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幸灾乐祸地说:“这是他们反党反中央、搞分裂活动的必然结果,是咎由自取。”他们被捕后,很快便被移送到上海龙华监狱。
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陈立夫前来劝降,遭到拒绝。蒋介石见劝降不成,便指令就地处决。2月7日深夜,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英勇就义于上海龙华监狱。 林育英受日军酷刑不屈服
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共。1924年5月,林育英前往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次年7月,林育英化名林春山回到国内,参与领导上海的工人运动。
12月6日,上海总工会举行万人集会,他奋勇当先,头部被刺刀戳中,被枪托打到,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大革命失败后,他在长沙帮助恢复湖南省委和组建工会,后来因受追捕扮僧人跋涉到上海。1930年4月,中央派林育英去东北筹组满州省委。5月,满州省中共临时省委成立,他为省委书记。不久,由于叛徒告密,林育英被日军逮捕。日军严刑逼供,要他承认是“中共大头目林育英”。任凭敌人酷刑折磨,他始终没有招供。
1932年1月,他费尽周折终于出狱,身体却已受到严重伤害。次年1月,林育英赴莫斯科,任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1935年,早已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共产国际指派他回国与中共中央接洽。林育英化名张浩,由外蒙入境,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在瓦窑堡见到了毛泽东及弟弟林彪。 毛泽东为林育英守灵抬棺
后来,毛泽东和张国焘围绕“北上”和“南下”发生了意见分歧。
林育英在给张国焘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
张国焘读后开始震惊了,再也不敢一意孤行,怕背负“违背共产国际”的罪名,只得同意北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即115师、120师、129师。林彪为115师师长,林育英为129师政委。
毛泽东不无调侃地对他们说:“假如林育南还在,干脆八路军这三个师都由你们林家包了。”1938年春,林育英由于伤病被调回中央,接替他的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1941年8月,他的病情恶化,又被送往延安中央医院抢救。1942年3月6日,他在延安中央医院逝世。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轮流为林育英守灵。毛泽东为林育英题写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3月9日,在林育英下葬时,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徐特立等亲自把林育英的棺柩抬到安葬地,毛泽东还为他的墓碑题写“张浩同志之墓”。 军事奇才林彪走上不归路
林彪原名林育容,他是在考入黄浦军校后才改名为林彪的。
他的军事才能为毛泽东赏识,22岁便担任红四军主力纵队第一纵队司令,23岁便担任红一军团红四军军长,25岁担任红一军团总指挥,打过很多漂亮的仗。他也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平型关大捷”中,他领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
1942年2月,林彪由苏联伤愈后回到延安,毛泽东在十里之外迎接,又在中央礼堂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即派他进入东北,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在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性大决战的三大战役中,他指挥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后,他又率四野奔袭武汉、齐进湘鄂赣、轻取广州、围歼广西、跨海征琼崖,纵横天下,打遍大半个中国。
林彪的军事才能及赫赫战功确实少有人及。
195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授勋的十大元帅中,他仅位于朱德、彭德怀之后。毛泽东称其为军内“韩信”,蒋介石称他为“战争魔鬼”。
林彪提出“顶峰论”,把毛泽东捧为神。他的政治地位因此而直线上升,以至在“文革”中,他在中共的地位仅次于毛泽东,他的接班人的地位还被写进中共党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