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eng >> 邓小平 >> 正文

 

[图文]家人眼中的邓小平

>一面的继母和14岁的妹妹也就是您(邓先群)。见面之前您对他有多少了解?后来怎么见面的?

  邓先群:在重庆以前,我从来没见过他,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大哥,还有一个二哥参加了革命,但是都没见过。临近解放的时候,四川比较乱,母亲把我藏到四哥的一个同学家,也姓邓,我们叫他五哥,家里就我母亲在那儿顶着,那时候才知道我大哥究竟是做什么的,应该是1949年吧。

  一进军西南,他马上派人到老家去了,我三哥上“革大”,家里就剩下我、我母亲,然后他就派人把我们两个接出来了,从此就一直跟着他。

  记者:还记得见面时的情景吗?

  邓先群:话都没有,“来了”“来了”,四川口音,他一直说的是四川话,一直到他最后离开我们。好像他的话有点儿改良吧,没有土话了,他没说过一次普通话。我们家里直到第三代都会说四川话,就因为他和我母亲都说四川话,所以孩子们也都会,说出一口地地道道的四川话。

记者:您的母亲只比邓小平大5岁,那邓小平怎么称呼她呢?

  邓先群:称呼呢都跟着孩子称呼,奶奶,我大哥大嫂都是叫她奶奶。我大哥对我母亲非常孝敬,真的就像对亲生母亲一样。我大嫂一直有工作,一直不管家,一直是我母亲来管,外人来看,看不出不是亲生母亲。我大哥话不多,但是他行为上、语言上都很尊敬老人。

  记者:1969年,您大哥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时,家已经分散流离、天各一方了。这时他向组织只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要将您母亲带在身边?

  邓先群:对,一起去江西。

  记者:大哥去世时,您的母亲知道吗?

  邓先群:当时我母亲已经98岁,而且已经患老年痴呆症。但是真的很奇怪,大哥去世的那一天,她就从此不吃不喝,直到送进医院,好像在冥冥之中她知道我大哥已经先她而去了,真的很奇怪。

  2001年春天,邓小平去世4年后,夏伯根老人逝世,享年101岁。

  “82+1”

  这张照片被邓家的孩子们戏称为“82+1”,因为照片中的邓小平82岁,怀中是他最小的孙子,当时只有一岁。邓小平极其喜欢孩子。

  记者:据说在邓小平的办公桌上除了摆放的文件,就是孙子孙女们送的一些很可爱的小玩具,是吗?

  邓林:对,有一套瓷的小动物,两个大猪是爸爸和妈妈,那五个小猪就是我们,他们孙子辈,四个泥捏的属相,一个牛、一个羊,还有一个老虎、一个老鼠。

  邓先群:他特别喜欢小孩。有时候也没话,站到那儿,手一抄,他就在那儿看,欣赏,他(看得)很有味道,就喜欢小孩。他在位的时候很忙,有时候都忘了休息了,我大嫂就把小家伙赶去,叫爷爷休息,“噢,时间到了,好,休息”,就这样,其实小孩也帮了很多忙。

  即使是在看文件的时候,他也喜欢孩子们在他的周围玩耍,大嫂问他吵不吵,他总是说不吵、不吵。

  记者:那孩子们都是怎么表示对爷爷的爱呢?

  邓林:比方说每年过生日的时候,不是我们送,是第三代送,孩子们就说要给爷爷过生日,但都不是买的,都是自己做的,不同的年送的东西也不一样。

  有一年是送的风车,做了一个巨大的风车,几十个小风车组成的,还有一年是叠纸鹤,做了90多个鹤吧,他的生日是多少就做了多少。

  2003年8月22日,邓小平活着应该99岁了。8月22日,这一天在这个院子里是这家人永远不变的节日。

  邓林:也不算他今年多大岁数了,就是这一天,是我们家法定的节日。就像以前一样,大家聚一聚,我们就好像他还在一样……

  照片上的邓小平

  邓林喜欢摄影,也喜欢为父亲照相。1998年,她出版为父亲拍摄的影集,在扉页上她写着:这不是一部史诗,不是一代伟人的传,也不是摄影家艺术技巧的展示。这只是,女儿心中留下的,对父亲永不磨灭的记忆……

  记者:您给您父亲拍了这么多珍贵的照片,对你们家人来说可能是您父亲生活的缩影,可这对许多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曾经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珍贵的历史镜头,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您能讲一讲您拍的照片吗?

