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交换,后经裴度求情,改贬连州)!之后,先后被贬连州(今广东连县)、夔州(重庆奉节,秦汉属巴郡)及和州(安徽和县)等地,但其政治抱负始终不变,铁骨铮铮,宁折不弯。
久居遐荒,壮志难酬,转眼又是十余年。宝历二年冬(826年),在宰相裴度等人的关照下,刘禹锡授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在返回洛阳途中,在这扬州城里意想不到地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白居易。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宦海生涯如风吹草蓬,不知今日相逢再见何时?他乡遇故知自然要把酒问盏,畅叙别情。酒酣耳热之际,老友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乐天(白居易字)是在为他鸣不平啊,他感激老友的理解与同情。但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刘禹锡,淡淡一笑,又一首传世佳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便喷薄而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这首诗,在他身后一千多年里,温暖了无数人。当政治家的抱负无处施展,当文人蒙受不白之冤,当贫民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时总爱吟诵它。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同残酷的冬日里一抹斜照,虽不热烈但却让人相信,身后一定有个艳阳天!
大和二年(828)春,刘禹锡回朝任主客郎中。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五十六岁历经磨难的刘禹锡,对腐朽的官宦所采取的依然是不合作态度。以胜利者姿态重游玄都观之后,居然以更加锋利的笔调写下了充满挑战色彩的绝句名篇——《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有意重提旧事。“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由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替代,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树倒猢狲散”。而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郎”倒又安然回来了,并且重游旧地,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这首诗前有一小序,写明两次写玄都观的原因,并在最后说“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实际是公开表示依然的不妥协。诗人在这里对于扼杀政治革新的奸佞之徒,投以轻蔑的嘲笑,再一次赫然展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表明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的浩然正气!
附注:后刘禹锡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会昌二年(842年)七月卒,赠兵部尚书,葬于荥阳;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推崇备至称他为“诗豪”。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