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通过颀赏小说精彩的情节,让学生感悟人生,学习主人公坚忍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抗争精神。
2、掌握本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他17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共写了19鄣长篇,150余篇短篇,3部剧作,还有一些自传体作品及随笔、论文、选写等著述。主人公基本上都是社会下层人民。作品所触及的问题有一个方面:揭露美国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其腐败的政治机构;对资本主义社会苦难深渊中的劳动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主张用社会主义革命来改变美国的社会现实;抨击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因此人们称他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美国的马克思”。
2、时代背景:
1848年1月下旬,当加利福尼亚木匠马歇尔在美洲河上的哥娄玛附近的锯木厂检查工作进展时,在工厂的尾水道中发现了几片含金石英。马歇尔带人找遍方圆数里,一无所获。之后,在撒特要塞(Sutter'sFort)的一家杂货店老板萨姆?布瑞南戏剧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购买了一大罐美洲河金土,带到旧金山,四处喧嚷,“金子!金子!来自美洲河的金子!”各处的人们听到消息后就丢下手头的工作,奔向加利福尼亚寻找金子。先是几十、几百、几千的人,随后是几万、几十万的人,坐着帆船和汽船,驾着驴马,甚至步行,蜂拥而至。在淘金热中,许多人几乎是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但更多的人并没有发财,那里有着许许多多悲伤的故事。本文所讲述的就是那许许多多淘金故事中的一个。
3、名家品评:
高尔基曾称赞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这当中值得我们探讨和总结的艺术经验很多。就其短篇小说创作而言,精心设置某种特异环境,着力激发人物潜在的意志和力量,则是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他的小说中,人物常处于一种危机、灾难之中,他就是用这种反复出现的危机来考验人物的机智、勇气和品性,表现人的意志的创造力的。他的一组以阿拉斯加北方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都显示出这样的特色,其中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是最具光彩的一篇。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对这篇小说非常喜爱、赞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在回忆列宁时说过:“……在伊里奇逝世的前两天,我在晚上给他读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这本小说还放在他房间里的桌上。这是一篇很有力的作品。……伊里奇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第二天他要我继续读杰克?伦敦的小说。”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⑴ 生字注音:
|
苔藓(xiǎn) |
吮吸(shǔn) |
驯鹿(xún) |
半身不遂(suí) |
|
|
|
|
巉岩(Chán) |
吹毛求疵(Cī) |
窒息(zhì) |
踉踉跄跄(liàng qiāng) |
|
|
|
|
骸骨(hái) |
苛刻(kē) |
|
| |
⑵ 词语积累:
束手无策: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转瞬即逝:转眼之间就消失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半身不遂:偏瘫。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
2、理清思路:
开端(1~6):人在昏迷中艰难前行
发展(7~22):人与狼漫长的对峙人的性格:坚忍顽强,不畏艰难险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