  邓林:这张照片最有故事了。这张照片叫“排排坐”,这张照片是我导演的。那时候他在院子里散步,孩子们在台阶上坐着玩,因为我一直就有给他拍照片的愿望或激情吧,几十年我就一直做这件事情。我突然就想这么伟大的人如果让他坐在地上,坐在石头地上,这种反差,和孩子们在一起,这挺有意思。我爸爸是一个不愿照相的人,为你照相坐地上,一般不太容易,跟他说了以后,他同意了,我特高兴。

  记者:这张照片挺有意思。您父亲双脚撑在凳子上,看上去很悠闲,四世同堂,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很是令人羡慕。是在过年的时候拍的吗?

  邓林:这是在上海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后来每年啊就陪我爸爸看春节联欢晚会,一是看内容,一是全家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大家一块高兴啊,一块拍手啊,说说话啊,有说有唱的,挺热闹。全家聚在一起过年,这是中国人的老传统,就是吃完饭以后,大家凑在一个地方在那儿看。你看我弟弟(邓朴方)不方便,他也在这儿。

  记者:给父亲拍了这么多的照片,他知道吗?

  邓林:我爸爸一生中有几大不愿意,不愿意照相,不愿意看病,不愿意给人写字,反正出头露面的事他不愿意。我拍这么多照片,别人问他知不知道,有一些知道,大部分不知道。

  父亲散步认真、游泳认真,不管做大事还是小事他都非常认真。这是我在三峡为父亲拍下的一张照片,全家人都很喜欢,因为父亲一生的认真和专注定格在了这个瞬间。

“1922—1989—永远”

  “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所以后来把他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这是他的心愿。‘人死还占个地方,烧成灰,搁在马桶里,冲了就行了。’他就这么讲,讲了好几次。”

  ——邓先群

  记者:1989年11月9日对中国政坛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一天,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正式退休。您还记得那一天家里是什么情景吗?

  邓先群:那一天,我们就庆祝他退休,我们都回去,平常他过生日,集体给他过生日,几家人都要回去,那一天也都回去了。他特高兴,那天倒说了不少的话:“我现在退休了,高兴!我可以到处去走一走了。”

  我们大家就七嘴八舌乱说,绵绵说:“那爷爷你就可以逛商场了。”“是啊,可以逛商场。”我接了一句:“逛商场干什么?”“给我们买东西啊!”我说:“大哥,你认识钱吗?”“啊,票子?不认识!”他管钱叫票子,他从来没摸过钱。

  绵绵又说:“爷爷,人家肯定认识你!这样好了,你戴个墨镜。”大家就七嘴八舌给他出主意,我说,商场啊就别想逛了,你去了人家肯定围着你,还想买东西啊。

  那一天,孩子们在家里大厅的墙上贴了一串红色的大字:“1922—1989—永远”,1922是邓小平参加革命的年份,1989代表他退休的年份,“永远”,则是这个大家庭里所有亲人对他深深的祝愿。

  记者:退休后,他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不是有时间打牌、游泳了?

  邓先群:原来只能周末去打打牌,这下他就有时间了,那是他最高兴的事情。除此之外,就是球类比赛。他看球可是很认真的,不像我们看热闹,有时候我们激动得不得了,要进个球,但他就说不进球,打得好也是好球。

  我记得有一次美国人和中国人比赛排球,一共打了五局。那是五局三胜,四局二比二平,最后第五局决战啊,好像第四局就应该吃晚饭了,结果他不吃饭。最后没办法,只能把饭端到他看球的地方去。他就迷到这么个程度。

  1992年初,88岁的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也在这一年,根据医疗小组的意见,酷爱在海中游泳的邓小平再也不能下海游泳了。这一年的夏天,邓小平全家最后一次来到北戴河。他常常面对着大海,静静地坐着。

  在这位88岁的老人面前,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告别。

  记者:您大哥一生经历坎坷,三起三落,他受过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些事情他平时都跟你们说吗?你们是不是经常问他一些过去的事情,他怎么回答?

