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u >> 杜牧 >> 正文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唐)杜牧

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③.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唱《后庭花》曲,唱而已矣,哪知陈后主以此亡国,有恨于内哉?杜牧之隔江听去,有无限兴亡之感,故作是诗?,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今人钟振振云:"商女当释作商妇"(《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二期)。一说即商人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妇。二说皆可通。《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如《旧唐书·音乐志》引杜淹对唐太宗语:"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许浑《金陵怀古》诗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译文
  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
  宁静的夜里,船停在岸边,靠在船家。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
  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诗词鉴赏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辛辣讽刺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样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却容纳在短短的28个字之内,这其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练至及。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只有精练才能含蓄,也只有含蓄才能见得精练。所以含蓄与精练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这首诗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晚唐的时代气氛,使人从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运,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内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无穷,引人深思。
  历史背景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杜牧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唐)杜牧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杜牧《清明》
    秋 夕 杜牧诗鉴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诗鉴赏
    赠别(其一) 杜牧 诗鉴赏
    遣 怀 杜牧诗鉴赏
    早 雁 杜牧诗鉴赏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诗鉴赏
    泊秦淮 杜牧诗鉴赏
    念昔游三首(其一) 杜牧诗鉴赏
    送国棋王逢 杜牧诗鉴赏
    沈下贤 杜牧诗鉴赏
    杜牧毁在了谁的手里?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遣怀 杜牧
    秋夕 杜牧
    过勤政楼 杜牧诗鉴赏
    山 行 杜牧诗鉴赏
    杜牧 遣怀
    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
    俊爽不羁的好色之徒杜牧
    杜牧生平简介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诗鉴赏
    清 明 杜牧诗鉴赏
    赠别·其二 杜牧
    小李杜
    屏风绝句 杜牧诗鉴赏
    杜牧的男性主场
    江南春绝句 杜牧 诗鉴赏
    长安秋望 杜牧诗鉴赏
    杜牧简介
    杜牧的扬州情节
    杜牧:七言绝句十一首
    诗人杜牧简介
    赤 壁 杜牧诗鉴赏
    杜牧 泊秦淮
    赤 壁 杜牧
    旅宿 杜牧
    赠别·其一 杜牧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金谷园
    金谷园 杜牧
    杜牧的苦衷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诗鉴赏
    杜牧云游天下猎美女
    杜牧诗三首
    杜牧诗歌中的悲剧意识
    杜牧《初冬夜饮》赏析
    杜牧《山行》原诗及译诗赏析
    《阿房宫赋》杜牧的勇气和局限
    张好好诗并序 杜牧诗鉴赏
    杜牧 秋夕
    初冬夜饮 杜牧诗鉴赏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诗鉴赏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诗鉴赏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诗鉴赏
    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诗鉴赏
    登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诗鉴赏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杜牧诗鉴赏
    杜牧 赤壁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晚
    题齐安城楼 杜牧诗鉴赏
    杜牧诗集
    秋浦途中 杜牧诗鉴赏
    题桃花夫人庙 杜牧诗鉴赏
    题乌江亭 杜牧诗鉴赏
    题木兰庙 杜牧诗鉴赏
    感怀诗 杜牧诗鉴赏
    念昔游三首(其三) 杜牧诗鉴赏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诗鉴赏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简介
    村 行 杜牧诗鉴赏
    读韩杜集 杜牧诗鉴赏
    商山麻涧 杜牧诗鉴赏
    题武关 杜牧诗鉴赏
    兵部尚书席上作 杜牧诗鉴赏
    【山行】
    南陵道中 杜牧诗鉴赏
    喜欢杜牧的诗
    金谷园 杜牧诗鉴赏
    既喜且恨是杜牧
    别样杜牧:夜生活如鱼得水 风流却也情
    风流杜牧在扬州的烟花传奇 流连青楼上
    【感怀诗一首】杜牧 《唐诗名篇赏析》
    【杜秋娘诗】
    【张好好诗】
    送隐者一绝 杜牧诗鉴赏
    【长安秋望】
    【清明】
    【题扬州禅智寺】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齐安郡后池绝句】
    【赤壁】
    【泊秦淮】
    樊川问酒杏花村
    【读韩杜集】
    杜牧诗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九日齐山登高】《唐诗名篇赏析》
    【题乌江亭】
    【寄扬州韩绰判官】
    【送隐者一绝】
    【遣怀】
    【江南春绝句】
    九日齐山登高 诗词赏析
    诗词小札专栏:读杜牧《寄扬州韩绰判
    江南春 诗词赏析
    山行 诗词赏析
    赤壁 诗词赏析
    七夕 诗词赏析
    长安秋望 诗词赏析
    【河湟】
    旅宿 诗词赏析
    杜牧诗案
    金谷园 诗词赏析
    河湟 诗词赏析
    泊秦淮 诗词赏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诗词赏析
    过勤政楼 诗词赏析
    寄扬州韩绰判官 诗词赏析
    杜秋娘诗并序 杜牧诗鉴赏
    清明 诗词赏析
    杜牧(803-852)
    【江上偶见】
    遣怀 诗词赏析
    叹花 诗词赏析
    题乌江亭 诗词赏析
    题扬州禅智寺 诗词赏析
    赠别二首 诗词赏析
    赠别二首之一 诗词赏析
    早雁 诗词赏析
    【秋夕】
    送国棋王逢 诗词赏析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诗词赏析
    杜牧
    杜牧试才断冤案
    杜牧诗的思想内容
    杜牧小传
    杜牧逸事
    叹 花 杜牧诗鉴赏
    赠别二首之二 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