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难扶将倾大厦 宝剑流落英伦重见天日———
1856年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幸得陈玉成和李秀成解天京之围,太平天国的局势才趋于平稳。鉴于封王兄带来的危害,洪秀全下令天朝永远不再封王,在原来的侯爵之上,增设豫、燕、福、安、义,共计6等爵位,记功封陈玉成为成天豫,封李秀成为合天侯。太平天国又一次出现了乱后重建的中兴景象。
但好景不长,不久洪秀全又看上了从香港归来的族弟洪仁敫鲈轮腥盟诮诟呱辆粑弧耙濉保僖淮蔚贾滦湃挝;N烁闫胶猓樾闳址獬掠癯晌坝⑼酢贝汀鞍朔浇鹩。阋诵惺隆保敖庑愠芍彝酢⒍级街型庵罹忌惺槭拢蜕蟹浇#朔浇鹩。阋诵惺拢灾鹘韵拢日逗笞唷!
封王之门一开便不可收拾。后来,实在没有爵位可封了,就在“王”字头上加一“小”字,造成新字“”,到太平天国失败时,有2700多个王。所有受封为王的,不论等级,不分有职无职,一朝受封,立即修王府、选美人、办仪仗。按太平天国礼制规定,就算官职最低的,只能管25个人的十六级小官“两司马”出门时也可以乘四人抬的黑轿。侍王李世贤出门时坐54人抬的龙凤黄轿,还可以召集部下开会。轿子所到之处,小官和军民百姓都要回避,回避不及的要就地低首下跪迎送,如果不小心撞了仪仗,轻则杖责,重则斩首。因为当时王爷太多,百姓们迎不胜迎,遂流传出民谣:“王爷遍地走,小民泪直流!”王爷极尽奢华百姓捐税无数
大量的王爷自然需要大量的杂役来服侍,于是便抓兵拉夫,招降纳叛。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他们就开始巧设苛捐杂税,有店捐、股捐、月捐、日捐、房捐、局捐、灶捐、礼拜捐、门牌税、人头税、犒师费等二三十种。
王爷们用搜刮来的钱财大兴土木,例如苏州忠王府,从1860年6月太平军攻占苏州开始建造,到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匠作数百人,终年不辍,工且未竣,城已破矣。”另外,忠王李秀成在天京还建有王府。1861年访问天京的英国翻译富礼赐在他的《天京游记》中写了在忠王府的见闻:“筷子、叉、匙羹均用银制,刀子为英国制品,酒杯为银质镶金的。”“他(指王弟)把忠王所藏的许多珍奇的东西给我看。除了天王之外,只有忠王有一顶真金的王冠,以余观之,此真极美精品也。冠身为极薄金片,镂成虎形,虎身及虎尾长大可绕冠前冠后;两旁各有一小禽,当中则有凤凰屹立冠顶。冠之上下前后复镶以珠宝,余曾戴之头上,其重约三磅。忠王又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许多宝玉及珍珠……凡各器物可用银质者皆用银制,刀鞘及带均是银的,伞柄是银的,扇子、鞭子、蚊拍其柄全是银的,而王弟之手上则金镯银镯累累也。”
守将投降忠王宝剑流落国外
封王不但未达收权于中央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内乱和将领之间的猜忌之心。致使天京解围战失利,1863年12月苏州、无锡先后陷落。李秀成撤出苏州时,把剑留给了临时代理人侍王李世贤执掌,令他以此剑作为统辖苏南浙江等地各种太平军的权力标志,凡不服调遣者,格杀勿论。
1863年12月20日,李秀成从丹阳回到天京,向洪秀全建议:鉴于湘军壕深垒固,围困甚严,天京内无粮草,外援难至,不如“让城别走”。洪秀全厉声斥责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者乎!尔怕死,便是会死,政事不与尔干,王次兄勇王执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者合朝诛之。”当时天京与外面未中断联系,突围仍有可能;而且散布于各地的太平军尚有数十万之众。但洪秀全拒绝了李秀成“让城别走”的建议。
