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ng >> 荆永鸣 >> 正文

 

口  音

  有一句话,叫作不懂就学。只遗憾我天生愚笨,有些事,竟是学也不成。初来北京时,常见一些年轻的姑娘与那些叫做“老外”的男人挽着胳膊,小鸟依人般地走在大街上,嘀哩嘟噜的说着洋话,那么流利,从容,给人一种说不分明的神秘。真叫人羡慕。
  就发狠,也学学外语!
  拜的老师,是我女儿。正上小学,外语学的不错。教我这个外文盲,还算绰绰有余。
  那几个简单的字母就跳过去,不学啦。专拣有用的来。先“哈喽”,再“白白”……一天一两句,不贪多(贪多嚼不烂,此乃学习之大忌也)。水滴石穿,日积月累,没多久,果然就背下来不少单词,都是些日常用语。
  就想卖卖了。狗肚子里装不下二两香油哇。
  机会不用找,太多了,我开的餐馆就常有外国人光顾。而且,说来就来了。是一男一女。男的腿脚不太好,走起路来一掂一掂的,瘸。是个外国瘸子。我想,一个外国瘸子远涉重洋不辞万里地来到中国,还来到我的餐馆来吃饭,真不易,真叫人感动。
  一进门,我就迎上去了――
  我说,哈喽!
  那男的眼神一下子就热闹了,说,哈喽!
  (对上了,不错嘛)。
  我想了想,说,哥来吐……眯秋……
  心想,他应该回一句“哥来吐眯秋吐”了。可那个家伙却不吱声,竟外国着一种表情,还歪着脑袋动物似的看了我半天,说,你说神(什)魔(么)?
  我怔了一下,心想,他会说中文哪?那我就用中文跟他说。
  我问,我说得不对吗?
  他摇摇头,耸耸肩膀,又说起外语来了。他说,闹,闹闹……
  他这么一“闹”,我的自尊心一下被挫败了。自尊心一旦被挫败,人也就变得偏执了。我想,快拉鸡巴倒吧,笨嘴拙舌的,说什么外语呀!再说了,往深想想,这里面还有个民族自尊问题哩。既然,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我们干嘛非要说什么外语呢(据有关专家称,目前汉语中的普通话已受到外语和地方方言的强大挤压)?不但到国外要说,在国内遇到外国人也要说。老外咋就那么牛逼?俗话说,入乡随俗,按此一理,你老外到中国来,就应该说中国话。我们中国人凭啥要卷着个舌头跟着你们说那些个鸟语?那好说吗?要不,让你们也学学中文试试!说一句“吃饭”,十有八九都得抻着个脖子,一梗一梗的,眼睛瞪得像个临死的鸡似的――这样的事儿我见多了。你说,那异国的语言是那么好学的吗?他妈的!
  
  不说洋文啦。也不说中国众多少数民族那些语言啦(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外语也没什么区别)。就说汉语中的那些方言土语,南腔北调,也同样是学不了的。
  刚到北京的时候,有人建议我,说,混在京城,你最好学会一口京腔。
  问何以然哉?
  答曰,少受人岐视。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此话不无道理。只可惜,我却硬是学不来。傻×!你丫装什么孙子,哎,怎么着?是不是想挨抽呀你……明知道话是这么说的。可是,一张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像唱歌,心里明明想着那个调子,可一唱出来,调儿就走了)。人家一听,就哏哏地笑,说,话是这么说的,可是口音不行,太硬,味儿不对啊。
  味不对,还是北京话么?没戏!
  干脆,还是说自己土里土气的话吧。土点好,原汁原味,没污染。那是乡音。乡音是你的根,是你的魂啊。
  人在他乡,还是带着自己的魂走吧。
  
  于是,出门在外,茫茫人海,有了口音,你就有了标签了。
  ――那几个丫的是湖北人。
  你怎么知道?
  你没听他们管“吃饭”叫“掐饭”吗?
  ――小姐是杭州人吧。
  咦,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会猜嘛。
  猜什么猜,其实,是听口音听出来的。
  然而,北京毕竟是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街头上人来人往,男男女女,蚂蚁似的稠密。除了相貌服饰及肤色之不同,语言也特杂芜。在这里,你可听到来自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声音。不说洋文,不说少数民族语言,单说国语,你能听得懂那么多南腔北调、方言土语?
  听不懂,可就别扭了。
  比如说男女相聚吧(社会人总免不了要交往)。天南地北来相会,有的熟,有的不很熟。好在都会普通话,彼此听得懂。这就好,能交流哇。于是,款款而坐。或茶,或酒。清言秀句,侃侃而谈。聊得不错,挺好。你觉得很亲近了,很融入了。可是,就在这时,突一家伙,对方的手机响了。拿起来“喂――”,“喂”完之后就叽哩嘟噜开了(像外国话似的)。那个说呀,那个笑哇。你一句也听不懂。你傻了,完了,被人凉了。你就眨巴着眼在一边等吧。终于结束了。放下手机,人好像也就回来了。调整一下表情,笑了笑,还说了一句对不起。接着聊吧。但你却总觉得对方有点陌生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了。好像人家出去干了什么坏事儿似的。
  这样的情形,还好些。要是在座的有同乡人,有外乡人,人家和你讲普通话,与同乡说地方话,你会有什么感想呢?反正我觉得人家是一会儿把你拉进门里,一会儿又把你踹出门外似的……那才操蛋呢。
  没办法。不是一方人,不说一方话嘛。
  相反,人在旅途,他乡异水,要是同乡人遇到同乡人,可就不一样了。
  ――哥们儿是奶(那)疙瘩的?
  你是奶(那)疙瘩的?
  我操,原来是老乡呀!
  于是乎,一瓶酒,几个真空包装的小菜,全掏出来了。两个东北老哥儿,在一列南方的客车上喝得你兄我弟,热络无比。
  乡音如同骨肉亲哪。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感觉。其实,生活在北京这样一种语言杂芜的环境中,人们早已习惯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连一些骂人的话都听得麻木了,谁还会对你用什么样的口音说话感兴趣呢?
  也许有,但是少。
  说一个事儿吧。
  是个小事儿(其实,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大事啊)。前不久,我请几个老乡到我的餐馆吃饭。这些老乡都是只身在外,平时,他们在城市的生活中忙得像陀螺,团团转,连抬头看看太阳的时间都没有。周末了,却缩在不同的角落里,无所事事地孤单着,怪可怜的。相比之下,我的情况要好一些,老婆孩子都在身边,况且还开着一个餐馆,大小不说,也算是一个老板了。于此之下,有时便略备薄酒素菜,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荆永鸣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口  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