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Y >> 有的人 >> 正文

 

《有的人》教学实录

有的人》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课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句英文名言:“ To be or not is a question!”大家试着翻译成中文,看看是什么意思呢?(生兴趣浓厚地讨论)

生⑴: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是或者不是是一个问题!(众笑)

师:(赞许)按大家学过的英语单词的字面意思来讲,的确是这么回事,不过它真正的含义是:“活着还是不活,这是问题。”这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句独白。言词虽短,却引发出世人深深的思索:“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今天,我们也来探讨一下这个关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读读臧克家的诗作《有的人》。【师板书课题(有的人),介绍作者。】

臧克家: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当代诗魂。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诗人亲自参加了纪念活动并瞻仰了鲁迅故居,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思念和崇敬,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师:既然大家都喜欢,我们就来好好地读一读。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

师:老师看大家刚才读得很投入。谁来展示一下?

生:有的人……

师:好,读得很流畅。不过,老师纠正个读音。“呵”在这里和“啊”的意思一样,读“à”。谁再来读读?

生:有的人……

师:很好,不但诗句读得流畅,而且字音读得准确。不过,老师觉着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停顿再足一点,就更好了。我们下面男女生分小节来读一读!男生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

男生:有的人……

女生:有的人……

……

师:这次小节之间的停顿好多了。但是,读诗只读得准确流畅还不行,还要读出诗的味道。这就需要先来理解它。

三、精读诗歌,领会感情。

1、轻声朗读,自主感悟。

师:请大家轻声地朗读,边读边理解。结合在本单元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来理解和体会。

(学生自由轻声读诗,体会)

师:看来大家都体会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

出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师:先看这一小节,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有的人活着,他对人民,对社会已经没有用了,就像死了一样。

生:有的人死了,但他生前做过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事。人们永远记着他,他活在人们心中。

师:说得多好呀!“有的人活着”指的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指的是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师:观察一下老师写的课题和课本上的有什么不同?眼睛亮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来。

生:老师少写了“纪念鲁迅有感”。

师:你的眼睛真亮。老师补上!(补写:——纪念鲁迅)既然是纪念鲁迅,大家找一找诗中和鲁迅有关的诗句。

生: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情愿作野,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读了这三句诗,你的脑海了会想起些什么?

生:读了“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情景。

师:他真会学习!鲁迅先生半跪着身子,为车夫清洗伤口。这就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真实写照呀!还有一句诗也是这样写的,谁知道?

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对呀!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心甘情愿地给人民当牛马呀!接着谈对其他诗句的理解。

生:读了“有的人/情愿作野,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她也会学习!会用学过的古诗来理解。鲁迅先生曾写过《野草题辞》,在文中也提到过要做野草。是呀,即使是一株野,不怕风雨狂,不怕烈火烧;只要有一息尚存,我就会为人类做贡献。谁来接着说?

生:读了“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句诗,我想起了周烨评价伯父的话:“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师:是呀,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为谁想的多?

生:为车夫想得得多。

师:对!为车夫想得得多,不但帮他疗伤,还资助他,让他在家里静养。还为谁想得多?

生:为女佣阿三想得多。

师:是呀,为女佣阿三想得多,不让她干重活。还为谁想得多?

生:为卖票的青年想得多。

师:还为卖票的青年想得多,一元钱给他两本书。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诗吧!

(生齐读)

师: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吗?观察一下老师写的课题和课本上的还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写的课题还缺少“有感”两个字。

师:好,老师把它补充完整。(补写:有感)什么叫“有感”?

生:“有感”就是有了感想。

师:我们读到这里也会产生感想的。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哪些呢?

生:雷锋是和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师: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吗?

生:周总理和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师:对!周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是孺子牛吗?

生:焦裕禄、孔繁森是和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师:焦裕禄、孔繁森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吗?所以,我觉得这里写的“有的人”不单指鲁迅,不是“有的人”,而是“有些人”。一起来读:

屏幕出示:

有些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些人/情愿作野,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些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生齐读)

师:诗人在赞扬鲁迅先生的同时还批判了哪些人?找出来读一读。

生: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师:大家了解这些人指的是谁呢?

生:国民党,反动派,军阀。

师:这些人指的就是国民党反动派。他们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是早已臭名昭著又想流芳百世的人;是专门损人利己,以牺牲他人换取自己幸福的人。这都是反动统治者的丑恶嘴脸。他们的人生观和鲁迅先生截然相反,一种给人民带来灾难,一种给人民带来幸福。我们一起来痛斥这些人吧?

