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之三人,笔力不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 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柳、王、孟之高 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牡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 (《岁寒堂诗话》)
杜牧之云:“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意非不佳,然而 词意浅露,略无余蕴。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也。 后来诗人能道得人心中事者少尔,尚何无余蕴之责哉!(同上)
杜牧尝讥元、白云:“淫词亵语,入人肌肤,吾恨不在位,不得以法 治之。而牧之诗淫亵者与元、白等耳,岂所谓睫在眼前犹不见乎? (《升庵诗话》)
杜紫微掊击元、白,不减霜台之笔,至赋《杜秋》诗,乃全法其遗响, 何也?其咏物如“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亦可观。 (《艺苑卮言》)
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然《杜秋》诗至“我昨金陵过, 闻之为嘘唏”,诗意已足。以后引夏姬、西子等,则十纸难竟。又有 指何而为捉等,是岂雅人深致?不及《琵琶行》多矣。其七言律亦极 有佳致。(《围炉诗话》)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