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L >> 芦花荡 >> 正文

 

华北明珠白洋淀

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接纳从南、西、北三面流来的潴龙河、唐河、府河等八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分属保定市和沧州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其中85%的水域在保定市安新县境内,在众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因此称为“白洋淀”。白洋淀由9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36个岛村组成,这些形状各异的淀泊,最大的有两万多亩,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最小的不到百亩,绿苇环抱,恬逸幽静。白洋淀自古就以物产丰富、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江泽民主席亲笔为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的水域构造独特。它既有异于中国南方的内陆湖泊,又不同于北方的人工水库,它不是连在一起的一片汪洋,而是由多条河流将各个淀泊连在一起,从而形成沟壕纵横,河淀相连,芦荡莲塘星罗棋布,一个个淀泊既相互分割又相互联结的布局。白洋淀内有村庄,有田园,3700多条沟壕和12万亩苇田,将整个淀区分割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淀泊,形成淀中有淀,田园交错,沟壕纵横相连,水域辽阔的特有自然景观。白洋淀水域辽阔,水质良好,物产丰富,鳜鱼、鲤鱼、元鱼、青虾、河蟹远近驰名,莲、藕、菱、芡更是久负盛名。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白洋淀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著名作家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奠定了新中国文坛“荷花淀”流派的基础。《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雁翎队》等优秀文学作品,更给白洋淀染上了浓郁的文化和传奇的色彩。

  白洋淀历代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如战国时地处“燕南陲赵北际”的赵北口,元、明、清三代著名的十二联,北宋杨延昭(即民间所称的杨六郎)屯兵御辽的营寨、堡垒,明成祖朱棣在这里引兵修筑台田,在洛王淀修建的用以记功的“乐驾台”,清康熙乾隆皇帝巡幸白洋淀时在端村、赵北口等地修建的行宫等。

  白洋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利用有利的地形,驾小舟出入芦苇荡中,神出鬼没,声东击西,辗转茫茫河淀上,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国的凯歌,“雁翎队”也因此闻名中外。白洋淀地区流传着许多有关“雁翎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安新县城,建有“雁翎队纪念馆”,展示着当年雁翎队的游击队员们机智勇敢地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实物和文字解说。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司令员在指挥清风店、解放石家庄两大战役时,曾来白洋淀视察。白洋淀的光辉业绩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

  白洋淀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景随时移,各有千秋,是旅游、避暑、度假的好地方。白洋淀旅游资源丰富,除自然景观外,还有许多参观景点。安新县志《新安志》记载的“新安八景”,计有“静修书院”、“妃子妆台”、“台城晚照”、“聪寺晓钟”、“长钩垂钓”、“东堤烟柳”、“西淀风荷”、“鸭圈印月”,其中有的景点已经不存在了,在留存的景点中,身临其境,足以令人心旷神怡。白洋淀的开发建设一向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生前对综合治理白洋淀就曾作出过重要指示,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到白洋淀视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孙犁,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华北明珠白洋淀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课堂实录及点评
    芦花荡作者孙犁简介
    《芦花荡》课堂实录2
    《芦花荡》课堂实录 芦花荡教材分析
    《芦花荡》课堂实录3
    课文芦花荡研讨
    芦花荡作品原文
    《芦花荡》教学
    《芦花荡》教学设计3
    《芦花荡》写作背景
    《芦花荡》教学设计2
    芦花荡教学
    《芦花荡》教学案例
    芦花荡教学日志
    《芦花荡》说课稿
    【教学过程】芦花荡
    《芦花荡》赏析
    《芦花荡》教案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芦花荡》的语文课…
    《芦花荡》课文导入集锦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说课设计
    《芦花荡》说课设计
    《芦花荡》说课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杂谈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问题研究
    《芦花荡》研讨与练习说明
    《芦花荡》教学建议
    《芦花荡》电子教材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整体把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有关资料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多音字辨析
    关于《白洋淀纪事》
    中国抗日战争
    “红嫂”明德英
    关于芦苇荡
    记屯村视死如归的抗日老烈士李贵友
    鱼钩阵巧计歼日寇──《芦花荡》二菱…
    白洋淀中击日寇──访老雁翎队员、民…
    二战中近千名日军被英军逼上“死亡岛…
    小说的文体特点
    《芦花荡》学法指导
    《芦花荡》同步练习
    《芦花荡》教学参考图片
    《芦花荡》习题精选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形近字辨析
    《芦花荡》词语解释
    《芦花荡》词义辨析
    《芦花荡》中心思想
    《芦花荡》结构分析
    《芦花荡》写作特点
    《芦花荡》写作特色
    《芦花荡》探究活动
    《芦花荡》问题探究
    《芦花荡》重难点讲解
    课堂上的对话──《芦花荡》教学有感
    《芦花荡》课文背景知识
    《芦花荡》里二菱看老爷爷智歼鬼子的…
    《芦花荡》同步练习
    《芦花荡》优化测控
    《芦花荡》同步达纲练习
    《芦花荡》自读理解卷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教学设计
    白洋淀的两个文学流派
    《芦花荡》教学设计
    《芦花荡》生字注音
    《芦花荡》一课教学叙事
    《芦花荡》教学实录
    《芦花荡》教学案例
    诗情画意《芦花荡》
    《芦花荡》教学案例及反思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
    指导朗读 倡导自主──《芦花荡》教…
    《芦花荡》教学反思
    《芦花荡》教学反思
    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反叛──教《芦花荡…
    给“迷路的句子”找个“家”──《芦…
    《芦花荡》素质教育新学案
    《芦花荡》教学建议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