  邓先群:毛毛(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不是给他提了好多题目吗,说爸爸,你给我们讲讲你的事情吧,“有什么讲的”,他就这样,这么个态度,所以毛毛很多东西怎么来的,偷来的,偷偷摸摸地记下来的。他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他就一句话,就完了,他一直不主张写自传。

  他说人死了,烧成灰,搁在马桶里冲走就行了,就是这么讲的,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所以后来把他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这是他的心愿。“人死还占个地方,烧成灰,搁在马桶里,冲了就行了。”他就这么讲,讲了好几次。

  1996年12月,身患帕金森综合症的邓小平因病情加重,离开家住进医院。两个月后邓小平逝世,骨灰撒入他酷爱的大海。

  院子的模样与邓小平离开时并无二致,它随时还在等候主人的归来。20年的相处应该算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这里的一一木仿佛还在等候着……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邓小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家人眼中的邓小平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邓小平与毛远新之间“矛盾”的真相
    邓小平个人档案
    胡耀邦谈往事:比较毛泽东和邓小平
    鲜为人知:刘伯承留给华国锋的“特殊
    邓小平说陈锡联同志没有野心
    梁漱溟评价邓小平 毛泽东听完笑出声来
    邓小平、华国锋等在唐山地震时的反应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打算:刘少奇第一邓
    邓小平七次遭暗杀
    薄一波谈邓小平:“一人千古,千古一
    1983年邓小平拍板“严打”
    刘伯承临终叮嘱华国锋:要邓小平主持
    邓小平会见金庸:我为何不当国家主席
    邓小平:我们庆幸他是那个做决定的人
    没想到这竟是邓小平去世前的最后一句
    小平的最后时刻
    周恩来与邓小平战友情深
    莫忘小平同志复出时的感言
    薄一波撰文忆小平在太行:大家风范 
    邓小平政治评传
    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见报的两句话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邓小平之女邓
    邓小平伸出一个手指:裁军100万
    邓小平访美险遇刺 三K党成员抽刀冲向
    从邓小平受迫害时进行的思考说起
    邓小平与万里桥牌大战 技高一筹不愿输
    1975年,周恩来向世界推出邓小平
    邓小平戒烟趣闻
    有感于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
    34年前邓小平问布什:是不是每天都在
    邓小平20年前画下房改“圈子” 中国房
    邓小平简介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邓小平
    邓小平——时代立宪者的平凡人生
    1980年8月18日 邓小平提改革党和国家
    “一国两制”构想出炉全过程
    邓小平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把握及其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特区诞生内幕:邓小平说我愿当大家的
    邓小平长女:父亲的道理都是从老百姓
    邓小平打破《时代》惯例,两度入选年
    我得到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签
    中共纪检历史展探密:邓小平下令查苏
    邓小平与《聊斋志异》
    亲人眼中的邓小平
    史海钩沉:邓小平最早明确提出申办奥
    “总设计师”邓小平称谓的来龙去脉
    “两个凡是”的禁锢是如何打破的
    邓小平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前后
    叶剑英力挺邓小平复出
    未竟的邓小平
    重温小平同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有感邓小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历史上的新闻】22日:邓小平诞生、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
    邓小平
    试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内情
    琳回忆与小平结婚:算了吧,凑合吧
    砍头我也跟着你 卓琳邓小平相濡以沫5
    卓琳三姐妹的故事
    卓琳逝世:小平走后的这12年
    卓琳:把我的骨灰撒在小河沟里
    邓小平文革中为子女给毛泽东写信
    叶剑英拨乱反正请邓小平复出解密
    邓小平生平简介
    1977上书邓小平:中国作曲“梦之队”
    邓小平三个女儿的近照
    邓小平为何说领导干部不能“主意”太
    “文革”时期的邓小平夫妇
    巨人评巨人:邓小平如何评价毛泽东
    邓小平与苏共的九次会谈为何不欢而散
    邓小平第二次成功复出的戏剧性转折
    毛泽东为何称看邓小平的报告好像吃冰
    历遭文革多磨难 邓小平的子女今何在
    解密:邓小平怎样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
    邓小平的三次婚姻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