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 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第二中学 李战林 一、导入新课 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拥有梦想。梦想让我们无忧无虑,梦想使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梦想公平地赋予每个孩子以权利。当城里的孩子在喧嚣的都市里做梦时,山里的孩子们都在想什么呢?他们的想法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导入的同时伴随多媒体展示:一个孩子伏在窗口向远方眺远,远处是起伏的群山,东方有一轮红冉冉升起。字幕、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教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听课文录音。 师:请同学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划出节奏与重音。 3、全班齐读。 4、学生自读,思考“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师:文中的“山”与“海”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如果有,那它们象征什么呢? 生1:“山”指现实的东西,“海”指诗人渴望见到的东西。 生2:“山”应该指困难,“海”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师:这两位同学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特别是第二位同学已基本揭示了“山”的象征意义,值得表扬。关于“海”的象征意义,还有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生3:我觉得“海”指的作者的理想。 师:很好。其实“海”就是象征一种理想,一种克服困难后所达到的光明境界。 三、探究阅读 (多媒体出示问题 ) 1、师:“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中,“痴想有何作用? (生沉默) 师:我们在分析“山”与“海”的象征意义时,几位同学都表现得不错,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也许你的错误还能引出别人的正确答案呢! 生1:说明“我”很爱幻想。 生2: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准确。 师:你能具体谈谈吗? 生2:(想了想,摇摇头,腼腆一笑。) 师:没关系,请坐下来继续思考。大家看看,这个是不是在描写人物? (生齐答:是) 师:人物描写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3: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词中有个“想”字。 师:他在想什么? 生3: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 生4:我觉得“痴”是描写神态的。 师:写出了“我”的什么神态? 生4:发呆、非常入神。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对“痴想”这个词的分析让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生一起鼓掌) 2、师:“我”经过努力,最终爬上了那个自以为可以看到海的山顶,“我”的愿望实现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哭着回来了。 生2:铁青着脸。 生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3、师:山“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 生1:山是青色的。 师:你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很高兴。我们还能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义呢?我们说文中的山已经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因为诗人已经赋予它象征意义了,它是困难的象征。人是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出现什么心理呢? 生2:是不是写出了“我”当时失望和沮丧的心理? 师:大家说呢? (生齐答:对!) 师:通过分析这句话,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歌的语言的确很凝炼。简简单单一个词,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它其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意味。 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生1:妈妈说的那句话。 师:更准确地说,妈妈的那句话对我起了什么作用? 生2:妈妈的那句话给了我希望。 生3: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生4:给了我坚定的信念。 师:对,这粒种子实际上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其实诗中有句话已经透露了这粒“种子”的含义,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1: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成的海。 师:为什么说“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生1:因为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越过高山,看到大海。 师:既然“山”已不再是山,“海”也不再是海,它们都有了另外的意思,你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山海的象征意义? 生1: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师: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学习这首诗后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一定要做好与困难作斗争的准备。我们应该坚信,翻过无数座“山”,一定能看到“海”。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