后李世贤进攻金柱关(安徽当涂县)。清军和1863年上任的戈登统领的“常胜军”依靠优越的水师,水陆联合作战,使李世贤军奋战数月,也无法攻克,只好退守溧水和丹阳,并以溧阳为大营所在地。1864年3月8日李世贤率军在张渚镇战败,退归溧阳,不料守将吴人杰据城叛变,将李世贤执掌的宝剑及侍王老母、妻妾、子女献给了淮军将领郭松林、常胜军统领英国人戈登等。李世贤被迫退往湖州。
戈登拿到剑回国后,把剑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兄弟———当时的英国陆军总司令剑桥公爵。剑桥公爵的儿子死后将剑传给侄女。后有关此剑的记录被英国的太平天国史专家、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历史系教授柯文南发现,他于1961年8月30日亲睹此剑,并确认此剑为忠王李秀成所有。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李秀成的宝剑整整丢了97年,能够发现这样重要的太平天国文物、中国革命史上的民族英雄的遗物,这使我非常高兴。”1981年,宝剑被无偿地送还了中国。
买路钱断了天京粮食草团终难挡外敌
在天京尚未陷入最后一次重围前,朝中有人建议提前购运粮食回京储备,以备战时之需。但任“京内又正总鉴”的信王洪仁发、“御林兵马哥”勇王洪仁达为首的洪氏家族王党,总揽朝政,横行天京。 他们借出售“洪氏票”掌管城门进出,就连忠王李秀成有一次出城调兵也得拿出10万两银子的买路钱才行。
由于进出城门的“洪氏票”价格昂贵,运粮回来后还须交纳重税,运粮无利可图,贩运粮食的人便不肯去购粮。以致后来天京被围后出现粮荒。洪秀全下令“合朝俱食甜露”,即吃以百草制成的草团。至1864年4月,湘军两掘地道及用云梯攻城,都未能得手。而“城内新种麦禾,青黄弥望”。曾国藩为此惊叹太平军的“坚忍异常”。6月3日,天王洪秀全病故,幼天王继位。
清廷对迟迟攻不下天京非常不满,命江苏巡抚李鸿章领军前去会攻。
1864年7月3日,紫金山麓天京城外最后一个堡垒地保城失陷,湘军得以迫近太平门城根开掘地道。7月19日,太平门城垣被轰塌20余丈,天京城终被湘军攻破。湘军入城后大肆烧杀抢掠,曾国藩向清廷报告说:“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但太平军守城部队仅一万余人,一部分还突围而出。
城破的当晚,李秀成即护卫幼天王等由太平门缺口突围。为了“尽心而救天王这点骨血”,李秀成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后掉队被俘。
曾国荃动用割其臂股肉的残酷刑罚,也未能使李秀成降服。后在曾国藩的劝说下,李秀成写下了“供词”即留传后世的《李秀成自述》。1864年8月7日他被曾国藩杀害。
■链接
李秀成海外流失宝剑简介
宝剑连鞘长84厘米,剑身长62厘米,鞘长63.5厘米。鞘是用楠竹制的,上面包着镀金的银鞘箍。剑身上刻有“李秀成”三个小字,剑把执手内侧刻有“张玉书造”四个小字,剑柄处还刻有“张造”两个小字。剑柄和剑鞘上精工雕刻着以龙凤为主的花纹,有单独的龙和凤,也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此外,还配有“万字回纹”、“瓜瓞绵绵”、“鹤鹿同春”、“喜鹊登梅”等象征吉祥的图案。古器物专家王天木先生鉴定的结论是:“龙凤组合图案为太平天国政权的最高标志”。
编辑:刘彭
[图片说明1: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统帅之一,1859年12月被封为忠王 图片说明2:李秀成海外流失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