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枣核》教案




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悬念一:“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是“蹊跷”,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看似起笔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不由你不读下去。

悬念二:二人见面“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这“故弄玄虚”,的确很吊人胃口,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他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那么,读者只好带着疑问去读下文了。

悬念三:“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悬念之上又设悬念,真可谓是“紧锣密鼓”。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他”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他“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悬念的特点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枣核》层层设置悬念,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揭示人物性格、升华感情的作用。

为了充分展示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枣核》在设置悬念之后,又补叙了“他”家的“北海”,使文章的材料更为丰富,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

作业练习

一、给加黑的字注音。
枣核 蹊跷 嫣红 核潜艇
嵌 种籽 泛舟

二、根据注意写汉字。
珍珠mā nǎo( ) 衣dōu( )
山ào( )

三、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蹊跷 故弄玄虚 嫣红 安顿 精致
殷切 风烛残年 游子 心境 小径
尊 泛舟

四、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

五、用下列词语造句。
殷切 不约而同 追忆

六、体会下面几段话中加黑的词语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七、按要求填写下表。

八、从课文中找出表现以下两句话含义的具体内容,并说说作者写它们的用意是什么。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九、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十、文章以“枣核”为题好在什么地方?

答案
一、枣核(hé)
蹊跷(qī qiāo)
嫣红(yān)
核潜艇(qián)
嵌(qiàn)
种籽(zǐ)
泛舟(fàn)
二、珍珠mǎ nǎo(玛瑙) 衣dōu(兜) 山ào(坳)

三、同窗:同学。
嫣红:鲜艳的红色。
安顿:安排,使人和事物有着落。
殷切:深厚而急切。
心境:心情。
小径:小路。
泛舟:坐船游玩。

四、叙述了老同窗索取家乡的枣核,要在异国家园中试种;向作者介绍他的家庭,诉说思乡之苦;向作者叙述自己营建“北海”三个材料。
五、略

六、
1.“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七、

八、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孩子们)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儿子)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
有新式的家庭设备:有三层小楼一座。汽车拐进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虽然如此,但“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是对海外游子心态的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却总是想着故土。任何优裕的物质条件也不能排遣思乡之情和弥补心中的缺憾。

九、
不好。因为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十、
枣核是全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吾乡吾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朴实的叙述表现人物深沉感情的方法。
 
  2、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民族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重点: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
 
  2、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2、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萧乾写的《枣核》一文,看看作者怎样用一个老新闻记者的眼光,冷静客观地审视美国的现代社会生活及其心态,以及发展与扭曲相交织所带给我们思考的现实。
 
  二、 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思考:边读边思考,全文贯穿的一条线索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三、分析课文,理解思路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是枣核
 
  2、理清段落,列出文章结构提纲。
 
  ⑴学生围绕段落、文章结构提纲进行阅读讨论。⑵学生发言交流。
 
  第一部分(1)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
 
  第二部分(2—4)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
 
  第三部分(5—10)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
 
  第四部分(11)提示文章中心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枣核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枣核》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