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失败的课想到的
——《有的人》 教学反思
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在还没有很好地进入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接受了一个很突然的任务——在不能试教的前提下执教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现代诗《有的人》。上课的班级是新接手的,刚教了一个星期的课,学生的名字也叫不全。40分钟的一节课,我上到浑身冒汗,嗓子发哑,完全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满怀沮丧地下了台,坐在位子上又听了毛东辉和周丹两位老师执教的《有的人》。听完之后,沮丧之余又产生了一阵羞愧。回家好好反思了一下,觉得此次上课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下:
一、让个人喜好影响了备课。
说句实话,当初一看到《有的人》,我就没兴趣备课了。这完全不是我喜欢的文章类型,说是诗,可哪句话有诗的韵味和意境?直白到这种地步,从头到尾反复运用对比,累不累啊?试着朗诵了一遍,N次的“有的人”反复出现,读到后来简直就像念经。我都读成这样,学生还怎么读?长叹一口浊气,想到不能更改课文,只得强逼自己开始备课。强扭的瓜不甜,备课过程中,一直难以消除内心对这首诗的不认同,屡次念叨:“这样一首诗,有什么好上的?”抱着这样的念头,我的课自然也就没什么看头了。
听完毛东辉和周丹两位老师的课之后,我发现自己错了。课上,他们始终怀着对诗人的崇敬和对诗歌的欣赏在教学,在他们的课堂中,我发现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值得一赏的,它同其他优秀作品一样都能够折射出耀眼的文学光芒。
看来,一开始我就钻了牛角尖,用自己一时的好恶彻底否定了课文的价值。要想上好一篇课文,自己得先喜欢上它。如果它天生丽质难自弃,喜欢是自然的;如果它养在深闺人未识,挖掘是当然的;如果它败絮其外,金玉其中,慧眼识珠是必然的。花些心思,找到教材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并不是件难事,可惜的是一开始我的情感就像猪油一样蒙蔽了我的理智。
二、讲故事的技巧急需提高。
听了周丹老师的导入后,觉得她是一个很懂听众(注意:不仅仅是学生)心理的人。她设计的这个导入,环环相扣,有噱头,有悬念,有答案,有细节,有渲染,有背景。不光是学生,就连我的的心都被她自始至终抓得牢牢的,想不产生好奇想不去读读课文都难。同样是导入,我设计的就显得平淡得多了。虽然课的重要部分并不在导入,但能在导入时就这样花心思去抓住学生心的老师,她接下去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必然不会是索然无味的。
研透学生的心理,“投其所好”,“对症下药”,用巧妙的方式讲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下个阶段苦下功夫的一个方面。
附导入如下,红字为我评注:
1、揭题
1949年10月,在北京一座普通的民居里,一位质朴的诗人写下了
这样一首朴素的诗。(噱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渲染)
这句诗选自(悬念)——(出示:《有的人》)一起读。(答案)
2、介绍作者
出示图片和文字,简介臧克家的生平和文学界对他的评价。(背景)
3、介绍鲁迅
出示图片,简介鲁迅: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渲染,细节)
臧克家用短短的一句话两个词,死——活着,来评价鲁迅。
为什么说鲁迅先生死了他还活着?(悬念)
4、引入初读
读全诗,从诗中找答案。(解答)
三、琢磨教材不够用心
听过两位老师的教学之后,我明显感到自己的教材处理不够有新意。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它一定会有很多的经典教案,我所采用的只是经典教案中比较合我心意的那一篇,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修改。看上去是自己的教案,实际上它的根本仍是别人的,自己修改添加的那些小细节,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别人的终归是别人的,要想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教案,记得千万别参考别人的东西,最好看都不要看!回想自己当初独立设计的《北京的春节》《冬眠》《跨越百年的美丽》《纪昌学射》,虽然不成熟,但毕竟有我自己的思想贯穿始终,盖着不折不扣的“蔡”氏封印,也就有着它与众不同的独特价值。
偷懒是要不得的,既然是自己的课,就要完全是自己的思考产物,即便没什么创意,也是自己真实水平的反映,没什么可遗憾更没什么可羞愧的,因为,自己就那么两把刷子呀!
四、课外拓展的安排太过简单
《有的人》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试教时学生并未学过前三篇有关鲁迅的课文,理解诗句有一定困难。为此,我安排了一些课外资料的引入,但选择的资料多为文字和图片组成的静止材料,有一些还比较难,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阅读的效果也并不好。与其他两位老师出示的拓展资料一比较,我认识到课外资料不光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还包括它们的综合使用,如图配乐,文字配乐,文字配图片、视频配解说等。拓展应尽可能选择丰富多样的材料,刺激学生多重感官,激发阅读兴趣,加深阅读印象。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原始材料进行恰当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对理解课文能起到明显作用的材料。
从一节不成功的课中我想到了这些,也决定铭记教训,从此时此刻开始做得更好。正如龟大仙对阿波说的话——“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可知,而现在,却是上苍的礼赠,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