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巧妙构思. 深刻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品味欣赏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找寻并能够赏析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优美文句.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MTV《我的中国心》〕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我的中国心》,它唱出了海外华人的共同心声: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乡井.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著名作家萧乾的一篇特写《枣核》,一起来感受一下海外华人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思乡情.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生:课文写的是一个在美国的风烛残年的华人,也就是作者的老同窗,尽管"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作者访美前,她"再三托付"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来,以便在花园里试种一下. 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概括力强.不过,这思乡之情与枣核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补充一下 生: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师:找得准.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想"字,可见思乡心切.因为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同窗带几颗种子试种.枣树,已成了故乡的象征.种枣树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枣核虽小,却凝聚着一片爱国思乡之情. 师: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相关的事 生:第1节朋友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板书:索枣核) 生:第3节见面时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如获至宝.(板书:见枣核) 生:第7节同窗谈论托作者带枣核的原因.(板书:话枣核) 师:三个同学表述得都很好.接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三处与枣核相关的事在行文上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生:第1节托我带几颗生枣核,设置了悬念.师:对!从什么句子上可以看出这一点呢 生:从"可是用途却很蹊跷"可以看出来. 师:这就更完整了.(板书:用途蹊跷 设置悬念)第二处呢 生:我认为第二处也是设置悬念. 师:如何解释呢 生:因为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还有"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师:对!看来这是进一步加深悬念,使悬念更吸引读者.(板书:如获至宝加深悬念)第三处有什么作用呢 生:我认为第三处解开了悬念.这位同窗向作者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活动: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树,种枣树又是因为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以解乡思之情,获得心灵的慰藉.(板书:寻求慰藉 解开悬念) 师:看来,设置悬念,可以引人入胜,把爱国思乡之情表达得恰倒好处,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枣核"已成为全文的一根叙事线索,起着一线穿珠的作用. 师:除了用枣核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文中还有没有其它文字也能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她把后花园设置得很有家乡味道. 师:家乡味道 何以见得 生: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师:好的,这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致啊! 生:我觉得不止这一些.第8节的一座假山石和"北海"也具有家乡味道. 师:解释一下,好吗 生:中国园林很多,几乎每个园林都有假山石,而北海是北京的一个公园. 师:好极了!还有吗 生:还有第9节中卵石铺成的小径,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一尊白塔也有中国特色》 师:很好.不过你能从课本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证实一下吗 生:不知道. 生:老师,我知道.那些东西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而注释上告诉我们:唐人街是海外华侨,华人居民聚居并开设较多具有中国特色店铺的街市. 师:讲得太好了!看来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生:我觉得第10节的文字也有家乡味道."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仿佛就闪出了一片荷塘佳色",这一句跟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一样,把中国人特别喜爱的荷塘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旷神怡. 师:《荷塘月色》也看过,真不简单! 生:上学期学习专题"荷"的时候读过的. 师: 你讲得真棒,有新意!这段文字,意境优美,说明他们似乎已不在异国他乡,而是回到了故国故地,忘情地陶醉在祖国温馨的怀抱之中,爱国思乡之情达到高潮.下面让我们对照课文第10节的文字,一起来唱起心中的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去重温这位同窗当年在北海泛舟的好时光. 〔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一幅是美丽的北海,一群学生一边荡桨,一边放声歌唱的情景;一幅是两位老人手牵手,肩并肩地坐在长凳上,凝望着月光下的荷塘佳色.〕 师生(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师:由此可见,这位同窗置身海外多年,为表达思乡之情,特意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处处充满家乡味道的后花园,而带枣核,种枣核又弥补了一大缺憾,使自己仿佛回到了总布胡同院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师:最后让我们把课文最后一节齐读一下,思考一下它有什么作用.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生:表明海外华人都有一颗爱国心. 生:我觉得这一节是对同窗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的概括与总结. 生:这一节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生:这一节深化了课文的主题. 师: 刚才四位同学讲得都非常准确.最后一节,从个人推及整个中华民族,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深化了题旨,而且呼应开头,从更深的层次上解开了悬念.它也应了《我的中国心》中的一句话:"洋装虽已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最后,我提议,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首卡拉OK,歌名还是"我的中国心",让它永远流动在海外华人的心中,永远流动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师生齐唱卡拉OK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蹊跷( )( ) 嫣红( ) 匀称( )嵌( ) 泛舟( ) 二、根据注意写汉字。 珍珠mā nǎo( ) 衣dōu( ) 山ào( ) 三、看看下列词语中是否有错别字,如有请在错别字下面画线并在横线上订正。 不占份量 风烛残年 故弄悬虚 感概良深 四、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蹊跷 : 故弄玄虚: 嫣红: 殷切: 风烛残年: 游子: 泛舟: 五、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 六、体会下面几段话中加横线的词语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七、从课文中找出表现以下两句话含义的具体内容,并说说作者写它们的用意是什么。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八、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九、文章以“枣核”为题好在什么地方? 七、从课文中找出美籍华人朋友托人从国内带枣核的原因,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试种一下。”表达了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一. 选择题: 1.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是( ) A. 殷切(yīn) 潜艇(qián) 匀称(yún) B. 泛舟(fàn) 玄虚(xuán) 国籍(jí) C. 圣诞(dàn) 机械(jiè) 厂甸(diàn) D. 蹊跷(qī qiāo) 萧乾(qián) 2. 判断词语的意思,将正确解释填写在括号里: ①蹊跷 A. 奇怪 B. 不明白 C. 高高在上 D. 糊里糊涂 ( ) ②玄虚 A. 假的 B. 虚假的 C. 让人害怕 D. 迷惑人的花招 ( ) ③嫣红 A. 红色 B.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