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上海兰田中学 汪琦
【教学目标】
1、 理解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民族感情,增强对自己国家的感情。
2、 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细小的生活材料,巧妙地表达一个富有深意的主题。
说明:
这篇文章是萧乾1980年访美回来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十篇系列随笔《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文章中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感情全然寄托在了一颗枣核当中,后花园中的美景更是他们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具体再现。中美两国是自一九七九年开始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改革开放之后,美籍华人才有机会可以回国探亲,因此在特定的背景下再审视、咀嚼本文,才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民族感情和浓浓的依恋故土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感情。
2、 难点:作者如何将爱国这一深刻的主题用具体化的生活细节加以表现,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说明:
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思乡之情,有感情地读、反复地读是体会人物情感的有效方法,同时,捕捉一些关键词共同品味,更深入地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民族感情。教学的难点落实在作者如何用具体化的生活细节表现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篇看似很普通的随笔,但是随笔不随便,作者用“枣核”为线索巧设悬疑,对“旧时同窗”家后花园的铺陈描写都是为了曲折地表达出海外游子们对故土的依恋,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是值得学习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大家都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背看好吗?
齐声背诵《静夜思》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
2、最近读到一首台湾著名诗人彭邦桢的诗,使我又想起了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教师朗读《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在一个月如水,光如影的晚上,作者对着月亮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由此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对自己离别许久的家乡总是有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
以此唤起学生对思念家乡这种感情的初步认识。
3、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很远,时间又很长,远隔重洋,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她)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想在《枣核》这篇课文里告诉我们的。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请同学大声朗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圈点勾画,利用课后注释和手头资料(如字典)解决生字新词。
2、请同学说说文章中最强烈反映旧时同窗那种中国情结的内容是什么?
1、大声朗读课文。(1)文章主要写了旧时同窗离开祖国50年,在美国事业家庭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带几枚生枣核让他试种,表达了国人身在异乡,心系故土之情。
(2)疑难字词:蹊跷qīqiāo,风烛残年zhúcán故弄玄虚xuán,揣chuǎi,山坳ǎo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