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教学杂谈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四中学 周兆亮】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桥之美》,先向学生展示多媒体画面“桥”,画面上呈现出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的景象,描绘桥的优美诗句在音乐声中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课件演示结束,老师随即提出问题:吴冠中的文艺性说明文又是如何描绘桥的呢?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兴趣正浓的进入《桥之美》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揣摩、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很不费力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瓦室中学 姚 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八年级语文《桥之美》一文,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站在画家的角度阐释了桥在绘画中的作用,对“桥之美”进行了新的审视与追寻。读到这篇文章,一幅幅清新、美丽的景象,映入眼前:芦苇摇曳、石桥纵横、细柳飘丝、长虹卧龙,像朦胧的幻梦,像飘渺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这样的情景光靠老师一人的想象,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让同学们动起手来,把自己头脑里的想象用笔描绘出来,然后,抽一两名同学上黑板把它画出来,随后,给同学讲解这样画的理由,并让其他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或看着这副画结合吴冠中先生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们兴致都很高。尽管好多学生的绘画技巧不是很好,描述不是很流利,但学生们能把自己心中所想以及所感用绘画加以形象化,用语言加以直观化。这不但有助于体会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情景,更能使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加以迁移,得到巩固。课后,好多学生把自己的画拿来让我看,并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他是如何想的并怎样画的。其实,学生此时已经真正地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绘画教学,直观性较强,不但让学生动手、动口,更让他们动脑,不但巩固新学的知识,而且对旧知识有迁移作用,对学生的潜能有开发的功效,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西武宣县桐岭中学 陆先芳 韦 钰】〖怎样激发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一、注重导入 俗话说,文章开头好就成功了一半。可也如此。《语文教育心理学》中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还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语文课更要新颖别致的导入。导入的方法很多,关键在着力激发学生学习某篇课文的兴趣,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下面简单讲几种方法: 1、以旧导新法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所得就是他们学习新知、锻炼能力的宝贵财富。课堂上有意识地经常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学生就会有一种得意感、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引入新的课题、新的学习内容,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如上《桥之美》时,可以先复习《中国石拱桥》中对赵州桥的介绍着重于桥的结构,后引入“可见桥梁专家看重它的结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如何欣赏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易于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桥之美,吴冠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桥之美》教学杂谈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