学第二次月测高三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大气热力作用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缔造者
    上学期高二 地理期中考试
    农业生产活动练习
    热点试题选登
    宇宙环境
    大气环境
    宇宙环境测试题
    能源和能源的利用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目标形成性检测题
    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试题质量分析
    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汇总
    谈"讨论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文科综合
    永荣中学高二文科班地理试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同步…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同步试题
    工业生产与工业布局
    中学综合学科原创试题——西气东输
    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  …
    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南海一中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华夏学校2009-2010学年高…
    高二地理创新试题
    高二地理试题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同步练习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
    上学期人教版地理高二期中考试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第三周周练试卷(选修)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高二世界地理练习题
    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
    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复习要点 四、居民与聚落
    世界地理综合练习
    东关中学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高二地理暑假补课测试卷
    高二地理练习(人口与环境)
    五环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人口问题的综合题设计
    高 一 地 理 试 卷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一、地理环…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复习要点 二、陆地和海洋
    高二地理第一章知识归纳整理复习试题
    复习要点 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复习要点 六、亚洲
    复习要点 五、发展与合作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五、区域联…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四、区域经…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三、区域自…
    下学期东部季风区
    新课程鲁教版必修二学案与课堂练习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复习提纲 二、区域生…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高一期考试卷
    高 三 文 科 综 合 试 题
    高三地理单元测验题
    高二段考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第四单元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检…
    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  教研组公开课活动记录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
    北师大二附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汇总
    第二学期地理备课组计划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汇总表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 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