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课堂教学实录 山东省章丘市枣园镇中 授课人:刘珊珊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师:同学们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刚才的旋律,《我的中国心》。1991年,香港举行唐诗评选,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为什么香港人对这首诗如此的钟爱呢?大家对这首诗情有独钟的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首诗。 师生齐背《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离家在外,久居外乡的人吟唱的歌。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就象一个游子深深的眷恋祖国母亲。无论走到哪里,始终是炎黄子孙,“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作家萧乾先生的《枣核》,倾听一位远在大洋彼岸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教师板书课题,作者,多媒体展示萧乾先生的照片) 首先请同学们再次从整体上赏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要用你的声音,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来。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散文。作者的旧时同窗,虽身居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乡井。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她深深眷恋的故土和现在生活地的几幅图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北海公园和美国唐人街的照片。)请同学们从中领会一下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刚才,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非常疑惑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生:这篇文章为何以“枣核”为题呢? 师:这个问题很深刻,谁能给他解答? 生甲:这个题目很新颖,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引人入胜。 师:还有补充吗? 生乙 :它是本文的线索,先索要枣核,然后谈论枣核,最后点明主旨。 生丙 :给本文设置悬念,波澜起伏,勾起读者的好奇心。 师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人的智慧胜一人,综合以上三位同学的意见,答案就很完整了。(师微笑着问提问题的同学),他的答案你满意吗? 生:很满意。 师:还有疑难问题吗? 生:第七自然段第二行“劈头”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替她回答? 生:“一开始,开头”的意思。 师:对,遇到生词,先联系上下文推测含义,再查工具书验证验证,是否符合文意。
黄 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阅读课文,理解课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 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导读式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一 导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刚才的旋律,这是由香港歌手费翔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歌曲,名叫《故乡的云》,这首歌一经被传唱,立即勾起了众多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师:应该说,这首歌,道出了千万海外游子的心声。在他们心中无论走到哪里,始终都是炎黄子孙,“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作家萧乾先生的《枣核》,倾听一位远在大洋彼岸已届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
出示幻灯片:课题《枣核》
师:首先,我们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出示幻灯片:学习目标 1、体会文中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赏析饱含深情的语言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 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吧!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生:课文讲述了一个老华侨托我带几颗枣核的故事。
师:很好,很简洁,但是为什么要托我带枣核呢?想过了吗?
生:为了缓解心中的思念。
师:很好,我们说在概括一个故事的时候最好能包含三个什么,一是谁,二是干什么,三是为什么。很显然,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我的一个身居海外的同窗为了缓解心中对故土的思念托我从祖国带几颗枣核的故事。
师: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位作者的同窗在表达自己这种思乡之情的时候方式很特殊,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说说她都用了哪些方式来表达的?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生1:她开车很远的地方亲手挑选北海的石头。
师:很好。(板书:挑选山石)还有吗,哪位同学?
生2:这位同窗还精心装点她的花园。
师:好,找得很准。这个花园还有点家乡味道呢!(板书:布置花园)
生3:她还和老伴一起在月色下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
师:不错。(板书:回忆往事)还有呢?
生4:她为了缓解心中的思想之情还托我带了几颗枣核。
师:对了,这个可不能丢。(板书:托带枣核)
师:无论是托我带枣核或布置有家乡味道的后花园或亲手挑选北海的山石亦或与同伴一起追忆往事,都可以体会得到一种浓烈的思乡之情的。(板书:思乡)
三 品读赏析
师:作者的旧时同窗,虽身居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乡井。如此富有感情的文章当然需要我们慢慢从细节品位,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这位同窗好友的思乡之情?
(学生默读课文)
生1:文章开头写到“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这里的“再三”两字用得好,可以看出她对这几个枣核十分重视。
生2:还有文章第三段中“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珍贵。”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她对这几个枣核十分重视。
师:说得很好,不过老师想问,这句话中有个字用得很好,你知道吗,是哪个字?
生:“托”字。
师:对,那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呢?
生:“托”字,能够看出这几颗枣核对于她来说很珍贵,只有珍贵才会把它托在掌心。
师:是呀!一个“托”字不仅体现了这几颗枣核的珍贵,还能深刻地表达出这位同窗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之情。老师还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个“托”字更换成另一个字呢?说不定呀你换的这个字比“托”字更好呢!
生1:用“捧”字,捧在手心,也能体现出它的珍贵。
生2:用“护”字,我觉得也可以,护在手心,就象妈妈把我们护在手心一样珍贵。
师:说得很好,我看大家都有成为作家的天赋呢!下面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看看还有没有哪位同学找到有代表性的词、句了。
生:文章第七段中“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这里的缺点什么我认为就是缺少的是那份情感,那份很久没有尝过的情感。
师:的确,年长的人,轻易怀旧,这位同窗已届风烛残年,物质条件虽然不缺少,可是在她心中无法抹去的是对家的思念。
师:下面老师这里有一段话,我们大家来赏析一下。
出示幻灯片:“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师:先请同学们自行读一读这段文字,然后说说这段文字是如何体现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的?
(学生朗读,然后思考)
生1:我认为这段文字写得很美,这位同窗在月夜和老伴一起,思念往事,有北海泛舟,有睡莲,我想这时的同窗一定会感到很幸福。
师:是呀!在同窗眼中,实景虚化,给我们营造出一份浓浓的乡情。下面让我们富有感情的朗读这段文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我们从细节词、句方面分析了课文,这让我们更能体会到那浓浓的乡情,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再一次的富有深情地朗读全文,其他同学随着他的朗读一起再来体会文章其中所蕴含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指名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师:大家说读得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是呀!在这位同学读课文的时候,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同学们,我发现同学们非常认真地在品位文章所传递的那份情感,我们整个课堂似乎笼罩着一股浓浓的乡愁。
四、合作探究
师:的确,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和朗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浓浓的乡情、乡愁每时每刻都在萦绕着这个游子的心,接下来,老师想了,根据同学们刚才对文章的理解,你能不能给文章另拟一个题目呢?并说说你拟的这个标题好在哪里。
生1:我拟的题目是《乡愁》,我认为全篇都在寄托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
生2:我拟的题目是《意念中的故乡》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