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亚清 宋国国土小实力弱,国君宋襄公却不自量力,一直想用“仁义”作号召,去称霸中原,结果被楚成王略施小计,在会盟的现场成为楚国的阶下囚。后经他弟弟目夷设计把他救回宋国,他不认真总结被囚的教训,却又起兵去讨伐郑国。楚国派兵协助郑国,宋襄公不认真分析交战双方的实力悬殊,却大言不惭地告诫臣下:“楚国兵力强但仁义不足,我国兵力弱却仁义有余。强兵怎能抵挡仁义!”
开战的第一天,宋襄公命人把写有“仁义”二字的大旗举得高高的。这时目夷看到楚军正在渡河,便建议宋襄公抓紧出击。宋襄公却指责说:“仁义之师是不能乘着人家渡河时去袭击人家的!”目夷看到楚军渡河后,正在岸边吵吵嚷嚷地整顿队伍,便又建议宋襄公乘楚方队伍正乱时打过去,定能大获全胜,不想宋襄公竟向目夷啐出一口唾沫骂道:“人家队伍还没整顿好,我们就打过去,这叫什么仁义!”等到楚国队伍整顿好摆成阵势,将士随着一声鼓响像潮水涌打过来时,宋军毫无招架之力,“仁义”大旗成了楚军的战利品,宋襄公腿上也中箭
差点丢了生命。兵员损失惨重,所有粮草、辎重都被楚军夺获。“宋襄公打义战”由此成为千古笑柄。
斯大林有句经典名言:“凡事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这里应当再加上一个“对象”才数完整。纵观宋襄公所作所为,不管在战略上或战术上,都不讲以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这四个前提要素。在战略上,他想称霸中原,却不考虑时间和条件是否成熟,只迷信“仁义”二字,结果成了人家的阶下囚。在战术上,大凡处理自己内部矛盾的事,一般都以“礼仪为先、后发制人”为宜;而在处理敌我矛盾的事,特别是在敌我对峙的战场上,则“兵不厌诈”,讲“先发制人”,绝无“仁义”可言。而宋襄公却不讲地点,不讲对象,仿佛只要有“仁义”二字就能感化对方,让持枪持矛的敌人立地成佛,难怪他又差一点丢了自己的生命。当今看到有些人办事糊涂,或为一件很明白的事争论不休,大都缘于忽视了时间、地点、条件和对象这四个前提。看来,在什么前提下应当办什么事,这是每个人应当经常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