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 孙 平 【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 2、速读全文,复述全文。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感受品味孙犁作品的明丽清新的笔调,秀丽隽永的风格。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对战争与英雄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树立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战争”和“英雄”这两个词语是如何理解的? 二、识记重点字词 尖利 能耐 悠闲 寒噤 阴惨 仄歪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张皇失措 三、整体感知 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白洋淀地区; 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儿──交通员; 性格:过于自信与自尊; 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四、思考品味 1、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他的这个性格? 2、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的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的完成任务而懊恼、内疚、自责的心理,清你找出来进行仔细的品味,并将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表现出来。 3、感受本文的创作风格: 在许多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当中,战争意味着屠戮与血腥,意味着惨烈与恐惧,然而在孙犁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我们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诗情与画意,体味到的是人性的美丽。课文中有不少这样的句子,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便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4、体会老头形象的现实意义(战争的人民性问题): 老头子实际上成千上万的抗日军民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形象意义在于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以被征服的。 五、拓展延伸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1、教师总结。 2、巩固提高。 3、完成目标。 【课后记】 本课的重点在于体味老头子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如画的语言,要通过朗读、品味、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达到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人生品味的教学效果。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孙犁,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芦花荡》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