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写作特点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文的说明重点是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构成入画的景致。因此,全文围绕这一点,设置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强调了周围的景色,运用了大量描写性语言,这是与《中国石拱桥》的语言截然不同的一点。《中国石拱桥》一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平实,虽然文中也有描写性语言,但数量极少;而本文的描写性语言较多,富于表现力。如课文第4段中“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这一个例子用字极为简省,作者寥寥数笔的勾画,为读者设置下了极大的想像空间。柳树是“细柳飘丝”、“纤细的游丝”,石桥是“坚硬的石块”,会使人想到柳枝轻轻地摇摆着,触动着厚重的石桥,仿佛一个柔弱的女子依傍在一位强壮的男子身边。除了这种轻与重、弱与强、细与粗的搭配,还应当有色彩的组合,不必说“令画家销魂”,就是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被这景致所陶醉。 文中这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还有很多处,如“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等等,读了这些语句,都有如临其境之感。作者在描写当中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若没有对此景的喜爱,绝不会写出如此动人、极富感染力的语言。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桥之美,吴冠中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桥之美》写作特点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