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大长山小学 张丽君)
带着进修学校和学区领导及教研员的信任,我有幸承担了本次展示课的教学任务。我深知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所以对这次机会倍加珍惜,希望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使自己能够有所收获。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从备课到上课我都得到了姚永忠、王淑琴两位教研员的精心指导,我所上的《落花生》一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我从两位教研员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很大启发。下面我就将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记得去请姚老师指导课时,姚老师刚给其他老师评完课,看到我抱着语文书和教参走进办公室,他很热情地招呼我,问我要讲哪篇课文?当一听我要讲《落花生》一课时,姚老师便接过话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不知你对作者了不了解,许地山的父亲是……”我当时很惊讶。接着他又对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思路都做了非常精辟地分析和指导。整个过程中姚教师没有看一眼语文教材和教参,使我不禁感叹,难道姚教师把课文和教参都背下来了吗?他对教材熟悉的程度让我出乎意料,他对教材的把握让我敬佩。 第二,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当初在确定课的时候,我对课题《落花生》中的“落”字产生过疑问,看了教参,我知道了花生又叫“落花生”,根本没再去多想什么。但姚老师在给我指导课时,他问了我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我就对姚老师说:“刚看到课题时,我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但看了教参后,我才知道花生又叫落花生”。姚老师说:“教参是这样写的,但如果学生问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这样解答,我们应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花生的生长过程……”听了姚老师介绍花生生长过程,已是而立之年的我才知道花生是怎样生长的。去年我家楼下的空地曾被别人种上了花生,我经常路过,却从没仔细观察过它,这让我对平时的粗心大意感到羞愧,同时为姚老师这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所折服。 第三,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材,进行有效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水平。以前姚老师在给我们评课或指导课时,一直强调语文教学一定要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但如何能做到在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如何从课文中找到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则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惑所在。姚老师为我指导的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注重对学生读写的训练,很好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目标。以往我在教学中,虽然也注重指导学生多读课文,但却忽略了读的形式,做得不够“巧妙”。而设计这堂课时,姚老师提出议花生部分可以采用以“姐姐、哥哥、我”的话,三次对比引读父亲的话,这让我感到真是一个伟大的设想,心中为之一振,特别兴奋。在课堂教学中这三次引读恰好回扣了父亲的话,以读代讲把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另外,这节课分四次对学生进行读说(写)结合的训练,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源,以不同的训练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宽松的表达氛围,激发了学生强烈地表达欲望。 这次成功的教学展示课,使我发现了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验到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起点,不断钻研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将自己打造成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