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是初中语文小说单元的阅读课目。它是美国小说家杰克 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主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3月22日我校集体备课讲课活动中,聂春云老师主备并讲授了这节课。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具有匠心的。
整堂课分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整体感知。聂老师的匠心体现之一在于整体感知切入的精巧。她的导语是:“毛泽东曾在青年时期有豪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布置的学习任务是:“读文章,以文中的“他”
‘与 —— 斗, ———— ’的形式说说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感受。”这样的任务要求,能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两种基本能力,一种阅读文本之后的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一种语言概括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与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语文学习的要旨之一。
第二板块是微型话题,聂老师的匠心体现之二在于微型话题形式的新颖。在学生第一板块感知课文,了解了主人公的品格以后,教者设计了“文中最感动的情节是什么?你能给这一情节单独读出来,并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同时说明感动自己的原因吗?这一教学环节,同时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为形式,围绕自已总结的话题,然后要求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新颖的形式能给予学生以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称道的在新颖形式背后的聂老师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面对初三比较艰苦的学习生活,面对升学的压力所应该有正确态度和实际的行动,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新颖的形式中不着痕迹地得到落实。
第三板块是拓展延伸。聂老师的匠心之三在于拓展延伸的两点精彩。她的问题是“文中铁汉以斗争的形式诠释对生命的热爱。你还能说出其他热爱生命的形式吗?(根据搜集的故事或生活感受来谈)”这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积累素材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精彩;聂老师展示的是邰丽华在2004年春节晚会上展现生命之美的视频资料和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对邰丽华的颁奖词,这是启迪学生对生命之美和对生命意义思考和震撼学生心灵的精彩。最后整节课在成龙的《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结束。
三个板块立足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