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文章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赏析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民族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讲解和学生的赏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朗读全文
注意下列词语:
蹊跷qīqiāo 掐指一算qiā 风烛残年 殷切yīn 调皮tiáo 故弄玄虚 嫣红yān 山坳ào 拐guǎi 掀启xiān 成家立业 踏访 精致匀称yún 劈头pī 感慨良深kǎi 不约而同 泛舟 国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读完全文,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这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在他的哪些言行中?
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老人的思乡之情。
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
3.既然这么多的言行都能表达老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文章却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为题?
明确:枣核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这乡情的感情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但在在文中却起到了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情。
三、赏析语言
文章除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外,课文中还有更多的词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先老师举例分析,再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来找找,并作些简单的赏析。
例如: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明确:“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明确:“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明确:“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这些例子,我们可知:朴实的话语,只要饱含真挚的情感就能感动人。我们说话作文时就应用这些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那台阶两旁的依依垂杨柳,那徐徐清风中传来的睡莲的清香,更有那令人难忘的故乡的枣树和树上枣儿酸酸甜甜的味道。
在古今的诗词歌赋中就有很多是吟诵思乡情感的诗篇佳作。
请同学们回忆你学过的抒发思乡情的诗词歌赋。
余光中:《乡愁》
歌曲:《故乡的云》
歌曲:《我的中国心》
《回乡偶书》贺知章
《静夜思》李白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