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让学生受到人生教育,明白“奉献也是一种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行道树的形象,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PPt演示文稿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由本册前两个单元都是有关人生、生命话题的课文说起,大自然中的没一种事物都给我们以生命的启迪,一叶小草、一束野花、一棵树的生长都是一个生命的命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当代散文家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去感受它给精神魅力——出示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出示有关资料,请学生做简要介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朗读课文,指导朗读方法,解决生字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一句寓含哲理的句子。
(出示问题:想想作者借行道树最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找出寓含深刻哲理的一句话)。
(学生发言后出示: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四、精读课文,赏析内容
围绕“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关键性的话,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1、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行道树的“事业”是什么?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学生先后发言后出示:
勤生绿叶 献出浓阴 清新空气 迎来光明 ……
神圣——社会需要,人类需要的事业)
2、交流讨论: 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认真阅读有关语段,请找出文中的两处对比。
(学生讨论发言后明确:行道树与原始森林的树木、与城市人们的生活进行对比,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痛苦”。)
3、思考:(1)行道树选择了怎样的命运?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引导 学生抓住“悲凉”“点缀”分析,然后明确:
悲凉:环境污浊,充满烟尘;人类麻木,漠不关心
点缀:行道树只是装点,却无力改变全局)
(2)你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学生发表意见后,明确:奉献——牺牲——幸福、自豪,无悔选择,以苦为乐)
4、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行道树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学生相互补充后,明确:
忧:城市污染,人们健康,人类麻木
乐:清新空气,献出绿阴,迎接光明,作出贡献)
五、总结全文,挖掘主题
《行道树》:一曲奉献者崇高精神的赞歌,一场社会责任意识的呼唤,一声人类环保意识的警钟。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是快乐的!
在写法上:文章看似一则寓言,采用拟人手法、第一人称自述、对比写法,使文章更亲切、自然,富有形象性和哲理性
六、拓展训练,启迪思想
生活中与行道树形象类似的人(事物)还有许多,请你列举出一些,并简要评说。
提示:如铺路石、草坪、路灯、粉笔……
如清洁工、建筑工人、边防军人、教师……
(举例:老师,教书育人,头发被粉笔染白,嗓子因读书而读破,但当桃李满天下的时候,老师也就获得了深沉)
七、课外作业
1、课外摘录有关“人生与奉献”的名人名言;
2、寻找生活中事物,赋予其特殊的品格,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不少于500字。
《行道树》教学后记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短文,借行道树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向我们阐明了“奉献也快乐”这一道理,同时也警醒人们应该有赶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文章笔法灵活,寓意深刻。
我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引导学生在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受到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为此,我把赏读文章内容、把握主题作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紧扣文眼:“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并围绕起设计了紧密相连的四个问题,逐层深入思考探究,并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与升华,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演示文稿主要起到一种教学思路引领的作用,是一种辅助手段。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将近一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到位,不敢于发表意见,课堂气氛显得没有平时上课时轻松活泼。另外,课件显示没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情感朗读的时间不够,结束部分设计的拓展迁移,训练口语表达的内容没有如期进行,只给学生留下了课外练笔,时间显的有些仓促。总之,本节课仅仅达到预想的80%的效果,还需改进。
本节课给我今后教学留下了几点思考:1、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怎样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而又不显得多余;2、对课文朗读训练还需要加强,给学生讨论的时间、空间该如何把握;3、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怎样抓住重点和关键,而不必面面俱到;4、阅读教学除了内容研读外,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作品的写作手法,学以致用;5、教学生学会自学志在必行。
自勉:语文教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