(生齐读)

师: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对待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命运如何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五—七小节。

(学生自由读)

师:有这样两句诗,老师想看看同学们理解得怎样。“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人民怎么记住他的?

生:到如今人民还讲他的故事,学习他的文章。

师:对!诗人记住他了吗?

生:诗人写诗赞美他。

师:逝世13年了,诗人还写诗赞美他。同学们,不止13年哪!(出示幻灯片“永恒的鲁迅”)70年啦,人们年年这样怀念他,他在人们心中就是“永恒的鲁迅”。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

(生齐读)

师:再来看看这两句:“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群众是怎样抬举他的呀?

生:毛主席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师:毛主席还这样评价过鲁迅:(幻灯片出示)谁来读一读?

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师:毛主席一连用了五个“最”来赞美鲁迅,说他是空前的民族英雄!来我们一起读读这三个小节。

(生读)

师:下面老师想和大家对读。老师读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做法,同学们读人民对他们的态度。读以前,老师想让同学们给老师提点儿建议,建议老师该怎么读?

生:老师在读有关鲁迅的句子时,应该用怀念,、崇敬的语气;读有关反动派的句子时,用蔑视的语气来读。

师:好!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咱们开始吧!

师: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师: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生: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师:有的人 /情愿作野,等着地下的火烧。

生: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春的野

师: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生: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师: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生: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接下来左边三排和右边三排对读。左边的同学读老师刚才读的内容。开始!

(学生对读)

四、对比朗读,加深理解。

师:读到这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有个特点?

生:每个小节中都是用的对比手法。

师:你的眼睛真亮!那么我们就用一用这种方法。(幻灯出示)看屏幕:老师把每小节的后两句隐去了。看看谁能连出来!

(学生练习)

师:我来找一个小组展示一下。第二组吧!

(第二小组齐背诵)

师:你们真聪明!老师提高点难度,把前两句隐去。谁来试一试?

生:……

师:背得声情并茂!老师都要向你学习了。再看屏幕!只剩下个题目了。还敢来吗?(有部分同学举手)好!我们一起来,会背的声音大一点儿,不熟练的跟着来。开始!

生:……

师:大家不知不觉把诗都背会了。咱们子路小学的同学真聪明!书读得好,脑子也聪明。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有的人》作为我们这一组课文“初识鲁迅”的结束语。它深化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但它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走进鲁迅吧!

六、作业:

师:学习了《有的人》这首诗,相信大家已经对诗中的有的人,乃至有些人,有了自己的认识了。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课下用你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可以是一段感言,也可以是一首小诗……不妨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为题。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有的人,臧克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有的人》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重点句子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问题研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说明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建议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关资料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参考图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赏读
    闻一多生平简介
    臧克家生平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素质教育新学…
    臧克家和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多音字辨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词语解释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形近字辨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词语辨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心思想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借鉴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色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特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背景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问题探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研读赏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文评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生字注音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荣辱观教育教…
    闻一多逸事──给学生上课
    红 烛
    闻一多的文学成就
    臧克家与诗并辔而行
    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
    诗翁臧克家,笑声穿越一个世纪的时空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习题精选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轻松练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达纲练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整体把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偷梁换柱,错出真悟──《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法指导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电子教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实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杂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说课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想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目标
    《有的人》相关链接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词句解析
    研读品悟 升华情感──《有的人》教…
    《有的人》课文简说
    《有的人》教学建议
    《有的人》电子课本
    《有的人》教材插图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案3
    《有的人》课堂教学实录
    《有的人》教案设计
    《有的人》教案设计2
    苏教版《有的人》教学实录2(公开课)
    《有的人》这首诗教学
    有的人
    《有的人》原文
    《有的人》大意
    《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案
    著名短诗《有的人》
    有的人教案3
    再读《有的人》
    《有的人》课堂实录
    有的人教案2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有的人》教…
    有的人教案
    《有 的 人》教案
    《有的人》教案2
    《有的人》教学反思4
    《有的人》教学反思3
    《有的人》教学反思2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设计4
    《有的人》教学设计3
    《有的人》教案 4
    《有的人》教案5
    《有的人》说课稿4
    有的人(讨论教案)
    人教小语六年上册《有的人》课堂教学…
    《有的人》课堂实录2
    《有的人》说课稿5
    从一节失败的课想到的——《有的人》…
    《有的人》教学设计2
    《有的人》教学反思5
    《有的人》说课稿
    《有的人》说课稿2
    《有的人》说课稿3
    另辟蹊径以读代讲——《有的人》教学…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