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附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迁移属于自发迁移的是 ( )
A.二战期间大量犹太人离开欧洲 B.我国三峡库区的移民
C.我国80年代后半期的劳工和经商 D.新航线开辟后,非洲人迁往美洲做奴隶
2.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B.在假定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绝对量的估计
C.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D.假定条件不变,估计方法不同,对于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大致相同
3.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身体素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 )
A.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战争因素 D.原生环境因素
4.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是 ( )
A.20世纪70年代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伯明翰、攀枝花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C.深圳、珠海吸引大量人才流入
D.科索沃难民迁往邻国
5.下图表示某年赞比亚人口金字塔,从图中得出的正确推论是 ( )
A.农村人口出生率比城市低
B.城市年轻人比例高,说明这一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农村生活条件比城市好,因此老龄人口比例高
D.城市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
6.我国城市人口再生产类型基本属于 ( )
A.传统型 B.现代型 C.原始型 D.过渡型
7.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
A.人口迁移——世界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B.安史之乱——我国南方人口与北方人口大体持平
C.东汉时期我国人口迁往洛阳——政治中心的变革
D.美国人迁往南部阳光地带——石油开采
8.目前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有 ( )
A.美国、英国 B.加拿大、法国
C.日本、澳大利亚 D.德国、匈牙利
9.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村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
B.向边疆、工矿区移民有利自然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出,对当地只有利,没有弊
D.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
10.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 )
A.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经济原因
B.安史之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
C.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由人口净迁出区变成净迁入区
D.西藏为人口净迁入区
11.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从总体上讲属“传统型”
B.同一大洲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具有同步性
C.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差异造成的
D.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差异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差异造成的
12.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
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
型属于“过渡型”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
因素和首要问题是 ( )
A.环境问题 B.粮食问题
C.资源问题 D.人口问题
14.1952年11月到12月间的伦敦烟雾事件反映了 ( )
A.伦敦泰晤士河污染造成人口死亡数量增多
B.死亡率不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C.环境污染也会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
D.气候、水、土壤对死亡率影响不明显
15.下列影响人类死亡率的疾病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一组是 ( )
A.伤寒、脑膜炎 B.肺结核、肝炎
C.心脏病、霍乱 D.克山病、大脖子病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技术密集型工业可设置在中心商务区
B.劳动密集型工业可设置在居住区
C.防护带内可设置停车场、医院、体育场等设施
D.工业用地接近交通便捷的区位,主要是考虑保护城市环境
17.关于设置“卫生防护带”的正确叙述是 ( )
A.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应设立“卫生防护带”
B.只能利用绿地作为卫生防护带,别无选择
C.卫生防护带内严紧设置任何建筑
D.卫生防护带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工作环境
1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宗教因素
19.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下图所反映的2001 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0.1910年到1939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出国从事工商业的人数达396人,占总注册数的 83.7%,导致此时乡民出国谋生数量大增的原因有 ( )
①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或军阀混战) ②一战期间大量华工出国
③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④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平等交往加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1.关于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没有等级差别
B.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在区域中的职能是完全相同的
C.区域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中
D.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等比较发达
22.关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结构具有历史继续性,不同时期变化不大
B.欧洲城市中,教堂往往成为城市中心
C.以“花园城市”著称的新加坡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唯一模式
D.工业社会,城市地域结构主要受资本和市场决定
23.下列各功能区的形成主要受历史因素影响的是 ( )
A.中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
B.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
C.上海外滩与浦东陆家嘴一带的中心商务区
D.哈尔滨的河松、地德里等新住宅区
24.在西方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假如某个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便会形成种族聚居 区。这种因素属于 (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读右图“某城市的成长模式图”,回答25、26题:
25.请理解右图中城市内部结构变化的原因,
关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说明是( )
A.中心城市密度过大,弊病增多
B.政府在大城市周边地带修建了大量的廉价住宅
C.经济衰退使人们移住到城市的周边地区
D.为避免工业通勤路线太长,企业总部移往周边地区
26.和上述同样的城市成长时,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 )
A.交通问题更为严重 B.通信和信息变得重要起来
C.大气污染加重 D.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2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历史背景,对城市现在的功能分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B.各国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均要考虑如何继续和保持城市的特色
C.浦东商业区的布局体现了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完全改变
D.城市的功能分区会随历史而变化,甚至完全改变
28.从环境条件考虑,下列可以布置在城区的工业是 ( )
A.发电厂、水泥厂 B.钢铁厂、化工厂
C.煤气公司、木材加工厂 D.印刷厂、精密机械仪表厂
29.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或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应布局在 ( )
A.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B.远离城市的地方
C.远离农村的地方 D.离乡镇近的地方
30.工业用地应布局的区位有 ( )
A.沿铁路、公路 B.沿河或沿海的地方
C.远离交通枢纽 D.远离河流和居民区
31.城市各功能区中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是 ( )
A.商业区 B.文化区 C.低级住宅区 D.工业区
32.距离缄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
A.住宅 B.工业 C.商业 D.娱乐业
33.在市场经济和竞争条件下,城市土地的利用主要取决于 ( )
A.付出租金的高低 B.土地利用价值的大小
C.各种经济活动的要求 D.政府的政策
34.影响商业区利润多少的直接因素是 ( )
A.商品利润率 B.便捷的交通
C.服务的人口 D.价廉物美的商品
35.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
A.城市的布局形式 B.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C.城市的远景规划 D.中心商务区的设置
36.在城市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 ( )
A.学校 B.医院 C.体育场 D.仓库
37.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38.珠江三角洲某镇拟建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一种是 ( )
39.工厂企业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的低平地带布置厂房,主要原因是 ( )
A.接近能源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大量的运输要求 D.接近原料地
40.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是 ( )
A.能使城市居民随时随地得以消费
B.能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并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C.能使交通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各种交通工具畅通无阻
D.能保证外来人口不再涌入城市和扰乱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第Ⅱ卷
二、综合题 (本卷共5题,共计60分。)
41.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 计算方法是 。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过渡型”阶段的是 (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从整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的是 (填字母)阶段, 原因是 。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 型”,即处于图中 阶段向 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而取得的。
42.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7分)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
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
的角度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的增加。结合你所
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
上海发展的影响:
有利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问题;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至少两例):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43.读“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14分)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
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
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